周三下午的放学铃声响起时,夕阳正将天空染成淡淡的橘红色。苏语然背着书包,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家,而是拐向了学校后山的小树林。这里种满了高大的槐树和樟树,枝叶茂密,是学校里最安静的地方,她喜欢在这里看书,享受片刻的宁静。
林间的小路铺满了落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苏语然正低头看着脚下的路,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呜咽声。那声音很轻,像小动物受伤后的求救,带着一种让人心疼的脆弱感。她停下脚步,循着声音的方向走去,最后在一棵老槐树下发现了声音的来源。
那是一只通体淡紫色的小生物,正蜷缩在落叶堆里。它的翅膀像薄纱般透明,泛着淡淡的紫光,却因为沾了不少灰尘而失去了光泽;翅膀边缘有一道明显的伤口,正渗着淡紫色的汁液,每动一下,伤口就会被拉扯,让它发出痛苦的呻吟;它的眼睛是浅紫色的,像两颗剔透的紫水晶,此刻正满是无助地看着苏语然,没有逃跑,反而轻轻蹭了蹭她伸过去的指尖,像是在寻求帮助。
“你受伤了?”苏语然的心瞬间软了下来,她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尽量不碰到它的伤口。小生物没有躲闪,反而将身体往她的指尖靠了靠,,苏语然的心瞬间软了下来,她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尽量不碰到小生物的伤口。指尖触到它绒毛的瞬间,她能感觉到那柔软的触感下藏着的细微颤抖——它在害怕,却又选择信任她。
“别怕,我不会伤害你。”苏语然的声音放得极轻,像在哄一只受惊的小鸟。她从书包里掏出纸巾,轻轻擦掉小生物翅膀上的灰尘,黑色的污渍被擦去后,淡紫色的羽翼露出原本的光泽,像浸了月光的薄纱。可那道伤口依旧刺眼,淡紫色的汁液顺着伤口边缘渗出,在纸巾上留下浅浅的印记。
“我带你回家吧,我帮你处理伤口。”苏语然做出决定,她将纸巾折成小垫,小心翼翼地托着小生物,放进书包内侧的口袋里——那里铺着她用来放笔记本的软布,足够柔软,不会碰到它的伤口。
回家的路上,口袋里的小生物格外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微弱“唧唧”声,像是在确认她的存在。苏语然不时用指尖轻轻碰一碰口袋,感受到它还在,心里才踏实些。她不知道这生物的来历,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受伤,但看着它脆弱的样子,她没办法放任不管。
推开家门时,客厅里空无一人,爸爸妈妈还在上班。苏语然轻手轻脚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将书包放在书桌上,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捧出小生物,放在窗边的书桌上。她找出医药箱,里面有她之前擦伤时用的生理盐水、碘伏和无菌纱布——这些都是妈妈特意为她准备的,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可能会有点疼,你忍一忍。”苏语然先用餐巾纸蘸取少量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小生物翅膀上的伤口。小生物的身体微微一颤,却没有躲开,只是用浅紫色的眼睛定定地看着她,像是在给予信任。擦去伤口周围的汁液后,她用棉签蘸取碘伏,小心地涂抹在伤口边缘——她不敢直接涂在伤口上,怕刺激到它。最后,她剪下一小块无菌纱布,用最细的棉线,轻轻缠在它的翅膀根部,刚好盖住伤口,又不会影响它翅膀的活动。
“好了,这样就不会感染了。”苏语然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又找了一个装过糖果的铁盒子,在里面铺上柔软的棉花,倒了一小碟清水,还放了几粒她平时爱吃的小米——她不知道这生物吃什么,只能先放些自己觉得安全的食物。
“我叫苏语然,你以后就暂时住在这里吧。”苏语然将小生物放进铁盒子里,“等你伤好了,我再送你回家,好不好?”
小生物没有说话,只是轻轻蹭了蹭她的指尖,浅紫色的眼睛里似乎多了几分柔和。苏语然笑了笑,将铁盒子放在窗边的窗台上,那里能晒到夕阳,也能让它看到外面的景色。
接下来的几天,苏语然的生活多了一项固定的“任务”——照顾小生物。每天早上起床后,她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小生物,给它换清水,补充小米;晚上放学回家,她会先给它的伤口换药,然后坐在书桌前看书,而小生物就会从铁盒子里飞出来,落在她的书页上,安安静静地陪着她。
它依旧不说话,却会用行动表达亲近:苏语然写作业时,它会落在她的笔杆上,轻轻蹭她的手指;她看书累了打哈欠时,它会扇动翅膀,用羽翼轻轻碰她的脸颊;甚至在她偶尔因为考试压力皱眉时,它会绕着她的头顶飞一圈,发出微弱的“唧唧”声,像是在安慰她。
苏语然渐渐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小宠物,虽然不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它的种类,但这种无声的陪伴,让她觉得格外温暖。她没有告诉爸爸妈妈关于小生物的事——她怕爸爸妈妈会担心,也怕他们会让她把小生物送走。
直到周末的清晨,苏语然被一阵轻微的翅膀扇动声吵醒。她揉着眼睛坐起来,看向窗边的铁盒子——里面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