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嵩登基后,改元“永平”,意在祈求天下长久太平。他果然如你所盼,性情虽依旧耿直,却多了几分帝王的审慎。登基之初,便下旨减免赋税,安抚流民,又重用贤能,整顿吏治,朝中风气渐渐清朗。
你虽为公主,却并未像寻常皇室女子那般深居简出。元嵩信任你,许多朝政之事都会与你商议。你也知分寸,从不逾矩,只在旁敲侧击间,为他分析利弊,提醒他提防潜在的风险。
这日,元嵩拿着一份奏折,眉头紧锁地来找你:“阿妹,你看,宇文将军上书,说柔然虽退,却仍在边境囤积粮草,恐有异动。他请求增兵边境,加固城防。”
你接过奏折细看,沉吟道:“宇文将军所言有理。柔然贪利,此次虽因那位皇子之事受挫,但野心未消。增兵固防是必要的,只是……”
“只是什么?”元嵩追问。
“国库尚虚,连年征战已让百姓不堪重负,若大规模增兵,恐会加重赋税,引起民怨。”你轻声道,“不如让宇文将军先修缮现有城防,同时派人去柔然交涉,许以互市之利,稳住他们。一面安抚,一面防备,或许更为妥当。”
元嵩眼前一亮:“阿妹说得是!我这就下旨,让宇文将军按此行事。互市之事,便交由你去安排吧,你心思细,定能办妥。”
你领了旨,着手筹备与柔然的互市。此事并不容易,既要让柔然觉得有利可图,又不能损害大魏利益,还得提防他们借机刺探军情。你反复斟酌,选定了几处离边境稍远、易守难攻的城镇作为互市点,又制定了严格的交易规则,严禁私售铁器、粮食等战略物资。
几个月后,互市正式开启。柔然果然派了使者前来,虽态度倨傲,却也看出了其中的好处,双方总算达成了初步的和平协议。边境渐渐安定下来,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元嵩的帝位也越发稳固。
而远在燕北的燕洵,也并未闲着。他回去后,大力发展农耕,鼓励商贸,又整顿军队,燕北之地渐渐恢复了生机。他偶尔会派人送来燕北的特产,虽无只言片语,却也算是一种无声的示好。元嵩对此乐见其成,两国边境虽未完全开放,却也相安无事。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三年。这三年里,大魏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元嵩也成了百姓口中称颂的贤君。你看着兄长日渐成熟,心中欣慰,却也渐渐生出一丝倦怠。深宫中的尔虞我诈,朝堂上的波谲云诡,虽已一一应对,却也让你感到疲惫。
这日,你在御花园中赏花,元嵩走了过来,笑着说:“阿妹,你也老大不小了,总不能一直陪着我。前几日,南楚国王送来书信,说想与我大魏联姻,他们的太子温文尔雅,与你倒是相配。你若愿意,我便为你应下这门亲事。”
你愣了愣,心中五味杂陈。南楚地处江南,物产丰饶,远离这中原的纷争,或许真的是个好去处。可你舍不得元嵩,舍不得这亲手守护的太平盛世。
见你犹豫,元嵩叹了口气:“我知道你舍不得,但你终究要寻个好归宿。南楚太子我已派人查过,确是个良人,且南楚与我大魏联姻,也能稳固南方边境,一举两得。你若不愿,我也不勉强。”
你沉默了许久,抬头看向元嵩,眼中带着笑意:“皇兄,我愿意。”
你知道,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大魏。你的婚事,从来都不只是私事。
出嫁那日,元嵩亲自为你送行。他看着你穿着嫁衣,登上马车,眼眶微微泛红:“阿妹,到了南楚,要好好照顾自己。若受了委屈,便回娘家来,皇兄永远是你的后盾。”
你点点头,泪水终究忍不住滑落。马车缓缓驶动,你掀开窗帘,最后看了一眼巍峨的皇宫,看了一眼这片你付出了心血的土地。
车窗外的风景渐渐变换,从繁华的京城到秀美的江南。你知道,新的生活正在等待着你。或许前路仍有未知,但你已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惶恐不安的元纯。你经历过乱世的风雨,见证过人性的复杂,也守护过想要守护的人。
到了南楚,南楚太子果然如元嵩所说,温厚体贴。他尊重你的想法,从不干涉你的决定,甚至支持你将大魏的农桑之术引入南楚。两国的关系因这场联姻越发和睦,边境百姓往来频繁,一片欣欣向荣。
偶尔,你会收到元嵩的书信,说宇文玥仍在边境镇守,燕北与大魏互通有无,天下太平。你便知道,那些年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某个春日,你坐在南楚的宫殿里,看着窗外纷飞的柳絮,嘴角扬起一抹释然的笑。这乱世棋局,你终究落子无悔。无论身在何处,能守护一方安宁,便已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