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沉默的荣耀之暗夜蔷薇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第八章 旧物温故

沉默的荣耀之暗夜蔷薇

1955年台北的初秋,终于褪去了梅雨季的黏腻。萧清瑜在整理储藏室时,翻出了一个樟木箱子——那是1949年从南京带来的,里面装着孩子们小时候的衣物,还有些她和王碧奎、林晚当年的旧物,久未开启,箱底还残留着淡淡的樟脑香。

“夫人,要不要我帮您搬出去晒晒太阳?”阿珍走进来,看到萧清瑜蹲在地上,连忙上前搭手。樟木箱子有些沉,两人合力才搬到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打开时,阳光刚好透过枝叶洒进来,落在叠得整齐的衣物上。

最上面是一件浅粉色的婴儿襁褓,边角绣着小小的兰花,是萧清瑜当年为蒋念准备的。她拿起襁褓,指尖拂过细密的针脚,忽然想起1948年的冬天,王碧奎来看望刚出生的蒋念,手里也拿着一件绣着菊花的襁褓,笑着说:“咱们两家的姑娘,以后定要像亲姐妹一样。”

“这不是念念小时候穿的棉袄吗?”阿珍指着箱子里一件宝蓝色的小棉袄,上面还缝着一个小小的兔子补丁,“当年念念在院子里跑,不小心摔破了袖子,还是您连夜缝补的。”

萧清瑜笑着点头,拿起棉袄。棉花已经有些松软,兔子补丁的线迹却依旧清晰。她想起蒋念五岁那年,非要穿着这件棉袄去吴公馆,结果在雪地里摔了一跤,棉袄袖子破了个洞,哭得直抽噎。王碧奎一边哄她,一边找丝线,还说要绣个兔子补丁,比原来的更好看。那天晚上,两人在灯下一起缝补棉袄,王碧奎绣兔子,她绣花边,直到深夜才完工。

箱子底下,压着一个深蓝色的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几本昆曲唱本,还有一个磨损的竹制绣绷。唱本的封面上,有林晚的字迹,写着“《牡丹亭》选段”,书页间还夹着几张泛黄的戏票——那是1946年在南京时,三人一起去看昆曲的票根,上面的日期还清晰可见。

“当年林女士为了学《游园惊梦》,天天拿着这个唱本跟您请教。”阿珍看着唱本,也想起了往事,“您还说,林女士的嗓子好,唱起‘良辰美景奈何天’,比戏班里的角儿还动听。”

萧清瑜拿起唱本,翻到“游园”那一页,上面有林晚用红笔标注的音准,还有她自己写的批注。她仿佛又听到了林晚的歌声,看到三人坐在南京的茶馆里,一边喝茶一边唱昆曲,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安稳。

正翻看着,院外传来汽车声。萧清瑜抬头,看到林晚从车上下来,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清瑜,我做了些绿豆糕,想着你可能爱吃,就送过来了。”

林晚走进院子,看到地上的樟木箱子和散落的旧物,眼睛一亮:“这不是咱们当年在南京的东西吗?你怎么翻出来了?”她拿起那件宝蓝色的小棉袄,笑着说,“我还记得这件棉袄,念念穿着它,跟我家儿子一起在吴公馆的院子里堆雪人,两人的小脸冻得通红,却笑得格外开心。”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孩子们都长大了。”萧清瑜拿起那个竹制绣绷,“这个绣绷还是碧奎姐送给我的,她说用竹制的绣绷绣花,线迹更平整。我当年用它绣了一幅‘兰草图’,还送给了碧奎姐。”

林晚在箱子里翻了翻,找出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萧清瑜、王碧奎和她站在南京总统府的腊梅树下,三人都穿着旗袍,脸上带着笑容,萧清瑜怀里抱着蒋念,王碧奎身边站着她的大儿子,林晚手里拿着一个绣绷。“这张照片我也有一张,放在相册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林晚看着照片,眼里满是怀念,“那天是腊梅花开得最好的时候,咱们约着去赏梅,还一起在腊梅树下绣了会儿花。”

萧清瑜接过照片,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的人影。那天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腊梅的香气似乎还在鼻尖萦绕,三人的笑声还在耳边回响。她想起王碧奎信里写的,香港的冬天没有腊梅,她只能买些人造的腊梅花放在家里,聊以慰藉。“等下次寄信,我把这张照片复印一张寄给碧奎姐,让她也看看,想起咱们当年赏梅的日子。”

林晚点头应下,从食盒里拿出绿豆糕:“快尝尝,我按照碧奎姐当年的做法做的,加了些桂花,不知道味道跟当年的是不是一样。”

萧清瑜拿起一块绿豆糕,放进嘴里,桂花的香气和绿豆的清甜在舌尖散开,跟王碧奎当年做的味道几乎一样。“好吃,跟碧奎姐做的一模一样。”她笑着说,“下次咱们再做些,寄给碧奎姐,让她也尝尝,解解念想。”

两人坐在梧桐树下,一边吃着绿豆糕,一边翻看箱子里的旧物,聊着在南京的往事。从秦淮河畔的画舫,到夫子庙的芝麻糖,从吴公馆的菊花,到总统府的腊梅,每一件旧物都承载着回忆,每一段往事都充满了温暖。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樟木箱子和旧物上,给它们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萧清瑜把旧物一件件整理好,放回箱子里,心里满是感慨。虽然远离故乡,与老友相隔千里,但这些旧物,这些回忆,却像一根无形的线,将她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温暖而坚定。

她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相隔多远,这份情谊都不会改变。等到合适的时机,她们一定能再聚在一起,像当年在南京一样,赏梅、绣花、唱昆曲,再续那段温暖的时光。

上一章 第七章 绣线寄思 沉默的荣耀之暗夜蔷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二章 茶香忆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