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八章:参议府的订单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

三日后,王参议府上的管家亲自登门。

来人约莫四十上下,穿着藏青色杭绸直裰,腰间系着条半旧的玉带,言行举止透着官家特有的矜持。他在云裳阁的待客堂坐下,目光在四周的陈设上扫过,最后落在沈凝身上。

“沈小姐,”他微微颔首,“老夫人的寿衣,夫人交代要用最好的料子。”

沈凝示意春桃上茶,神色平静:“不知老夫人偏爱什么花色?对料子可有什么讲究?”

管家接过茶盏,却不急着喝:“老夫人礼佛,不喜太过鲜艳。料子要柔软透气,绣样要庄重,但不能显得老气。”他顿了顿,“听说云裳阁最擅长在料子上做文章。”

这话里有话。沈凝垂眸斟茶,声音温和:“云裳阁不过是尽心而为。既然老夫人礼佛,用莲纹最是相宜。我这儿有新染的月白软烟罗,质地轻软,绣上银线暗纹的莲花,既雅致又不失庄重。”

“月白色?”管家皱眉,“做寿衣是否太素净了些?”

“正因是寿衣,才更该显出超凡脱俗之意。”沈凝抬眼,“若是觉得太过清淡,可以在领口、袖缘缀上沉香色的滚边,再以金线勾出莲叶的轮廓。”

管家沉吟片刻,忽然问:“听说前些日子知府寿宴上那匹江崖海水纹的料子,是沈小姐亲自监制的?”

“是。”沈凝神色不变,“大人若是感兴趣,库房里还有一匹样品。”

“不必了。”管家放下茶盏,“就按沈小姐说的办。料子要尽快,下月初十前必须完工。”

送走管家,沈福从屏风后转出来,眉头紧锁:“小姐,王参议府上这单生意,接得是不是太仓促了些?我打听过了,这位老夫人最是挑剔,前年苏记给她做寿衣,返工了三回才勉强收下。”

沈凝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株开得正盛的白玉兰:“正因如此,才更要接下这单生意。若是连王老夫人都满意我们的手艺,往后在官眷圈子里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

接下来的日子,云裳阁后院格外忙碌。

染坊里日夜不停地调试染料。月白软烟罗最难把握的是那个“白”字,要白得温润,不能刺眼,还要透着淡淡的月华光泽。沈凝试了七种不同的白矾配比,才调出满意的颜色。

绣娘们更是精益求精。银线绣的莲花要栩栩如生,又不能太过张扬。沈凝特意请来了苏州退休的老绣娘指点,每一片花瓣都要绣出三层不同的光泽。

这日午后,沈凝正在查看绣样,前堂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叫你们东家出来!”一个尖利的女声响起,“什么云裳阁,分明是黑店!”

沈凝放下绣样,整了整衣襟走出去。只见一个穿着桃红比甲的丫鬟正叉着腰站在堂中,脚边扔着一匹撕破的料子。

“怎么回事?”沈凝问掌柜。

掌柜的连忙上前:“这位姑娘非说咱们前日卖她的流光缎褪色,要我们十倍赔偿。”

沈凝弯腰捡起那匹料子,指尖在破损处轻轻摩挲。这是云裳阁上月出的新料,用的都是最上等的染料,绝不可能轻易褪色。

“姑娘是在何处买的料子?”沈凝问。

那丫鬟眼神闪烁:“就在你们店里买的!怎么,想赖账?”

沈凝不紧不慢地展开料子,对着光仔细查看:“云裳阁的每匹料子都有特殊的暗记。这匹料子的织法、手感都与我们的不同,应该是别家的仿品。”

“你胡说!”丫鬟涨红了脸,“分明就是你们以次充好!”

正在争执间,门外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这是怎么了?”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淡青襦裙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丫鬟。她容貌清秀,气质娴雅,正是王参议的独女王静婉。

那闹事的丫鬟一见来人,顿时慌了神色,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

王静婉看了眼地上的料子,微微蹙眉:“这不是前日苏记出的仿流光缎吗?怎么拿到云裳阁来闹事?”

丫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小姐恕罪,是、是奴婢弄错了……”

王静婉不再理会她,转向沈凝浅施一礼:“家仆无状,让沈小姐见笑了。”

“王小姐言重了。”沈凝还礼,“不过是场误会。”

王静婉目光在店内流转,最后落在那匹月白软烟罗上:“这就是给祖母准备的料子?”

“是。”沈凝引她到里间细看,“正准备绣莲纹。”

王静婉轻轻抚摸料子,眼中露出赞叹:“好细腻的手感。这颜色也配得极好,既清净又不显得寡淡。”她顿了顿,“祖母最喜莲花,若是能在领口绣上一圈莲蓬纹,想必她会更欢喜。”

沈凝会意:“多谢王小姐提点。”

送走王静婉,沈福低声道:“这位王小姐,倒是个明白人。”

沈凝望着远去的马车,若有所思。王静婉今日的出现太过巧合,倒像是特意来解围的。这位参议千金,恐怕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十日后,寿衣如期完工。

沈凝亲自将成品送到王府。管家验看过很是满意,正要收货,内院却传来话,说老夫人要见见做衣裳的师傅。

沈凝跟着丫鬟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清净的佛堂。王老夫人坐在窗下的罗汉床上,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手中捻着一串佛珠。

她接过寿衣仔细查看,从领口的莲蓬纹到袖口的暗绣,每一处都看得很仔细。最后,她轻轻抚过衣襟上的银线莲花,点了点头:“手艺不错。”

只这三个字,旁边的管家顿时松了口气。

老夫人抬眼看向沈凝:“听说你年纪轻轻就撑起了家业?”

“托老夫人的福。”沈凝垂首应答。

“不必过谦。”老夫人摆摆手,“能在这条街上站稳脚跟,是你的本事。”她顿了顿,忽然问:“可曾读过书?”

“略识得几个字。”

老夫人从案上取过一本佛经:“念一段听听。”

沈凝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这是考较。她接过佛经,选了段《心经》轻声诵读。声音清越,字正腔圆。

老夫人听罢,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倒是个通透的孩子。”她示意丫鬟取来一个锦盒,“这个赏你。”

锦盒里是一串沉香木佛珠,色泽温润,香气沉静。

从王府出来,已是夕阳西下。沈凝握着那串佛珠,心中五味杂陈。今日这一关算是过了,可王老夫人最后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总让她觉得这事还没完。

果然,次日一早,王府又派人来传话,说老夫人十分满意,要再订一批料子送给京中的故交。单子上列了七八位诰命夫人的名号,个个都是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沈福看着单子直咂舌:“这可都是京中的贵人,万一出了差错……”

沈凝凝视着单子上那些陌生的名讳,指尖无意识地在佛珠上摩挲。王老夫人这份“厚礼”,接与不接,都暗藏风险。

上一章 第七章:知府寿宴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九章:暗流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