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十一章:京城来客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

柳文渊到访后的第三日,云裳阁来了位不速之客。

那是个晌午,沈凝正在后院查验新染的“雨过天青”缎。春桃快步走来,低声道:“小姐,前头来了位嬷嬷,说是从京城来的,点名要见您。”

沈凝放下手中的料子:“可问了是哪家府上的?”

“说是姓周,别的都不肯说。”春桃神色有些紧张,“看那嬷嬷的穿戴和气度,不像寻常人家。”

沈凝略一思忖,整了整衣袖:“请到雅室奉茶。”

雅室里,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嬷嬷端坐着。她穿着深青色杭绸褙子,发髻梳得一丝不苟,腕间戴着一对成色极好的白玉镯。见沈凝进来,她放下茶盏,目光在沈凝身上轻轻一扫。

“这位便是沈姑娘?”声音平和,却带着久居人上的从容。

“正是。不知嬷嬷如何称呼?”

“老姓周。”嬷嬷微微颔首,“在京城安远侯府当差。”

沈凝心头一动。安远侯府是京城数得上的勋贵,没想到会派人来到江南。

周嬷嬷从袖中取出一块布料,正是云裳阁上月送往王府的“墨霞锦”:“这料子,是出自姑娘之手?”

“是。”沈凝在她对面坐下,“嬷嬷觉得有何不妥?”

“料子是好料子。”周嬷嬷将布料轻轻推过来,“只是这暗纹的织法,与京中流行的略有不同。侯爷最重规矩,连衣料的纹样都要合乎礼制。”

沈凝接过料子细看,心中已然明了。这匹“墨霞锦”用的是新改良的织法,暗纹比往常更明显些。周嬷嬷这话,明着是提点,暗里却是在试探。

“多谢嬷嬷指点。”沈凝神色不变,“云裳阁的料子,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绝不会出格。这暗纹的深浅,是因着江南潮湿,特意调整了经纬的密度。”

周嬷嬷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姑娘年纪轻轻,倒是稳重。”她话锋一转,“听说姑娘与柳家公子有合作之意?”

消息传得这样快。沈凝垂眸斟茶:“柳公子确实来过,不过是寻常生意往来。”

“柳家……”周嬷嬷轻轻摩挲着腕间的玉镯,“在京城倒是有些根基。只是他们家近年来与永王府走得近,姑娘若是要合作,还需多留个心眼。”

这话说得隐晦,沈凝却听出了其中的深意。永王府是当今圣上的叔父,在朝中势力不小。安远侯府与永王府素来不睦,这是京城人尽皆知的事。

“多谢嬷嬷提点。”沈凝将斟好的茶推过去,“云裳阁做的只是布料生意,不敢高攀王府侯门。”

周嬷嬷接过茶盏,忽然问道:“姑娘可知道‘云锦’?”

沈凝指尖微顿:“略知一二。是宫中专用的锦缎,民间不得织造。”

“不错。”周嬷嬷轻轻吹开茶沫,“不过今年宫中要采办一批特制的云锦,特许几家织坊竞标。侯爷觉得,江南的织造技艺独具一格,或许可以一试。”

沈凝抬眼,正对上嬷嬷意味深长的目光。这分明是在给她指一条明路,却也要看她有没有这个本事去走。

“嬷嬷的意思是?”

“下月初八,宫中采办太监会到江南考察。”周嬷嬷放下茶盏,“姑娘若是有意,不妨早做准备。”

送走周嬷嬷,沈凝独自在雅室坐了许久。窗外传来织机的声响,时急时缓,像是在应和着她此刻的心绪。

安远侯府、永王府、宫中采办……这些原本遥不可及的名词,如今却近在眼前。周嬷嬷今日前来,表面上是为了一块料子,实则是在替安远侯府物色人选。

“小姐,”沈福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柳公子来了,说是有要事相商。”

沈凝收敛心神:“请柳公子到书房。”

柳文渊今日穿着一身墨色长衫,神色比往日凝重几分。他递过一封书信:“沈姑娘请看这个。”

信是京城来的,落款是“永王府”。信中提及云锦采办之事,暗示柳家可以争取这个机会。

“永王府的消息,倒是灵通。”沈凝将信递还。

柳文渊看着她:“沈姑娘想必也知道了。安远侯府与永王府向来不睦,这次云锦采办,恐怕不止是生意之争。”

“柳公子想说什么?”

“我想与沈姑娘合作,争取这个名额。”柳文渊目光灼灼,“柳家有门路,云裳阁有技艺,这是双赢。”

沈凝走到窗边,望着后院忙碌的工匠。染坊里正试染新一批丝线,青黛的气味随风飘来,带着淡淡的苦涩。

“柳公子可知道,云锦的织造,需要特制的提花机?”

“知道。”柳文渊走到她身侧,“柳家有一台祖传的提花机,是前朝宫廷流出来的。若沈姑娘答应合作,这台机器可以运到云裳阁。”

这条件确实诱人。云锦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用料讲究,更因为织造工艺复杂,需要特殊的提花机。整个江南,有这样的机器的织坊不超过三家。

“我要考虑三日。”沈凝转身,“另外,我要先看看那台提花机。”

柳文渊微微一笑:“明日就可以安排。”

送走柳文渊,沈凝立即召来了工坊里最年长的陈师傅。

“师傅可听说过永王府?”

陈师傅沉吟道:“听说永王府近年来广纳门客,在朝中势力不小。不过……”他压低声音,“听说他们与盐铁生意有些牵扯,名声不算太好。”

“那安远侯府呢?”

“安远侯是开国功臣之后,家风清正,在勋贵中口碑不错。”陈师傅顿了顿,“小姐怎么突然问起这些?”

沈凝将今日之事简要说了一遍。陈师傅听完,眉头紧锁:“小姐,这事风险不小。卷入王府侯门之争,稍有不慎就会惹祸上身。”

“我明白。”沈凝轻声道,“可这也是个机会。若是能接下宫中的订单,云裳阁就能在京城站稳脚跟。”

“那小姐打算与柳家合作?”

“还在权衡。”沈凝走到案前,提笔蘸墨,“师傅先去准备一下,明日随我去看那台提花机。”

次日一早,柳文渊亲自来接。提花机存放在城外的一处别院,由专人看守。机器确实精巧,木质泛着深褐色的光泽,机身上的刻痕显示年代久远。

陈师傅仔细查验后,对沈凝点了点头。

“如何?”柳文渊问。

“机器是好机器。”沈凝轻抚着冰凉的木质机身,“不过要织云锦,还需要特制的金线和彩丝。”

“这个柳家可以解决。”柳文渊递过一份清单,“这是初步估算的用料和成本。”

沈凝接过清单细看,数字确实惊人。织一匹云锦的成本,抵得上百匹普通锦缎。

“三日后,我给公子答复。”

回程的马车上,陈师傅低声道:“小姐,那机器保养得很好,确实是宫中的手艺。只是……”

“只是什么?”

“老奴在查验时发现,机身上有个不起眼的标记。”陈师傅比划着,“像是后来刻上去的,看痕迹不超过半年。”

沈凝目光一凝:“什么标记?”

“一个‘永’字。”

车厢里沉默下来。车窗外,细雨又开始飘洒,打在车顶上沙沙作响。

柳文渊刻意隐瞒了这台机器与永王府的关系,这让她不得不重新考量这场合作。安远侯府的提醒言犹在耳,而柳文渊的步步为营,更让她心生警惕。

回到云裳阁,沈凝立即吩咐沈福:“去查查,柳家与永王府到底有什么往来。特别是那台提花机,究竟是什么来历。”

夜幕降临,书房里的灯一直亮到深夜。沈凝对着柳文渊留下的清单,一笔一笔核算着成本。窗外的雨声渐密,像是要把整个城池都笼罩在迷蒙的水汽中。

上一章 第十章:柳氏少主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二章:金丝暗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