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源、聂玮辰和左奇函走后的第二年夏天,梧桐巷的公园来了六个年轻人。他们穿着和当年那六个少年相似的衣服,在刻着“源”和“恒”的梧桐树下嬉笑打闹,像极了当年的张桂源、陈奕恒、左奇函、杨博文、聂玮辰和陈思罕。
其中一个穿白色衬衫的少年,拿着画夹,对着梧桐树画画;一个穿黑色外套的少年站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冰淇淋,笑着看他;一个穿黑色背心的少年,正和一个穿舞蹈服的少年商量着什么,好像在说要去舞蹈室练舞;一个穿连帽衫的少年,正和一个戴细框眼镜的少年讨论着题目,手里拿着一本奥数笔记。
路过的老人看到他们,都忍不住笑了,说:“这几个孩子,真像当年的那六个少年。”
那六个年轻人好像听到了老人的话,朝着老人挥手笑了笑,然后继续在梧桐树下打闹。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们身上,像极了当年的盛夏。
老槐树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那些关于盛夏、关于少年、关于未完成的约定的故事。那些故事,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像梧桐巷的梧桐树一样,在时光的土壤里,慢慢生长,慢慢沉淀,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有人说,那六个年轻人,是张桂源、陈奕恒、左奇函、杨博文、聂玮辰和陈思罕的转世,他们回来完成当年未完成的约定;也有人说,那只是六个普通的年轻人,只是他们身上,有着和当年那六个少年一样的热情和纯粹。
但不管怎样,梧桐巷的盛夏,永远不会落幕。那些关于爱、关于友情、关于约定的故事,会永远留在梧桐巷里,留在每一个记得他们的人的心里,像一场永不散场的电影,永远放映着那个属于他们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