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棚顶的聚光灯烤得人皮肤发暖,丁程鑫盯着面前的提词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沙发扶手。身侧的马嘉祺刚结束和导演的沟通,落座时带起的风拂过他的手腕,下一秒,熟悉的重量就轻轻压在了他的腿上——马嘉祺的膝盖又习惯性地叠了过来,小腿还若有若无地蹭了蹭他的裤缝。
“别闹。”丁程鑫头也没偏,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音量低语,目光依旧锁在提词板的流程上。
马嘉祺却像是没听见,指尖在沙发背后划过一道浅弧,最后虚虚搭在他腰侧,带着点刚喝过温水的暖意:“等会儿游戏环节要分组,你想跟谁一组?”他说话时的气息扫过丁程鑫的耳廓,引得对方耳尖几不可察地动了动。
这一幕恰好落在远处的镜头里,也落在了台下几个举着相机的粉丝眼中。丁程鑫能瞥见那些镜头细微的转动角度,心里隐隐泛起一丝不安——他们俩这相处模式,在熟悉的人眼里是多年默契,可在镜头和粉丝的放大镜下,从来都容易被过度解读。
中场休息时,丁程鑫刚走到休息室门口,就被经纪人递过来的手机屏幕晃了眼。热搜词条后跟着小小的“沸”字,点进去全是刚才录制时的截图:马嘉祺搭在他腰上的手被圈了红框,两人交叠的腿被放大,甚至连他耳尖泛红的细节都没放过。评论区里早已炸开了锅,“家长组太甜了”“这默契是真的”之类的言论刷得飞快,还有粉丝翻出早年马嘉祺替他分担舞蹈、赶摄影师出去安慰他的旧料佐证,楼越盖越高。
“先别管这些,下午还有外景录制。”经纪人拍了拍他的肩,语气里带着无奈——作为队内年纪较大的两位,丁程鑫和马嘉祺的互动向来是粉丝关注的焦点,公司也早已习惯了这种热度。
丁程鑫捏着手机回到座位,刚坐下就感觉身边的位置一沉。马嘉祺拿着两瓶冰可乐递过来,指尖还沾着水珠:“看什么呢,脸这么沉?”
他把手机屏幕转向对方,没好气地抬眼:“你自己看,这下满意了?”
马嘉祺扫过那些截图和评论,嘴角却勾起点笑意:“他们一直都这样,习惯就好。”说着,他又想像往常那样伸手拍丁程鑫的后颈,这是两人从17年就留下的习惯,那时丁程鑫刚承受起团队的压力,马嘉祺总用这种方式悄悄给他打气。
但这次丁程鑫偏头躲开了,指尖按住他的手腕:“马嘉祺,你能不能克制点?”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不易察觉的烦躁,“现在是录节目,镜头到处都是,不是私下在宿舍的时候。”
马嘉祺的动作顿在半空,眼里的笑意慢慢淡了下去。他看着丁程鑫紧绷的下颌线,沉默了几秒才轻声开口:“我没注意……只是习惯了。”
这话倒是没假。从2017年夏天第一次见面,到后来TYT解散、TNT重组的艰难时刻,他们早已习惯了彼此的存在。马嘉祺记得丁程鑫有洁癖却愿意和他喝同一杯牛奶,丁程鑫知道马嘉祺腰有伤却总放心地让他背自己;他叫他“阿程”,他喊他“狗蛋祺”,这些专属的称呼和默契,是岁月堆出来的交情。可他确实忘了,如今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被镜头捕捉、被放大解读。
下午的外景录制在湖边草坪,分组时马嘉祺刻意选了和张真源一组,和丁程鑫隔着两个队友的距离。游戏环节需要接力传递道具,丁程鑫跑过来递东西时,两人的指尖刚碰到就迅速分开,马嘉祺甚至刻意往后退了半步,眼神也错开了他的视线。
这反常的疏离落在队友眼里,刘耀文忍不住凑过来问丁程鑫:“丁哥,你跟马哥吵架啦?”
丁程鑫摇摇头,看着马嘉祺和张真源讨论战术的背影,心里竟有点空落落的。他想起刚才休息室里马嘉祺失落的眼神,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重了——那些被粉丝津津乐道的互动,何尝不是他们多年情谊的见证?从马嘉祺刚上楼时主动学习他的舞蹈part分担压力,到后来无数个互相扶持的日夜,他们的默契从来都藏在这些细节里。
傍晚录制结束,丁程鑫在停车场等车时,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马嘉祺手里拿着件外套走过来,默默披在他肩上:“晚上降温,别感冒了。”
“下午……对不起。”丁程鑫先开了口,声音有点闷,“我不是嫌你烦,就是……”
“我知道。”马嘉祺打断他,嘴角又扬起熟悉的弧度,这次没再动手动脚,只是站在他身边并肩看着远处的路灯,“是我没注意场合,以后会注意分寸。”他顿了顿,补充道,“但私下里,我可不会改。”
丁程鑫忍不住笑了,手肘轻轻撞了他一下:“知道了,狗蛋祺。”
这时,马嘉祺的手机响了,是经纪人发来的消息,说晚上新的物料放出来后,粉丝又在磕他们刚才并肩站在路灯下的画面,说“家长组的默契是藏不住的”。马嘉祺把手机递给丁程鑫看,两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车开过来的时候,马嘉祺自然地替丁程鑫拉开车门。路灯的光落在两人身上,勾勒出相似的侧影。丁程鑫知道,不管镜头前多么克制,那些刻在岁月里的默契和扶持,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表现——就像粉丝说的,有些情谊,是藏不住的。而他们要做的,不过是在镜头内外,守住属于彼此的那份分寸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