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过花田,把波斯菊的花瓣吹得漫天飞舞,向日葵的花盘也变得沉甸甸的,里面装满了饱满的籽。孩子们坐在田埂上,手里拿着刚摘的向日葵籽,一边剥着吃,一边沉默着——小女孩又要回城里了。
“这次回去,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回来吧?”阿明小声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舍。小女孩点点头,眼睛里泛起了红:“嗯,不过我会经常给你们写信,把城里的秋天告诉你们。”
小雨从包里拿出“时光册”,翻到新的一页:“我们把这次的约定写在‘时光册’里吧,这样不管我们在哪里,都能记得。”大家轮流拿起笔,在“时光册”里写下自己的约定——阿明要收集更多的花籽,等她回来一起种;小雨要画更多的画,寄给她看;丁程鑫和马嘉祺要做更多的陶土摆件,送给她;宋亚轩要学更多的童谣,唱给她听。
小女孩也在“时光册”里写下:“我会每天都看‘时光册’,把城里的故事写在日记里,寄给你们。等明年春天,我一定回来,和你们一起看桂花苗开花。”
张奶奶端来一盘刚烤好的向日葵籽糕,放在石桌旁:“来,吃块糕再走,这是用今年的向日葵籽做的,带着花田的味道。”大家围坐在石桌旁,吃着向日葵籽糕,味道甜甜的,却带着一丝离别的伤感。
离别的前一天,孩子们一起在花田边摘向日葵籽,把它们装成一个个小袋。“这个给你,”阿明把一个装满向日葵籽的小袋递给小女孩,“明年春天,我们一起把它们种在花田边。”小女孩接过小袋,紧紧地攥在手里,仿佛攥着一份沉甸甸的约定。
丁程鑫和马嘉祺把一个新做的陶土摆件送给她,摆件上画着五个手拉手的小人,旁边还有一棵小小的桂花苗。“这个代表我们,”丁程鑫说,“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和你在一起。”宋亚轩则把一张写着童谣歌词的纸递给她:“这是我新学的童谣,你在城里也可以唱。”
离别那天,天刚亮,孩子们就已经在村口的老桃树下等着了。小女孩抱着“时光册”,手里拿着装满向日葵籽的小袋和陶土摆件,一步三回头地往汽车走去。“要记得我们的约定呀!”大家一起喊着,声音在清晨的空气里回荡。
小女孩停下脚步,转过身,用力地点了点头:“我会的!明年春天,桂花苗开花的时候,我一定回来!”汽车慢慢驶远,孩子们站在老桃树下,看着车影消失在路的尽头,手里紧紧地攥着“时光册”。
阿明蹲在桂花苗旁,轻轻地说:“桂花苗,你要好好长大,等明年春天开花,小主人就回来了。”小雨翻开“时光册”,在最后一页写下:“今日送友归城,待明年桂花开,我们再相聚。”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写的是“重逢后的再离别”,没有第一次离别时的哭闹,只有藏在“时光册”里的约定和装满向日葵籽的小袋里的惦念。原来真正的情谊,早已把“离别”变成了“下一次重逢的期待”,把“不舍”变成了“彼此的牵挂”。
其实离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再次相见的约定”和“彼此牵挂的心意”。就像孩子们的离别,虽然有不舍,但因为有“时光册”里的约定,有装满花籽的小袋,有陶土摆件里的思念,所以离别也变得温柔起来。
生活里总有很多离别,但只要心里有约定,有牵挂,离别就不是结束,而是下一次重逢的开始。就像孩子们和小女孩的约定,从春天到夏天,从秋天到冬天,不管季节如何变化,约定永远不变。原来情谊的意义,就是不管相隔多远,不管离别多少次,心里都装着彼此,都记得那个关于重逢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