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槐树叶上的露珠,悄悄滚过初夏。去年冒芽的槐树苗已长到半人高,枝叶顺着墙根爬向屋檐,把燕巢裹在一片浓绿里,风一吹,满院都是槐叶的清香。
清晨的阳光刚漫进院子,燕子们就开始热闹起来。旧巢的燕子夫妇带着新长大的雏鸟练习飞行,小雏鸟笨拙地扇着翅膀,时而落在秋千上,时而绕着槐树苗打转,引得阿明趴在花架旁,举着“时光册”不停记录——他特意在本子里加了一页“燕宝宝成长记”,画满了雏鸟从破壳到学飞的模样。
宋亚轩抱着新编的竹筐走进院子,里面装着晒干的槐花瓣和柔软的干草。“前几天下雨,旧巢有点潮,”他笑着把材料放在燕巢下,“给它们添点新的,住着更舒服。”马嘉祺则搬来梯子,在槐树枝上系了两根细绳,“等槐花开了,燕子能站在绳上歇脚,还能闻着花香。”
小女孩蹲在槐树苗旁,把自己攒了好久的彩色玻璃珠埋在土里,“奶奶说玻璃珠能反射阳光,这样燕宝宝学飞的时候,就不怕撞到树枝啦。”丁程鑫蹲下来帮她一起埋,指尖碰到湿润的泥土时,突然发现土里藏着去年阿明埋下的槐树叶——叶片虽已脆薄,却还留着淡淡的纹路,像在守护着去年的约定。
傍晚的风带着槐花的甜香,燕子们归巢时,总会叼回一两片槐树叶,铺在巢里。大家坐在槐树下,看着巢里的燕子一家依偎在一起,听着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小雨突然翻开“时光册”,指着第一页的槐叶书签说:“你看,从去年秋天到现在,我们和燕子一起,已经走过一整个四季啦。”
阿明点点头,把今天画的燕舞图贴在旁边,轻声说:“以后每个四季,我们都要和它们一起过。”风轻轻吹过,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这个约定,把满院的温暖,都藏进了这日复一日的陪伴里。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把“日常”藏进了槐荫与燕舞里——从记录雏鸟成长的画册,到修补燕巢的干草,从埋在土里的玻璃珠,到巢里新添的槐树叶,原来“陪伴”最动人的模样,从不是轰轰烈烈的重逢,而是细水长流的日常相守。
我们总在期待“特别的时刻”,却忘了真正的情谊,都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小事里:为对方准备的小惊喜,记录对方成长的小细节,哪怕只是一起晒晒太阳、听听声音,都是在为“陪伴”添砖加瓦。就像孩子们为燕子做的一切——编秋千、系绳结、埋玻璃珠,没有惊天动地,却满是用心;燕子的回应也很简单——带回槐叶、绕院飞舞、声声啼鸣,却满是默契。
生活里的我们,何尝不是在这样的日常里守护情谊?可能是和朋友一起分享零食,可能是帮家人做件小事,可能只是陪爱人坐一会儿、聊聊天。这些看似平淡的瞬间,攒起来就是最珍贵的时光。就像老槐树下的院子,没有波澜壮阔,却因为燕子的停留、孩子们的守护,成了最温暖的角落。原来最好的陪伴,从不是“要做什么大事”,而是“愿意把时间花在对方身上”,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带着温度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