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灯会的余温尚未散尽,小院里的春意已悄然萌发。一场温润的春雨过后,清晨的风裹着泥土的湿润气息,轻轻拂过槐树枝桠——昨日还光秃秃的枝头,竟在一夜之间冒出了点点嫩绿的芽苞,像缀在枝上的翡翠,透着鲜活的生机。
最先发现槐芽的是小安。天刚亮,他便踩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跑到院里,本想看看燕巢是否被春雨打湿,目光却突然被槐树上的绿点吸引。他踮着脚仰着头,盯着枝头看了许久,突然蹦跳着朝屋里喊:“小雨姐!马叔叔!你们快来看!槐树长新芽啦!”
屋里的人闻声纷纷出来,顺着小安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槐树枝头缀满了嫩绿色的芽苞,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马嘉祺走上前,伸手轻轻触碰那小小的芽苞,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他笑着说:“槐芽冒头,说明真正的春天要来了。往年燕子归来,差不多就是槐芽长到指甲盖大的时候。”
丁程鑫也凑过来细看,眼中满是欣喜:“这下好了,等芽苞再舒展些,变成嫩叶,燕子就能踩着春风回来了。”阿念拉着小雨的衣角,仰着小脸问:“小雨姐,槐芽长出来,是不是就可以给燕子做新窝了?”小雨笑着点头,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等槐叶长得更茂盛些,就能给燕巢遮阴了,燕子肯定喜欢。”
春雨过后的小院,处处透着清新的气息。院角的老梅虽已谢尽,却抽出了新的枝桠;廊下的泥土里,冒出了几株不知名的小草;连燕巢旁的石缝里,都钻出了一丝嫩绿。孩子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蹲在院里四处寻找春天的痕迹,小安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起一株小草,说要种在燕巢下方,给燕子当“小盆栽”;阿念则捡起落在地上的槐芽,小心翼翼地夹进小雨的“槐果册”里,当作春天的纪念。
马嘉祺趁着春雨后的好天气,开始整理院里的杂物,准备给燕子归来做些铺垫。他搬来梯子,仔细检查燕巢的稳固性——去年秋天燕子南迁后,他曾给燕巢加固过,如今经过一冬的风雪,巢身依旧完好。他又找来一些柔软的棉絮和干草,轻轻铺在燕巢边缘,笑着说:“给它们添点新棉絮,回来住得暖和些。”
丁程鑫则在厨房里忙碌,打算做些适合春天吃的点心。他取出年前晒干的槐花粉,打算做槐花粉糕,又拿出新鲜的艾草,准备做艾草青团。“等燕子回来,正好赶上槐花开,到时候用槐花做些糕点,给它们也沾沾香气。”他一边揉着面团,一边念叨着,像是在跟远方的燕子对话。
小雨拿着“槐果册”,在院里四处写生。她先画了槐树枝头的嫩芽,笔尖细细勾勒出芽苞的形状,再添上几笔晨露,让嫩芽显得愈发鲜嫩;接着又画了马嘉祺给燕巢添棉絮的场景,画里的他踮着脚,神情专注,透着对燕子的珍视;最后,她画了孩子们蹲在地上观察小草的模样,小安手里的小铲子、阿念手里的槐芽,都被描绘得格外生动。
午后,阳光透过槐树枝桠,洒下斑驳的光影。孩子们在院里玩起了“找春天”的游戏,他们比赛谁找到的春天痕迹最多——小安找到了刚冒头的小草、槐树上的嫩芽;阿念找到了落在地上的花瓣、屋檐下的燕子窝;小雨则找到了空气中的花香、泥土里的湿气。最后,孩子们把找到的“春天”都放在燕巢下方的石台上,像是在给燕子准备一份春天的礼物。
邻居家的大人也带着孩子过来串门,看到院里的槐芽和孩子们收集的“春天”,都笑着说:“你们这院子,比别处的春天来得早啊。”说着,便也加入进来,有的帮忙给燕巢添干草,有的带着孩子们去院外寻找更多春天的痕迹,不大的小院里,处处透着对春天和燕子的期盼。
傍晚时分,丁程鑫端上刚做好的槐花粉糕和艾草青团。槐花粉糕透着淡淡的槐花香,艾草青团则泛着清新的草香。众人围坐在石桌旁,品尝着春天的味道,小安咬了一口槐花粉糕,眼睛一亮:“真好吃!等燕子回来,我要把最好吃的一块留给它们!”丁程鑫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等它们回来,咱们再做新的。”
马嘉祺望着天边的晚霞,轻声说:“槐芽都冒头了,燕子也该快了。往年这个时候,南方的燕子已经开始往北飞了,估计再过十来天,就能到咱们这儿了。”众人听了,心中都涌起一阵期待,阿念托着腮问:“燕子回来的时候,会不会带着春天的礼物?”马嘉祺笑着说:“说不定会带着南方的花香回来呢。”
夜里,孩子们靠在大人怀里睡熟了,梦里或许正和燕子一起在春天的田野里飞翔。小雨将白天画好的“槐果册”放在灯下晾干,册页上的槐芽、燕巢、孩子们的笑脸,都透着浓浓的春意。她在画旁题了一句:“槐芽破枝出,春雨润新土,稚童寻芳迹,候燕踏春路。”
天快亮时,一阵清脆的鸟鸣声从院外传来,比之前听到的鸟鸣更加清脆婉转。马嘉祺走到院门口,仔细听了听,笑着说:“是柳莺的叫声,柳莺来了,说明春天真的近了。柳莺比燕子先到,它们是春天的信使,告诉我们燕子也快了。”
晨曦透过槐树枝桠,洒在小院里,石台上的“春天礼物”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燕巢旁的棉絮和干草被晨风吹得轻轻晃动,像是在等待主人的归来。小雨站在槐树下,望着枝头的嫩芽,心中满是期待——她知道,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迎来熟悉的身影,燕鸣声也会再次响彻小院的上空。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让春天的脚步在小院里愈发清晰,槐芽破土、柳莺报信,把“盼归”的期待与春日生机紧紧连在一起。孩子们收集的“春天礼物”、马嘉祺添的棉絮、丁程鑫做的春日点心,都在为燕子的归来悄悄准备着。
春日的气息不仅染绿了槐枝,也让等待的日子变得愈发鲜活。柳莺的鸣叫像是春天的预告,预示着燕子的归期已近。接下来,槐芽会渐渐舒展成嫩叶,院外的野花也会陆续开放,会不会有更明确的燕归信号出现?孩子们为燕子准备的“礼物”,又会迎来怎样的惊喜?咱们接着往下书写这份藏在春光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