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仿佛随着那条信息的到来而凝固了。吴世勋周身刚刚缓和下来的气息,瞬间变得如同出鞘的刀锋,冷冽而警惕。你能清晰地通过共鸣感受到他精神力的骤然凝聚,像月光在乌云后蓄势待发。
“怎么了?”你放下手中的东西,走到他身边,语气带着关切。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手机屏幕转向你。那条简短的信息映入眼帘,“裂痕加速扩散”和“另一位感应者”的字眼,让你心头也是一紧。
“;……”你念出那个符号,“这是什么人?可信吗?”
“不知道。”吴世勋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手机边缘摩挲,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这个符号,我曾在一些非常古老、涉及超自然领域的残破文献边缘见过,通常与‘意识’、‘灵知’相关。但拥有它的人,是敌是友,难以判断。”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信息,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裂痕加速扩散’……这印证了我之前的感应。而‘另一位感应者’……”他顿了顿,看向你,眼神复杂,“在此之前,我从未遇到过同类。除了……你。”
你的情况特殊,你是与他能力产生“共鸣”的“微光”,而非独立的“感应者”。这突然出现的第三人,无疑让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这会不会是陷阱?”你提出最直接的担忧,“对方很清楚你的身份,甚至可能知道你现在的情况。”
“可能性很大。”吴世勋没有否认,“但正因如此,才更要去。”他走到窗边,望着城市远处那些常人无法看见的、细微扭曲的空气波纹——那是现实世界与梦境边缘脆弱的屏障。“如果‘裂痕’真的在加速,每拖延一刻,风险都在增大。而这位‘感应者’,或许是关键。”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向你:“明天,我一个人去。”
“不行。”你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反对。那份通过共鸣传递来的、关于地址所在旧城区混乱而复杂的能量场感知,让你无法安心。“太危险了。万一……”
“没有万一。”他打断你,语气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带着修补师独有的、面对危险时的冷静,“你留在家里。这里我布下过结界,相对安全。如果……如果我三小时内没有回来,或者你通过感应察觉到我有生命危险,立刻联系这个号码。”他快速在便签纸上写下一串数字,“他是我唯一信得过的……线人。”
他将便签塞进你手里,指尖冰凉。你能感觉到,他做出这个决定时,内心并非毫无波澜。那是一种将软肋(你)安置在安全处,然后独自迎向未知风险的决绝。
一种混合着担忧、不甘,还有一丝被保护起来的气闷感在你心中涌动。你知道他说的有道理,你的确可能成为他的拖累,但这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并不好受。
“吴世勋,”你叫住他,直视着他的眼睛,“我知道你习惯了一个人面对所有事。但我们现在是‘共鸣’的,对吗?就算我不能跟你一起去,至少……让我帮你做点什么。比如,提前去那个咖啡馆附近看看环境?或者,让我试着‘感应’一下那个发信人的意图?”
他看着你眼中不容退缩的坚持,沉默了片刻。那份通过连接传递过来的、与你共担风险的决心,让他冰冷的决绝出现了一丝裂痕。
最终,他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妥协了一步:“……待在家里,保持感应畅通。如果情况不对,我会给你信号。”他抬手,指尖在空中划过,一缕极其细微的月光在他指尖凝聚,最终形成一枚小小的、半透明的月牙状印记,轻轻点在你的手腕内侧。印记触感微凉,随即隐没在皮肤下。
“这是我的‘月光信标’。”他解释道,“通过它,我们的感应会更清晰。如果你感觉到它剧烈闪烁或变得灼热,就代表我遇到了麻烦。”
这枚信标,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无形的纽带,将你们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天下午,吴世勋穿上外套,独自一人离开了公寓。当他身影消失在电梯口时,你手腕内侧那枚隐形的信标传来一阵稳定的、微凉的搏动,如同他冷静的心跳。
你站在窗边,望着他远去的身影融入街道的人流,心中的弦,前所未有地紧绷起来。旧城区的方向,在你此刻的感知中,仿佛笼罩着一片不详的迷雾。
(第2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