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场入口处的那次遥遥相望,仿佛只是一个短暂的定格,朱志鑫没有像偶像剧里那样飞奔过去将她抱起,金玟庭也没有泪眼婆娑地冲进他的怀抱,他们只是隔着大半个冰场,静静地看着对方,任由一种无声的,饱经沧桑后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最终还是朱志鑫先动了,他拎着那个厚厚的笔记本,不紧不慢地滑到她面前,冰刀在冰面上发出熟悉的“沙沙”声。
朱志鑫哟,金教科书
他开口,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调调,眼神却亮得惊人朱志鑫看着还行,没把我教的东西都忘光。
金玟庭挑眉,毫不示弱地回敬金玟庭朱教练教了什么?是差点在弯道摔出去的方法?还是死记硬背的对手分析?
她目光落在他手里的笔记本上,语气略带调侃朱志鑫看来奥运冠军也没闲着。
朱志鑫轻笑一声,将笔记本递到她面前朱志鑫喏,聘礼。
金玟庭疑惑地接过,翻开,里面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分析和战术草图,而是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在奥运村,在赛场上,在与其他世界顶级选手交锋时的所有观察,心得,甚至是对未来短道速滑发展趋势的思考,每一页都凝聚着他的汗水,智慧和那颗对胜利永不停歇的追逐之心,这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显珍贵。
金玟庭什么意思?
她抬头看他,心跳有些失序。
朱志鑫意思就是
朱志鑫收敛了玩笑的神色,目光沉静而深远朱志鑫我的冠军,有你一半,以后的路
他指了指她,又指了指自己朱志鑫还得一起研究
没有盛大的告白,没有浪漫的誓言,只有最朴素的认定和最直接的邀约,金玟庭看着眼前这个褪去了些许青涩躁动,变得更加沉稳内敛的少年,不,是男人,心中被一种巨大的踏实感和幸福感填满,她合上笔记本,紧紧抱在胸前,清晰地点了点头
金玟庭好。
他们的关系,在历经风雨后,以一种更成熟、更坚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的阶段。
朱志鑫将他从世界顶级赛场带来的经验和视野,毫无保留地融入对金玟庭的指导中,他不再仅仅指出她动作的标准与否,而是更注重引导她去理解每一个动作背后的力学原理和战术意图,激发她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而金玟庭严谨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也反过来帮助朱志鑫将那些天马行空的方法变得更加系统化和可复制,减少了不必要的风险。
有时,他们会因为一个技术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
朱志鑫你这个入弯角度太保守了,完全可以再压一点,利用离心力获得更多加速。
朱志鑫指着录像回放。
金玟庭再压一点?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是怪物核心?稳定性不要了?
金玟庭据理力争。
争论的结果,往往是她被他拉着亲自上冰试验,在一次次尝试和调整中,找到那个独属于她的,在冒险与稳定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奥运金牌带来的光环和喧嚣,朱志鑫选择性地屏蔽了大部分,他推掉了许多商业活动,将更多时间留给了训练和……陪伴金玟庭,他们依然住在那个充满了共同回忆的宿舍里,添置了一些简单的厨具,偶尔会一起研究菜谱,虽然成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但过程总是充满了笑声。
馨秦在加拿大完成学业后也回了国,时不时会跑来蹭饭兼视察,美其名曰“防止朱志鑫同志欺负我家玟庭”,三个人常常聚在一起,像最普通的朋友一样聊天打闹,冲淡了竞技体育自带的紧张和压抑。
新的赛季很快到来。
这一次,金玟庭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了国际大赛的出征名单上,她的回归,备受关注,许多人都在观望,经历了重大伤病和舆论风波的选手,是否还能找回昔日的锋芒。
首场世界级分站赛,女子500米预赛。
金玟庭站在起跑线前,感受着久违的国际大赛氛围,看台上人声鼎沸,镜头对准了她,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冰场,看到了站在教练席旁边,正紧紧盯着她的朱志鑫,他对她做了一个握拳的手势,眼神里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枪响,起跑,蹬冰,入弯……她的动作依旧标准流畅,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她的节奏更加富有变化,过弯时带着一种被精心打磨过的,恰到好处的冒险,那是融合了朱志鑫风格后进化的教科书。
她像一道重新淬炼过的闪电,干净利落地超越一个又一个对手,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强势晋级。
冲过终点线,她举起手臂,不是指向任何人,而是指向天空,那是属于她自己的、涅槃重生的宣告。
看台上,朱志鑫看着那个在冰场上重新闪耀着自信光芒的女孩,嘴角扬起了骄傲的弧度,他知道,那个他熟悉的,甚至更加强大的金玟庭,真的回来了。
赛后混合采访区,记者的话筒纷纷对准了她。
“金玟庭选手,恭喜你强势回归!请问是什么支撑你走出低谷,重回巅峰?”
金玟庭接过话筒,脸上带着平静而坚定的笑容,她的目光越过人群,精准地找到了那个正在不远处等待她的身影。
金玟庭有很多
她缓缓开口,声音清晰金玟庭有对速滑最纯粹的热爱,有永不言弃的信念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的光芒金玟庭还有……一个永远不会对我说“你不行”的人
她没有说出名字,但所有的镜头,都默契地转向了那个方向。
朱志鑫站在那里,没有回避,只是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却足以说明一切的笑容。
新的赛季,新的征程。
他们的故事,不再是背负着沉重过往的救赎,而是携手并肩,共同探索速度与梦想无限可能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