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未完待续:我的人机男友
本书标签: 校园  前面有多甜后面就有虐  青春言情 

干扰:被打乱的扫帚与耳机

未完待续:我的人机男友

第一次接触性实验差点翻车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周止一这台“精密仪器”拥有强大的逻辑自检功能。硬碰硬地制造逻辑漏洞风险太高,我决定改变策略,进行一系列“非逻辑干扰测试”——用他无法用程序解释的、属于“人类感性范畴”的行为,去冲击他的系统,观察他的反应。

实验场地选在周五下午的大扫除。

周止一被分配到的任务是打扫卫生区,主要是清扫落叶。这对他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任务。我注意到,他将扫帚、簸箕、垃圾袋在花坛边缘一字排开,间距相等,像等待检阅的士兵。然后,他开始以一种极其规律的节奏和路径清扫落叶,效率高得令人发指。

机会来了。

我假装路过,然后“不小心”被一块松动的砖头绊了一下,身体一个趔趄,手“无意识”地挥向他那排列整齐的工具方阵。

“哗啦——”

扫帚倒地,簸箕翻了个个儿,垃圾袋滚到一边。完美的秩序,瞬间被混乱取代。

“啊!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忙道歉,手忙脚乱地想去扶起工具。

周止一停下了清扫的动作,转过身。他看着地上那堆陷入“无序”的工具,没有立刻说话,也没有动。他的目光在那堆东西上停留了足足五秒钟,眉头微微蹙起,脸上露出了那种类似于系统处理异常数据时的卡顿表情——不是生气,而是一种纯粹的、对“混乱”的不解与处理延迟。

我心里乐开了花,表面却满是愧疚:“我马上帮你摆好!”

我故意把扫帚和簸箕摆得歪歪扭扭,垃圾袋也只是随手放回原位,彻底破坏了他之前的几何美学。

他看着我“修复”后的结果,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走了过去,一言不发地、极其耐心地将所有工具重新归位,恢复到那种精确的、令人发指的顺序和角度。

整个过程,他都没有看我,仿佛在专心致志地执行一项重要的系统重置任务。而我,在一旁憋笑憋得肚子疼。成功!系统出现明显卡顿和冗余操作!

---

干扰测试二,发生在午休时间。

他正坐在座位上,戴着耳机(我猜是在听英语或者纯音乐),专注地看着一本外文书籍。阳光落在他低垂的睫毛上,安静得像一幅画。

我拿着手机,蹑手蹑脚地走过去,趁他不备,迅速将他的一只耳机摘了下来,塞进了自己的耳朵里,同时把我手机里正在播放的重金属摇滚乐,通过另一只耳机线,强行分享给他。

瞬间,狂暴的鼓点和失真的吉他音效冲进了我的耳膜,也毫无疑问地冲进了他的。

周止一的身体猛地僵住,像是被一股强大的电流击中。他倏地抬起头,看向我,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睛里,第一次清晰地映出了某种类似于“震惊”和“难以置信”的情绪。他甚至下意识地往后仰了仰,试图远离这音源的“污染”。

“怎么样?带感吧!”我笑嘻嘻地看着他,享受着这难得的、他脸上出现“人类化”表情的瞬间。

他花了三秒钟才从这突如其来的音频攻击中缓过神,然后立刻伸手,动作甚至带上了一点平时绝不会有的急促,将那只塞着摇滚乐的耳机摘了下来,放回桌上。

“……噪音。”他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平复被打乱的呼吸节奏,给出了一个极其精简且负面的评价,“分贝过高,旋律缺乏和谐性,对专注力有严重损害。”

“这叫释放压力!”我反驳道,依旧戴着那只属于他的耳机,里面传来舒缓的钢琴曲,与他刚才经历的“噪音”形成鲜明对比。“你整天听这些,不觉得闷吗?”

他看着我,眼神里的震惊慢慢褪去,恢复了那种探究式的困惑:“压力需要靠制造更大的感官负荷来释放?这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安静的环境更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

看,他又开始用定律来解释感受了。

“这不是能量问题,是情绪问题!”我试图把概念拉回我的领域。

“情绪是神经递质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一本正经地开始科普,“理论上,可以通过药物或特定频率的声波进行调节,摇滚乐显然不属于此类……”

“停!”我打断他,知道再争论下去又会变成他的学术讲堂。我心满意足地把耳机还给他,看着他接过耳机后,先是仔细用纸巾擦拭了一下被我戴过的地方,然后才重新戴回去,仿佛在清除病毒残留。

再次成功!系统遭遇未定义外部输入,产生短暂宕机与防御性行为!

---

几次三番的“干扰测试”下来,我收获颇丰。我的观察日志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几笔:

· 目标对“秩序”被打乱表现出明显不适,会优先执行“恢复秩序”指令。

· 目标对超出其认知范畴的强烈感性刺激(如摇滚乐)会产生短暂“宕机”与排斥反应。

· 目标似乎无法理解“无聊”、“好玩”等基于主观感受的行为动机。

课间,我正对着日志傻笑,同桌林筱筱凑过来,瞄了一眼,压低声音:“惑惑,你最近老是去招惹那个周止一,干嘛?看上人家了?”

“去去去!”我推开她,“我这是在从事一项严肃的人类行为学研究!”

“研究?”林筱筱翻了个白眼,“我看你是在玩火!哪天把他惹毛了,看他那张冷脸,估计能直接用公式把你怼到墙上抠都抠不下来!”

我嘿嘿一笑,不以为然。惹毛?我倒是很期待看到他那张永远冷静自持的脸上,出现“生气”这种更鲜活的情绪呢。

看着前方那个连收拾书包都像在完成标准流程的背影,我摸了摸下巴。

干扰测试效果显著,但似乎还停留在表层。

下一步,或许该试试……渗透进他的日常运行轨迹里?

上一章 接触:一道故意出错的物理题 未完待续:我的人机男友最新章节 下一章 分析:《人类非理性行为数据报告》(周止一视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