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惑的“干扰测试”仍在持续,且形式愈发多样。周止一发现,被动观察和防御性响应已不足以应对这个高活性变量。他需要一种更稳定、可持续的模式,来系统性地收集数据,理解其行为内核。
经过一周的数据分析和可行性推演,他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建立一种新型的、定义明确的社交契约关系,是当前最优解。
时机选在一个周五的黄昏。教室里的人几乎走光了,夕阳的余晖将整个空间染成暖橙色。常惑正慢吞吞地收拾书包,哼着不成调的、据她说是某位流行歌手的曲子。
周止一走到她的课桌旁,站定。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先在心里最后确认了一遍预先准备好的逻辑链。
“常惑同学。”
常惑抬起头,看到是他,眼睛立刻弯了起来,像是看到了什么好玩的玩具:“哟,周同学,有何指教?是我今天不小心把你的笔记撞到地上,还是我上课传给你的纸条又被你当成垃圾数据过滤掉了?”她语气里带着惯有的、让他无法完全解析的调侃。
周止一忽略了她话语中那些无法量化的信息,直接进入正题。他拿出一个普通的笔记本,翻到空白页,上面是他提前写好的要点。
“我对你近期的行为模式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他开口,语气如同在做一个学术汇报。
常惑挑挑眉,来了兴致,放下书包,好整以暇地看着他:“哦?分析出什么结果了?”
“数据显示,”周止一看着笔记本上的条目,一条条陈述,“自9月12日至今,你主动发起非必要交互共计47次,其中成功干扰我既定流程或引发我系统……嗯,引发我进行非计划内思考的,有38次,成功率为80.85%。你似乎对此类互动乐此不疲。”
常惑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带着点小得意:“所以呢?周大学霸是要给我颁发一个“最佳干扰奖”吗?”
“不。”周止一摇头,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她,抛出了核心提议,“我认为,这种高频率、无规律的试探性互动,效率低下,且存在误判风险。为了更高效、更系统地理解你的行为逻辑,以及……回应你似乎存在的、近距离观察我的需求——”
他顿了顿,确保每个字都清晰无误:
“我提议,我们可以建立一种“实习恋爱关系”。”
常惑脸上那玩味的笑容瞬间凝固了。她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仿佛怀疑自己的耳朵接收到了错误信号。
“……啊?”她发出了一个单音节,充满了难以置信。
“实习恋爱关系。”周止一耐心地重复,并开始解释其定义和条款,仿佛在阐述一个合作项目,“这是一种基于互利原则的临时性社交契约。”
“甲方(我)的义务:提供稳定的、可供你近距离观察的‘人机交互’样本;在一定限度内,配合你的非逻辑行为测试,并提供实时反馈数据;在公共场合,履行部分社会文化中定义的“男友”角色行为,以满足你可能存在的社会认同需求。”
“乙方(你)的义务:持续提供你的行为数据与主观感受反馈;协助我完善对人类非理性行为模式的认知模型。”
“协议期限:暂定为一个学期。到期后可根据双方评估决定是否续约或终止。”
“附加条款:本协议不涉及传统恋爱关系中的情感绑定与长期承诺,核心目的为“相互观察与研究”。”
他一口气说完,教室里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只有窗外归巢鸟儿的鸣叫和远处操场的喧闹声隐约传来。
常惑的表情从震惊,到茫然,再到一种极力压抑的、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狂喜和荒谬感。她看着周止一那张无比认真、完全没有一丝开玩笑意味的俊脸,感觉自己二十七年(哦不,十七年)来建立的世界观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实习恋爱?协议?甲方乙方?观察与研究?
这大概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离谱、最硬核、也最……符合他风格的“告白”了!
她强忍着爆笑的冲动,手指用力掐着自己的掌心,肩膀微微抖动。这简直比她之前所有的恶作剧加起来还有趣!把一个活生生的、帅得人神共愤的学霸,变成自己的“实习男友”用于研究?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不,是掉下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会说话的、高智商实验器材!
“怎么样?”周止一见她久久不语,只是表情古怪地抖动,便追问道,“你是否同意该协议的条款?如果有异议,我们可以协商修改。”
“同意!我当然同意!”常惑几乎是立刻回答,生怕他反悔,笑容灿烂得晃眼,“这么严谨、这么公平、这么有科研精神的协议,我怎么能不同意呢?”
她伸出手,像签订什么重要合同一样:“合作愉快,我的“实习男友”!”
周止一看着她伸出的手,略微迟疑了一下。在他的行为库里,握手通常用于正式商务场合或初次见面。但他判断,此刻或许可以归类为“协议达成的象征性仪式”。
于是,他伸出手,非常标准地、力度适中地握了一下她温热柔软的指尖,一触即分。
“协议生效。”他宣布,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
但在他内部系统的日志里,自动记录下了一条新数据:
“接触对象:常惑(乙方)。接触类型:握手。持续时间:1.2秒。生理反馈:无异常。主观备注:协议达成仪式完成。”
常惑收回手,心里乐开了花。她看着眼前这位新鲜出炉的、权责清晰的“实习男友”,感觉未来的校园生活,注定要波澜壮阔、精彩纷呈了。
太棒了!“人机男友观察实验”正式升级为“实习恋爱关系”,获得了官方认证和稳定样本源!
而周止一看着常惑那藏不住兴奋和算计(他理解为对研究的热情)的眼神,也在冷静地更新着他的核心数据库:
“项目“理解常惑”已正式立项。期待获取更多关键数据,以解析此高活性变量的运行规律。”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教室里亮起了白色的灯光。一场名为“实习恋爱”的奇特实验,在这片理性的光辉与感性的暗涌中,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