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灵台那冲天而起的冰蓝光柱所带来的震撼,如同投入玄云宗这潭深水的巨石,涟漪久久未平。“极品变异冰灵根”、“十成圆满”、“至臻之境”——这些字眼成了弟子们口中反复咀嚼的热词。何云舒,这个背着零食包袱、把仙鹤当大鹅的小师妹,一跃成为宗门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关注的焦点。无形的压力与期待,如同云雾般悄然笼罩在听竹小筑上空。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何云舒本人,却似乎并未受到太多影响。测灵根?哦,那个漂亮的“冰烟花”啊!她更关心的是,宗门膳堂除了云片糕,还有什么好吃的点心?以及,什么时候能正式开始学那些帅气的飞来飞去的本事?
她的疑惑很快得到了解答。测灵仪式后不久,凌虚子便亲自驾临听竹小筑。
竹舍内,茶香袅袅。凌虚子端坐主位,神情平和。何云舒规规矩矩地坐在下首的小竹凳上,努力挺直腰板,小脸上带着对师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期待。沈清霜侍立一旁,清冷的目光偶尔扫过小师妹。陆明轩则温和地笑着,替师父和小师妹斟茶。
“云舒,”凌虚子放下茶盏,声音清越,“你根骨天成,灵根卓绝,此乃天赐道缘。然仙路漫漫,天赋只是基石,修行方为根本。为师观你心性,灵动有余而沉凝不足,冰魄金精虽强,却需阴阳相济,刚柔并调。故,为师为你定下‘符剑双修’之路。”
“符剑双修?”何云舒眨巴着大眼睛,符箓她喜欢(虽然效果常常出人意料),剑法她向往(虽然差点劈了祖宗牌位),两个一起学?听起来好像很有趣!
“不错。”凌虚子微微颔首,“符箓之道,包罗万象,以神御灵,以灵绘符,重变化,重掌控,可养你之静气,磨你之心性。剑道之路,一往无前,人剑合一,重锋锐,重力行,可砺你之意志,淬你之锋芒。二者相辅相成,或可助你调和体内冰魄之寒与锐金之利,走出属于你自己的大道。”
他目光转向陆明轩:“明轩,你于符箓阵道造诣精深,基础扎实,心思缜密。云舒的符箓启蒙,便由你负责。务必从最根基处教起,稳扎稳打。”
陆明轩起身,恭敬行礼:“弟子领命。定当悉心教导小师妹。”他看向云舒,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责任感。教导这位“冰烟花”师妹符箓?想想她那抽象派的“杰作”和巨大的零食包袱……陆明轩觉得,自己“善后员”的生涯可能要提前进入高负荷状态了。
凌虚子又看向沈清霜:“清霜,你剑心通明,于剑道领悟最深。云舒的剑道根基,由为师亲自打熬。你闲暇时,可多予指点,让她见识何为真正的剑者之心。”
沈清霜清冷的眸子微动,颔首:“是,师父。”她的目光再次落在何云舒身上,带着审视。教导剑道?看着眼前这个眼神灵动、似乎一刻也坐不住的小师妹,沈清霜很难将她与那日测灵台上霸道的冰魄本源联系起来。剑道需要的是绝对的专注和坚韧,她……行吗?
何云舒则是眼睛亮晶晶的,看看温和的二师兄,又看看清冷的大师姐,最后看向师父,用力点头:“嗯!师父!我一定好好学!学好符箓,画不会爆炸的符!学好剑法,像大师姐那样帅!”她还不忘拍一下大师姐的马屁,虽然拍得有点生硬。
沈清霜:“……” 冰雕般的脸上毫无波澜。
符箓课:
符箓的启蒙,在听竹小筑旁一间特意清理出来的静室进行。室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宽大的紫檀木桌,上面整齐摆放着符纸、各色朱砂、灵墨以及数支品阶不同的符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灵材特有的气息。
陆明轩一改平日的温和随意,神情变得专注而认真。他取出一张最基础的“引灵符”图样,线条简洁流畅,灵力流转的节点清晰明了。
“符箓一道,首重根基。引灵符乃万符之始,旨在引动天地间最温和的灵气,滋养自身或温养器物。”陆明轩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他一边讲解,一边用符笔蘸取普通朱砂,在符纸上缓缓勾勒。笔走龙蛇间,一道道蕴含着微弱却稳定灵力的线条跃然纸上,最终构成一个完美的闭环,符成之时,微光一闪,室内灵气仿佛被轻轻牵动,变得活跃了一丝。
“看明白了吗?关键在于线条的连贯,灵力注入的均匀,以及最后收笔时的神意凝聚。”陆明轩放下符笔,看向何云舒。
“明白啦!就是画个圈圈,然后让灵力在里面转圈圈!”何云舒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大眼睛里满是跃跃欲试。看起来好简单!比娘亲绣花还简单!
她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支符笔,学着二师兄的样子蘸饱了朱砂。落笔!嗯,要稳,要均匀……她全神贯注,小脸绷得紧紧的。然而,她那天马行空的思维和体内过于“活泼”的冰灵力再次联手造反。
她觉得那个圆环太单调了!引灵嘛,应该更“活泼”一点!于是,在画到一半时,她手腕无意识地一抖,原本流畅的弧线猛地拐了个急弯,变成了一道尖锐的折角!体内的冰灵力也下意识地跟着“拐弯”,变得凝滞而粘稠起来!
“咦?”何云舒看着自己笔下那个变得像个小钩子一样的怪异图案,觉得还挺别致。她继续画,但心思已经飘了——要是这个符能让东西粘在一起就好了,弟弟抢我零食的时候就给他贴上!这个念头一起,注入符中的冰灵力立刻带上了强烈的“粘附”意念!
最后一笔落下,符纸上的朱砂线条猛地亮起一道诡异的、带着冰蓝光泽的粘稠白光!
“成了!”何云舒兴奋地举起自己的“杰作”,想给二师兄展示。
结果手一抖,符纸飘落,正好贴在了桌面上一个用来压纸的、沉重的青玉砚台上!
嗤啦!
一股强大的、带着刺骨寒意的粘力瞬间爆发!那方青玉砚台如同被强力胶水浇筑,死死地粘在了紫檀木桌上!任凭陆明轩如何运起灵力去拔,那砚台都纹丝不动!桌面甚至被那粘稠的冰灵力侵蚀,留下了一圈白色的寒霜印记!
陆明轩:“……”
他看着桌上那个被牢牢粘死、还在冒着丝丝寒气的砚台,再看看小师妹那充满期待、等着表扬的小脸,温润如玉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清晰的裂痕。他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笑容:“小……小师妹,你这画的……似乎不是引灵符?”
“啊?”何云舒凑过去看了看,又对比了一下二师兄那张完美的引灵符,小脸垮了下来,“好像……是不太一样。不过师兄你看!”她又兴奋起来,“它粘得好牢啊!这算不算……强力粘胶符?以后修东西肯定好用!”
陆明轩看着那被“强力粘胶符”封印的砚台,再想想小师妹那“修东西”的奇思妙想,只觉得额角隐隐作痛。他预感到,自己的符箓启蒙之路,恐怕会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他无奈地揉了揉眉心,开始思考如何在不破坏桌子的前提下,把这被“冰封粘死”的砚台弄下来。
剑道课:
与符箓课的“灾难”现场不同,主峰后山一处僻静的演武坪上,何云舒的剑道启蒙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凌虚子负手而立,山风吹拂着他月白的道袍和银白长须。他没有给云舒木剑,而是让她赤手空拳。
“剑道之始,不在剑,而在心,在身。”凌虚子的声音平静,却仿佛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今日,为师教你‘站剑桩’。”
他演示了一个极其基础却又无比重要的持剑预备姿势: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足尖微微内扣,如同老树盘根;膝微曲,似坐非坐;脊背挺直如枪,含胸拔背;虚灵顶劲,目光平视前方;双臂自然垂于身侧,想象手中握有无形之剑,沉肩坠肘。
姿势简单,却要求将全身的力量、意念、呼吸都调整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如同一张拉满的弓,蓄势待发。这是剑道最枯燥、也最磨砺心性的基础。
“保持此桩,一炷香。”凌虚子点燃一根细长的线香,插在一旁。
何云舒小脸一苦。站着不动?还不能说话?这比画符还难熬啊!但看着师父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眼神,她只能乖乖照做。
她努力回忆着姿势要点,调整着自己的身体。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当她真正沉下心来,尝试融入这个姿势时,体内那原本活泼跳脱的冰灵力,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的牵引,变得沉静而凝练。她天生强大的身体协调性和空间感发挥了作用,几乎是几个呼吸间,她的站姿就调整到了近乎完美的状态!
脊背挺直如幼松,小小的肩膀自然下沉,双腿如同两根深深扎入大地的玉柱,重心稳得不可思议!更令人心惊的是,在她维持站姿的细微调整中,一股难以言喻的、与脚下大地、与周围山风、与天地间流转的灵气隐隐相合的韵律感油然而生!仿佛她不是刻意在“站”,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这片环境,成为了山崖的一部分,随时可以化作一道破风的闪电!
凌虚子平静的眼中,精光一闪!好强的身体本能!好高的悟性!这份对“势”的天然契合感,远超他预期!那沉寂于冰魄之下的锐金之气,在这最基础的站桩中,已开始显露出其无匹的锋芒雏形!
枯燥的一炷香时间,在云舒沉浸于那种奇妙的韵律感中,竟过得飞快。当线香燃尽,她缓缓收势,长长吐出一口带着淡淡白雾的气息,小脸上非但没有疲惫,反而带着一种运动后的酣畅和明悟的光彩。
“很好。”凌虚子难得地开口赞许,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心静则气沉,身正则剑稳。云舒,你在剑道之上,天赋非凡。”
得到师父的夸奖,何云舒立刻把符箓课的“粘胶砚台”抛到了九霄云外,小脸笑成了一朵花,之前的苦闷一扫而空:“谢谢师父!我还能再站一会儿!我觉得……好像能感觉到风在推我!”她兴奋地比划着,又摆出了那个姿势,果然,山风吹过,她的身体如同磐石般稳固,只有衣袂微微飘动。
不远处,奉命前来“见识剑者之心”的沈清霜,隐在一株古松之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当她看到小师妹那近乎完美的站姿和那份与天地相合的韵律感时,清冷的眸子里,终于掠过一丝真正的讶异。这绝非简单的身体协调好!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剑势”的领悟!这天赋……难怪师父如此看重!她握着剑柄的手指,无意识地又收紧了几分。看来,这个小师妹,并非只有“冰烟花”和“粘胶符”。
夕阳的余晖将演武坪染上一层金红。何云舒小小的身影在师父的指导下,开始学习最基础的直刺动作。没有剑,只有并拢的剑指。但每一次刺出,都带着一往无前的锐意,指尖仿佛能撕裂空气,发出细微的破空声!冰蓝色的灵力在她指尖萦绕,凝而不发,带着刺骨的寒意。
符箓的“抽象”灾难与剑道的锋芒初露,如同冰与火的两面,在何云舒身上矛盾又和谐地并存着。凌虚子捋须静观,眼中充满了期待。陆明轩终于用温和的火灵力融化了砚台下的寒冰粘胶,看着小师妹在剑坪上英姿飒爽的身影,无奈又宠溺地笑了。沈清霜的身影悄然消失在松林之后,留下一个清冷的背影。
何云舒的符剑双修之路,就在这啼笑皆非的粘胶符和虎虎生风的剑指直刺中,正式艰难而充满希望地开启了。她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顽石,注定要在这第一剑宗内,激起属于她自己的、冰火交织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