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胧和苏念渔并肩站着,望着这片宏阔而原始的景色,一夜未眠的疲惫似乎也被这清冷的晨风洗涤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心被填满后的平静与释然。
于朦胧深深吸了一口气,冰凉的空气沁入肺腑。
于朦胧天亮了。
苏念渔(目光扫过空旷的四周)
苏念渔嗯,该回去了。
苏念渔你需要休息。
于朦胧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那棵伫立了不知多少岁月的胡杨树,转身和苏念渔一起,踩着柔软的沙地,深一脚浅一脚地朝那间简陋的校舍走去。
他的脚步有些虚浮,是体力透支后的正常反应,但脊背却挺得笔直。那颗被孩子们塞进手里的光滑石头,此刻正安稳地躺在他的裤兜里,像一枚温暖的护身符。
回到暂时栖身的杂物室,简单的洗漱后,疲倦如同潮水般涌来。于朦胧几乎头一沾到那张硬板床上的枕头,就沉沉睡去了。他的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恬静的弧度。
苏念渔为他掖了掖被角,坐在自己床边,却没有立刻躺下。她拿出那部电量所剩无几、信号时断时续的手机,关掉了飞行模式。短暂的搜索后,几条微弱的信息终于艰难地挤了进来。
大部分是顾怀舟发来的加密邮件,告知证据收集的进展,以及提醒他们保持静默,赵永昌那边似乎加大了搜索力度。
苏念渔快速浏览并回复,言辞简洁,确认安全。
然后,她点开了一个匿名的、需要特殊权限才能访问的私人论坛。
这里是她观察外界风向的一个隐秘窗口,她看到了柯静那条“相信光”的动态下,依旧充斥着支持与谩杀的拉锯战。
也看到了零星有几个曾经受过于朦胧帮助、如今在各行各业挣扎求存的“小人物”,开始小心翼翼地发声,虽然声音微弱,很快被淹没,但确确实实存在着。
这一切,都在她和顾怀舟的预料和引导之中。
然而,当她无意间点开一个与林皓相关的、讨论他近期商业活动的帖子时,指尖微微一顿。
帖子本身没什么特别,是粉丝的吹捧。但下面一条不起眼的回复,却吸引了她的注意。
那是一个新注册的小号,留言道:
键盘侠啧,某些抄袭起家的,唱别人的歌不心虚吗?听说原主最近好像有动静了,在西北那边?不知道是不是要憋个大招。
这条回复的点赞数寥寥无几,很快沉底,看起来像是一条无稽的揣测。
但苏念渔的眉头却轻轻蹙了起来。
西北。
这个词,像一根细小的刺。
她和于朦胧的行踪极其隐秘,一路辗转,尽可能避开所有监控和熟人。知道他们大致方向的,只有顾怀舟和极少数绝对可靠的信息源。
网络上的舆论风暴,焦点也大多集中在“于朦胧失踪”、“于朦胧被陷害”这些模糊的概念上,几乎没有涉及具体地理位置的信息泄露。
是巧合?还是……有人根据柯静视频的背景,或者之前绿皮火车上那张模糊照片的蛛丝马迹,进行的推测?
又或者,是林皓那边,感觉到了什么?
苏念渔关掉手机,重新设置为飞行模式。她走到窗边,透过糊着旧报纸的窗户缝隙,看向外面。
清晨的阳光已经变得有些刺眼,洒在黄扑扑的土墙上。几个早起的村民扛着农具走过,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一切都显得平静而寻常。
但那条留言,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在她心中漾开了一圈微澜。
她回头看了看床上安然入睡的于朦胧,眼神变得愈发坚定。
无论这是不是林皓的试探,都意味着,那个叛徒,并没有他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安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