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明确,团队立刻行动起来。
于朦胧进入了精益求精的创作状态,反复打磨编曲细节。
苏念渔则开始策划官宣方案,与陆星辰紧密沟通宣传节奏和渠道。
顾怀舟则审核所有即将签署的协议,包括与平台方的发布合同。
陆星辰协调剧组和平台资源,确保宣传资源到位。
为了缓解压力,也为了处理积累的其他事务,苏念渔和顾怀舟开始处理之前筛选后保留的少数几个合作意向。
其中一个国际知名的耳机品牌,发出了为期一年的品牌挚友合作邀约,对方给出的条件非常优厚,且品牌调性与于朦胧音乐人的身份高度契合。
顾怀舟与对方法务进行了几轮紧张的线上谈判,最终在合作权益、肖像使用范围、违约责任等方面为于朦胧争取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和自由度。
顾怀舟将最终版本的合同打印出来,放在于朦胧和苏念渔面前。
顾怀舟合同已经谈妥,所有对我们不利的条款都已修正或删除。
顾怀舟这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优条件,风险可控,收益可观。
顾怀舟签不签,由你决定。
于朦胧仔细翻阅了关键条款,抬头看向苏念渔。
于朦胧阿渔,你觉得呢?
苏念渔品牌形象正面,合作方式轻松不捆绑,顾律师也已经把好了法律关。
苏念渔我认为可以接,这能让我们工作室在起步阶段就有稳定的现金流注入。
于朦胧好,我听你们的。
于朦胧拿起笔,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柠檬工作室”成立后签下的第一份商业合同,金额虽然无法与顶级代言相比,但意义非凡。它标志着工作室开始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签约成功的消息让团队士气更加高涨,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小小庆祝一下的时候,苏念渔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她原本以为是媒体或者合作方,但对方自报家门后,她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
打电话来的,是之前态度傲慢、试图用苛刻条件逼迫于朦胧就范的一家一线卫视综艺部门的负责人。此刻,对方的语气却客气得近乎殷勤。
负责人苏总监,恭喜工作室成立啊!
负责人于老师最近风头正劲,我们台里新筹备的一档S级音综《天籁之战》,真心希望于老师能来担任首发嘉宾。
负责人条件什么的,都好谈!
苏念渔(语气礼貌而疏离)
苏念渔李主任,谢谢您的厚爱。
苏念渔不过我们工作室刚刚起步,朦胧的重心会放在音乐创作和新作品发布上,近期可能没有参加常驻综艺的计划。
负责人别急着拒绝嘛苏总监。
对方的语气依旧热络,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负责人我们知道于老师志向高远,看重作品。
负责人但我们这个节目不一样,是纯粹比拼唱功和创作的王牌节目!
负责人评委都是业内泰斗,对于老师重塑业内形象、拓宽受众面大有裨益。
对方话锋微妙一转,带着点似是而非的暗示。
负责人而且…我们听说,陆制片那边有个大项目的主题曲,之前预热效果很好,但演唱者一直没公布…圈里可都盯着呢。
负责人这种机会固然好,但毕竟悬而未决,变数大。
负责人只要于老师肯来我们节目,我们可以在合同里写明,动用全平台的宣传资源,在节目期间集中火力推广于老师和个人工作室!
负责人这比等待一个未知的结果,或者单靠一首歌,要实在得多,也快得多,您说呢?
对方的话语充满了诱惑,看似提供更好的选择,实则带着离间和施压的意味,试图动摇他们对自身规划的信心,并暗示他们不应将宝押在“不确定”的项目上。
苏念渔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语气依旧平稳,不露丝毫破绽。
苏念渔李主任,感谢您和贵台为我们规划得如此“周全”。
苏念渔不过,朦胧的音乐道路,我们自有步调。
苏念渔无论是已有的计划,还是未来的机会,我们都会基于作品价值和长期发展来权衡。
苏念渔至于贵节目的邀约,我会如实转达给于老师,并纳入我们的整体评估。
苏念渔有进一步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回复您。
挂了电话,苏念渔将情况,特别是对方那看似关心实则施压的暗示,告诉了于朦胧和顾怀舟。
顾怀舟(眼神锐利)
顾怀舟看来,我们工作室的成立和未来的动向,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顾怀舟这位李主任,话里有话。
顾怀舟他未必知道《风起金陵》的具体情况,但肯定听到了风声。
顾怀舟想用所谓的“更快更实在”的曝光,来打乱我们的节奏,甚至截胡。
于朦胧(坚定)
于朦胧我不会被这种话影响的,我知道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于朦胧用作品站稳脚跟,比什么都强。
苏念渔我明白,这种糖衣炮弹,我们见得还少吗?
苏念渔只要我们自己目标明确,阵脚不乱,外界的这些试探和风浪,就影响不了我们的航向。
话虽如此,这个电话还是给原本明朗的氛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它提醒着他们,前方的路并非一片坦途,利益的博弈和明枪暗箭,从他们宣布启航的这一刻起,就已无处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