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目前的生活可以说过的是相当的好了。
清晨七点半,闹钟准时响起,不是刺耳的蜂鸣,而是一段轻柔的钢琴曲。你从不算沉但也足够恢复精力的睡眠中醒来,伸手按掉闹钟,卧室的窗帘自动缓缓向两边滑开,二十二楼窗外的阳光不算猛烈,带着晨间的清爽,铺满了大半个房间。
你,二十出头,毕业一年多,目前就职于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洗漱,化个淡妆,挑选一套得体但绝不费神思考的通勤装束,整个过程娴熟而平静。出门前,你会检查一下包里的钥匙、手机,以及那只用了好几年的保温杯——里面泡着几颗红枸杞和菊花。
通勤的路程大约四十分钟,地铁不算特别拥挤,总能幸运地找到一个角落的位置。你戴上耳机,有时听歌,有时只是隔绝外界的嘈杂,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放空自己。这段属于你自己的时间,是你从宿舍生活过渡到职场生活后,渐渐习惯并珍惜的缓冲带。
你的工作内容,简单概括就是处理文件和修改方案。所在的部门不算核心,但也不边缘。每天到工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内部通讯软件和邮箱,看看有没有新的任务或需要修改的文档。大多数时候,需要你处理的都是一些既定流程的申请、合同初稿的校对、或者活动方案的细节调整。
鼠标点击,键盘敲击,屏幕上的文字和格式在你手下变得规整。偶尔需要和同事沟通,也都是就事论事的温和交流。上午十点,你会起身去茶水间给自己续杯热水,和相熟的同事闲聊两句最近的综艺或者天气。午休一小时,你有时带饭,有时和关系近的同事一起去公司附近的商场吃个简餐,人均消费通常控制在三十元以内。
下午继续类似的工作。比起那些在格子间里焦头烂额、电话不断的同事,你的桌面显得格外清静。工作量适中,很少需要加班。五点半,准时关闭电脑,收拾桌面,和同事道别,然后融入下班的人流。
一个月下来,如果全勤,你能拿到手差不多五千块。在这个城市,这份收入不算高,但对你而言,已经足够。你不用支付昂贵的房租(得益于父母早年的投资),最大的开销是吃、穿和偶尔的娱乐。每月能存下一些钱,让你感到安心和踏实。你很清楚,对于很多同龄人来说,这样的工作强度和这样的报酬,已经称得上是一份难得的好工作——稳定,没有太大的压力,拥有完整的个人时间。
下班后的时光才是完全属于你的。你会去逛逛超市,买些水果和蔬菜;或者直接回家,给自己做一顿简单的晚餐。晚上,追剧,看书,或者只是窝在沙发里刷手机,一切都随心所欲。周末,你会和闺蜜约会,看场电影,或者去公园走走。
生活像一条平静的溪流,按部就班,波澜不惊。你满足于这种安稳,甚至有些享受这种无人打扰的宁静。你很少去设想遥远的未来,觉得维持现状就很好。偶尔在深夜,或许会有一丝难以捕捉的虚无感掠过心头,但很快就会被第二天的晨光和待办事项列表驱散。
你以为,这片宁静的天空会一直这样晴朗下去,日复一日,温和而漫长。
直到…… 那个变量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