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湖边的荷花渐渐敛了花瓣,只留淡淡的清香在空气中浮动。四人围坐在篝火旁,总算有了片刻喘息的余地。
“在下萧瑟。”
“雷无桀!”
“林沐。”
“无心。”
简单的名字交换后,萧瑟率先看向无心,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探究:“现在可以说了,为何要带走林沐?”
无心拨了拨篝火,火星溅起又落下,他抬眼时带着几分狡黠:“因为我身无分文,料定你们定会追来,正好省下一路盘缠。”
雷无桀“噗嗤”笑出声:“和尚还会缺钱?”
无心挑眉:“出家人四大皆空,自然身无长物。”话虽如此,他眼中却闪过一丝认真,“不过,更重要的是,我想看看她身上的生机,是否与家师的遗愿有关。”
众人不再多问,心照不宣地将话题转向前路。无心提议先去大梵音寺——那里是忘忧大师圆寂之地,他需亲手将师父的舍利供奉入塔。
次日清晨,四人一同动身前往大梵音寺。寺庙藏于深山之中,红墙黛瓦在苍翠松柏间若隐若现,远远便听见钟声回荡,古朴而肃穆。踏入寺门,香火缭绕,诵经声从大殿传来,让人不自觉敛了心神。
寺中的僧人见到无心,纷纷合十行礼,神色恭敬。原来忘忧大师生前常来此讲经,无心幼时也曾随师父来过几次,与几位老僧颇为相熟。一位白眉老僧引着他们来到舍利塔前,讲述着忘忧大师圆寂前的点滴,言语间满是缅怀。
无心捧着师父的舍利,缓步走上塔阶,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虔诚。他将舍利安放入塔,诵经声低沉而悠长,林沐站在塔下望着,只觉心中一片宁静,连带着周围的草木都似有若无地舒展了几分。
萧瑟与雷无桀在寺中暂歇,听老僧说起忘忧大师曾以佛法化解过一场江湖浩劫,才知这位高僧不仅佛法精深,更与江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心供奉完舍利后,与老僧交谈许久,眉宇间的迷茫渐渐散去,似是对师父的遗愿有了更深的体悟。
第二天清晨,四人辞别僧人,继续赶路。山路蜿蜒,晨雾未散,林沐走在中间,指尖偶尔拂过路边的野草,便有新绿悄然冒头。无心走在她身侧,偶尔会问起她与草木沟通的感受,林沐一一作答,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说寻常事。
雷无桀依旧走在最前,红衣在晨雾中格外显眼,时不时回头喊一声“快点”,萧瑟则跟在最后,目光扫过前路,又落在同行的三人身上,心中那份对林沐能力的担忧未减,却也多了几分对前路的笃定——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至少此刻,他们是同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