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春天来得迅疾而浓烈,几场淅沥的雨水过后,空气里便浸透了草木萌发的清冽气息。教室的窗户开始长时间地敞开,风携带着远处玉兰的隐约花香,悄然潜入,翻动着书页,也搅动着少年人本就不平静的心湖。
课程进入新的章节,知识像藤蔓般疯狂滋长,缠绕住每个人的神经。就在这忙碌的间隙,语文老师宣布了一个消息——下周的课堂将举行一场小型的诗歌朗诵会,主题是“春天与希望”,鼓励大家自愿报名。
消息一出,底下窃窃私语起来。有跃跃欲试的,也有低头假装整理书本的。倪喃属于后者。她向来不擅长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那种被无数目光聚焦的感觉让她心生怯意。
然而,她的余光瞥见身旁的李言之,却见他微微垂眸,指尖在摊开的语文书上无意识地划着,似乎在认真考虑。她的心轻轻一动。他会参加吗?她想象着他站在讲台前,用他那清润平和的声音朗诵诗歌的样子,一定……很好看。
放学后,教室里的人渐渐散去。倪喃收拾好东西,正准备离开,却发现李言之还坐在座位上,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诗集,目光专注地搜寻着。
“在找朗诵的材料吗?”倪喃停下动作,轻声问道。
李言之抬起头,看到她,眼神柔和下来。“嗯,”他点点头,手指拂过书页,“想找一首……不那么喧闹的春天。”
不那么喧闹的春天。倪喃立刻懂了他的意思。不是万物疯长的蓬勃,而是冰雪初融的细微,是生命在寂静中积蓄的力量。
她犹豫了一下,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浅绿色的笔记本,翻到某一页,递到他面前。“这个……你看看,可以吗?”
页面上是她用娟秀的字迹抄录的一首短诗,诗名叫做《溶》:
“冬日的壁垒,
被一滴水的执着洞穿。
寂静的土壤下,
有根须延伸的密语。
不必等待惊雷,
冰层碎裂的声音,
本身就是春天最勇敢的宣言。”
诗很短,语言也极简,却仿佛带着某种穿透纸张的力量。它没有直接描绘繁花似锦,而是聚焦于冰雪消融的瞬间,聚焦于黑暗中无声却坚定的生长。
李言之静静地读着,一遍,又一遍。他的眼神从最初的浏览,渐渐变得深邃,仿佛透过这些文字,看到了某种与他内心共鸣的景象。
“这首诗……”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倪喃,里面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很好。是你写的?”
倪喃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她慌忙摇头:“不是,是我……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不太出名的诗人写的。我觉得……它很像……”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他明白了。它很像他,很像他们。在看似冻结的表象下,隐藏着不屈的生机和沉默的宣言。
“我很喜欢。”李言之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郑重的确定,“就这首吧。”
决定之后,便是练习。他们都没有提起,却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放学后空无一人的教室作为练习的场地。夕阳的余晖将教室染成温暖的橙色,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
李言之站在讲台上,倪喃则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他拿着那张抄着诗歌的纸条,并没有刻意提高音量,也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只是用他那特有的、清润而平和的声音,将那些文字娓娓道来。
“……不必等待惊雷,
冰层碎裂的声音,
本身就是春天最勇敢的宣言。”
当他念到最后一句时,他的目光从纸条上抬起,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倪喃的脸上。那一刻,倪喃仿佛真的听到了冰层碎裂的清脆声响,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她的心底。他那专注而温柔的眼神,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像是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她看着他,忘记了周遭的一切。直到他念完,教室里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归巢鸟儿的啁啾声隐约传来。
“怎么样?”他走下讲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询问她的意见。
倪喃回过神,用力地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很好,真的很好。”她顿了顿,补充道,“声音……很适合。”
他的耳根微微泛红,低头整理了一下手中的纸条,轻声说:“是你的诗选得好。”
诗歌朗诵会那天,李言之是第三个上台的。当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步履平稳地走上讲台时,原本还有些嘈杂的教室瞬间安静了不少。许多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好奇、探究,或许还有一丝因他的身体状况而产生的微妙怜悯。
但他似乎浑然未觉。他站定,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然后在倪喃的方向微微停顿了一下,仿佛从那里汲取了某种无形的力量。
他开始了。没有背景音乐,没有多余的解释,只有他清澈的声音在教室里缓缓流淌。他念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咬得很清晰,将诗中那种沉默的力量、坚韧的生机,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当他念到“冰层碎裂的声音,本身就是春天最勇敢的宣言”时,他的声音并不激昂,反而带着一种沉淀下来的、无比坚定的力量。那力量并不张扬,却仿佛能穿透墙壁,抵达很远的地方。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种安静而强大的氛围所感染。就连语文老师也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赏。
倪喃坐在台下,仰头看着他。他站在光里,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柔和的光晕。她看着他略显单薄却挺得笔直的脊背,看着他专注而认真的侧脸,听着他赋予那些文字的生命力,一种混合着骄傲、心酸与无比柔软的情绪,像温热的潮水,缓缓漫过心脏。
她忽然想起他信中的话,他说自己是困在“鹦鹉螺号”里的人。可在此刻,倪喃觉得,他本身就是那艘破开冰层、勇敢航行的船。他的生命,就是一首无声却壮烈的诗。
朗诵结束,教室里沉寂了片刻,随即爆发出真诚而热烈的掌声。李言之在掌声中微微鞠躬,脸上带着一丝浅淡的、却真实的笑意,目光再次与倪喃交汇。
那一刻,无需言语。
春天,仿佛才真正意义上,抵达了这间教室,也抵达了他们彼此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