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清晨6点30分,清河县公安局DNA实验室里,离心机低沉的嗡鸣声戛然而止。技术中队民警小林盯着电脑屏幕上刚刚生成的基因序列图谱,眉头越皱越紧。
"李局,结果出来了。"小林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困惑,"三组DNA都完成了测序,但与全国违法犯罪人员DNA数据库比对后...没有发现任何匹配记录。"
李建国手中的保温杯停在半空:
刑侦大队长李建国确定吗?
"确定。"小林调出完整的比对报告,"数据库反馈,这三组DNA的所有者均无犯罪前科。"
上午7点15分 案情分析会
会议室的白板上,"DNA比对结果:数据库无匹配"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老猫用记号笔重重圈出"无前科"三个字:
"这说明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初次作案的新手,或者至少是从未被打击处理过的犯罪嫌疑人。"
胡小军既然数据库没有记录,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比对途径。最近不是在推进全民基因库建设吗?是否可以通过其他合法渠道进行比对?
上午8点 新的比对方向
在获得合法审批后,技术中队将DNA数据接入医疗卫生系统的基因数据库进行比对。这一次,屏幕上终于出现了期待已久的匹配结果。
"比中了!"小林激动地报告,"其中一组DNA与县医院上月体检的某份血样匹配。体检者名叫王明,28岁,是'快达快递'的送货员。"
上午8点30分 秘密调查启动
胡小军带队来到快达快递公司进行外围调查。通过调取员工档案发现,王明负责的配送区域正好包括案发的棚户区。更关键的是,公司GPS记录显示,案发前一小时内,王明的配送车曾在现场周边异常停留了四十多分钟。
上午9点 指纹比对突破
与此同时,技术中队对现场提取的半枚指纹进行了特征点增强处理。通过接入社保指纹认证系统进行比对,成功锁定了第二名嫌疑人——李强,某建筑工地的电工,25岁。
上午10点 调查陷入僵局
然而,第三名嫌疑人的身份仍然成谜。更棘手的是,监控显示三名嫌疑人在作案后分别朝着不同方向逃离,显然事先有过周密的计划。
李建国在指挥室里来回踱步:
刑侦大队长李建国立即对王明和李强的社会关系进行交叉比对,重点查找与他们两人都有来往的可疑人员。
窗外,朝阳已经升起,但专案组每个人的心头都笼罩着一层阴霾。这三名"清白"的犯罪嫌疑人,让这起原本看似普通的案件变得扑朔迷离。
(第十七章完)
第十八章预告
交叉比对发现关键第三人;三名嫌疑人的手机轨迹揭示惊人规律;抓捕行动遭遇意外阻力;审讯过程中发现案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