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楚淮,是的,就是小说男主常用名,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
大家好,我叫楚淮。
写下这个名字的时候,夏日的风正透过纱窗,带来一丝黏稠的热意,也带来了这个季节独有的、关于离别与新生的气息。站在初中时代的终点,回望来路,再眺望前方二中的崭新校门,心情复杂得像是被这午后的阳光晒出了多重影子。我想,是时候做一个更深入的自我介绍了,不仅是对你们,也是对我自己。
很多人用“平淡”来形容我,我坦然接受,甚至觉得贴切。我不是一个情绪大开大合的人。班级篮球赛夺冠时,全场沸腾,我可能只是站在角落,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里鼓荡着一种安静的喜悦;同样,当遇到误解或挫折时,我也很少激烈地辩驳或沮丧,更倾向于一个人独处,让思绪像整理线团一样,慢慢梳理,直至平复。
我的“平淡”,并非乏味或冷漠,更像是一种内在的节奏。我享受秩序感带来的心安。我的书桌总是整洁的,物品各归其位;我的学习计划即便紧张,也尽量条分缕析。这种秩序感延伸到了我的精神世界。我喜欢阅读,尤其偏爱那些文字细腻、能刻画人心微妙波澜的作品。在书页的翻动间,我仿佛能与另一个时空的灵魂对话,感受他们的悲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身边的世界。音乐则是我的另一个港湾,多是纯音乐或舒缓的民谣,它们像背景色,填充着我安静时光的缝隙,让思绪得以自由漂浮。
所以,你可以说我是个喜静的人。热闹的聚会、频繁的社交会让我感到些许疲惫,就像电池耗电过快。与之相比,我更愿意和三两知交好友,在校园的梧桐树下聊些漫无边际的话题,或者仅仅是一起沉默地走着,感受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我的友谊是涓涓细流,不汹涌,但求绵长。他们说我脾气好,或许只是因为我相信,世间大多事,如溪水过石,终会找到它的流向,急躁与强求,往往徒劳。
刚刚过去的中考,无疑是我十六年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坐标点。它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努力的证明,未来的基石,甚至是一份对父母师长的答卷。如今,结果揭晓,我交上了一份在许多人看来颇为亮眼的成绩单,并顺利地被重点高中二中录取。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家里是欢欣的。父母脸上洋溢的欣慰与骄傲,是真实的,也让我感到一丝释然与满足——至少,我没有辜负他们日复一日的关怀与付出。电话里,亲戚们的祝贺络绎不绝;班级群中,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也如潮水般涌来。在那一片喧嚣的喜庆中,我配合着,微笑着,说着“谢谢”。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在心底最深处,有一个微小的、却无法忽略的声音在轻轻叹息。那份喜悦,像隔着一层透明的薄膜,我能看见它的形状,感受它的温度,却无法让它彻底浸润我的心脏。
因为,在我的书桌抽屉最底层,一直珍藏着一枚徽章,那是一所名为一中的学校的校徽。它是我亲戚多年前在那里就读时送给我的,从那时起,它就成了一个象征,一个梦想的具象化。一中,那所坐落在城市另一端,有着百年古榕和红砖墙的校园,承载了我对整个高中时代最完美的想象。我曾在脑海中无数次勾勒在那里学习生活的场景:在古老的图书馆里查阅典籍,在爬满藤蔓的实验室里探索奥秘,在传说中的“状元亭”下与优秀的同窗激辩思想……那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它是我青春蓝图里早已预设好的背景。
我的努力,有相当一部分,是指向那个明确彼岸的。无数个深夜,当疲惫袭来,抬头看看贴在墙上一中的风景照,便又能获得一丝力量。我曾以为,我离它很近。
然而,中考这场博弈,充满了变数。或许是那道平时从未出错的物理选择题看错了选项,或许是作文的立意未能完全打动阅卷老师,最终的成绩,与一中往年的录取线,差了那么微乎其微却又决定性的三分。
就是这三分,在我梦想的版图上,划下了一道小小的、却清晰的裂痕。
这份遗憾,我无法回避。它真实地存在着,像一件被妥帖收藏、却偶尔会硌到心脏的旧物。在接到二中录取通知书后的头几天,这种情绪尤为明显。我会不自觉地想,如果当时再仔细一点,如果考前睡眠再充足一点,结局是否会不同?看到朋友圈里考上心仪学校的同学晒出的动态,心里也会泛起一丝微酸的涟漪。
但我深知,沉湎于“如果”的假设,是徒劳且有害的。人生的岔路口,一旦选择,便只能风雨兼程。况且,二中,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平台。它雄厚的师资、良好的学风、丰富的社团活动,无一不预示着那里将是一片可以让我继续成长的沃土。因为一个过高的目标而否定已然获得的优秀成果,是一种矫情,更是一种不尊重——不尊重自己的付出,也不尊重二中这所名校的价值。
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我登录了二中的官方网站和校园论坛,浏览着校园的风景图片,了解着学校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我看到学长学姐们在那里绽放的光彩,看到他们组织的精彩活动,取得的各项竞赛荣誉。我的心,慢慢地从对“遗失的月亮”的伤感,转向了对“眼前的六便士”的珍视。
遗憾,或许未必是缺憾。它可能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人生本就不完美,提醒我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它也可能成为一种动力,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沉稳,更加专注,不再因一丝一毫的疏忽而与重要的机会失之交臂。那片梦想天空中的薄云,它不会消失,但它会提醒我,要更努力地奔跑,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
所以,此刻的我,心情已趋于平静。对于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我充满了务实的期待。我期待在新的环境里,遇到学识渊博、循循善诱的老师,结识志同道合、可以并肩前行的朋友。我期待在二中的图书馆里发现新的知识宝藏,在体育场上挥洒汗水,在可能感兴趣的文学社或辩论社里,挑战那个在公众面前稍显内向的自己。
我依然是那个性格平淡的楚淮,但平淡不等于没有力量。我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秩序,来自于对目标的执着,也来自于与遗憾和解后的豁达。我将带着初中三年积累的知识与方法,带着对过往的一丝怀念,更带着对未来的无限好奇,走进二中的校门。
我知道,那里会有更广阔的天空,等待我这只习惯平稳飞行的鸟儿去尝试翱翔;那里也会有新的风浪,考验我这叶扁舟的坚韧。我已准备好,用我的方式,去迎接这一切。
未来三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我是楚淮,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