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熹微,林微便背起竹篓,踏着露水往后山行去。
她所在的这个小村村,坐落于蜀山山脉边缘的一处缓坡盆地,规模不大,约莫百来户人家。
村子远离官道,民风淳朴中带着几分闭塞,村民多以耕种、狩猎、采药为生。
村中居民大多是世代居住于此的普通人,但也有约莫三成左右的人家,是被称为“火黎人”的特殊族群。
这在村中并非秘密。火黎人世代居住于此,与普通村民比邻而居,通婚往来,早已融入村子的血脉之中。
寻常村民皆知火黎人体质特殊,比常人更耐热,却也时有“心火旺盛”、需服用特定草药调理的“老毛病”。
大家习以为常,只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体质,并不深究其根源,更不知这“老毛病”背后关联着足以毁天灭地的赤魂石之秘。
林微按着拾遗囊中地图的指引,向北坡行进。山路湿滑,腐叶堆积。到达北坡时,东方天际才刚刚泛起鱼肚白。
在一片背阴的岩壁下,她找到了目标——冰心草。沾着晶莹露珠的草叶在微弱的晨光下显得格外水灵。
她专注地掐下最鲜嫩的草叶,指尖很快染上淡绿,竹篓渐渐丰盈。直到日头升高,露水渐干,她才背着半满的竹篓踏上归途。
路过村口那棵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的老槐树时,树下的石凳上正坐着两位唠嗑的妇人,其中一位正是火黎人。
林微放缓脚步,隐约听见她们的交谈声飘来:
“……阿柱家的今早又犯病了,手心烫得能烙饼,井水灌下去三瓢才见缓……”
“唉,这老天爷给的体质,真是磨人……余长老这几日眉头就没舒展过,可咱们这毛病,外人哪能明白?说多了反倒惹猜疑……”
林微脚步未停,心中却是一紧。手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拾遗囊。
囊身微热,字迹悄然更新:
“赤魂石爆发倒计时:9天。”
“火黎族丹火异动加剧,属爆发前兆。需3日内接触火黎长老余美娇,取得信任。”
果然,情况比她预想的更快。她加快脚步,回到村边缘那间属于“她”的、略显孤寂的破旧土屋。
放下竹篓,她立刻取出一部分冰心草,洗净后放入陶罐中熬煮。清苦带凉的药香很快弥漫开来。
药汤熬好,她盛了一碗,给邻近的阿丫家送去。
阿丫家是火黎人,与她这“采药女”的住处相隔不远,算是近邻。
院子里,阿福正佝偻着身子坐在石凳上,脸色潮红,不时压抑地咳嗽两声。
见到林微端药过来,他勉强笑了笑:“林姑娘,又麻烦你了……”
“阿福叔别客气,趁热喝了吧。”林微将碗递过去。
阿福接过碗,小心吹气喝下。
不过片刻,他脸上的潮红便褪去少许,气息也顺畅了许多,长长舒了口气:“姑娘,你这草真管用!比之前的薄荷好使多了!”
林微顺势轻声问道:“阿福叔,村里像您这样时不时‘烧’起来的乡亲,近来是不是多了?”
阿福叹了口气,眉头紧锁:“可不是嘛!有好几家都这样,余美娇长老为这事没少操心,翻了不少老方子,效果却……唉,可咱们这祖传的毛病,也不好对外乡人多说道……” 他言语间透着对长老的敬重,也带着几分族群事务不便外传的谨慎。
林微心中了然,不再多问,安慰几句便告辞回家。
她将剩下的冰心草仔细摊开晾晒,又将一部分嫩叶捣碎成粉,用油纸分装成小包——每份足够一户人家煮上两日汤药。
忙完这些,天色再次擦黑。
她看了眼拾遗囊,倒计时显示“9天”,下方提示更新:“次日任务完成:采集冰心草12斤,可覆盖3户火黎人用药。”
夜深人静,林微却被窗外一阵压抑的轻咳声惊醒。
她起身走到窗边,看到阿丫家的窗户还透着昏黄的灯光,隐约传来阿福翻来覆去的动静,显然丹火并未完全平息。
沉默片刻,林微从怀里摸出一小包冰心草粉末,悄无声息地走出房门,将它轻轻放在了阿丫家的门槛边上,然后迅速退回屋内。
透过窗缝,她看到阿丫的母亲很快出来发现了药包,惊讶地四下张望后,对着林微屋子的方向微微颔首,赶紧将药包拿进了屋里。很快,那细微的咳嗽声便渐渐止歇了。
林微回到床上。这个小村村,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火黎人与村民混居,秘密就藏在日常之下。而她的当务之急,便是要见到那位肩负着全族忧虑的余美娇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