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书灵X年轻学者
“一枚“书魂”玉佩,一段焚书往事。书灵与守书人,在墨香与时光中,圆了百年的等待”
————————分割线————————
古籍修复室的檀香混着糨糊味,左奇函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拂过泛黄的书页,指尖触到某道暗纹时,纸面突然泛起微光。他愣住的瞬间,光影在空气中凝聚成半透明的身影——素色长衫的少年悬在半空,墨色长发垂落肩头,眉眼间的清冷像从宣纸上走下来的仕子
左奇函你是谁?
左奇函的声音有些发紧,手里的修复工具“当啷”掉在桌上
少年低头看了看自己半透明的手,又看向他,眼底闪过一丝茫然,随即是骤然亮起的光
杨博文你有‘守书人’的血脉
声音清润如玉石相击,带着不属于现世的古韵
左奇函的心跳漏了一拍。“守书人”是家族秘闻里的词,据说百年前,左家先祖曾负责守护一部记录着王朝更迭秘密的孤本,却在战乱中离奇失踪,只留下一枚刻着“书魂”二字的玉佩,如今正挂在他的颈间,此刻正发烫
杨博文我是杨博文
少年的身影飘近了些,长发拂过左奇函的手背,带来一丝凉意
杨博文这部《青史遗录》的书灵
他指向左奇函面前的古籍
杨博文百年前战乱,孤本被焚,我随残卷沉睡,需借你的血脉之力,重聚残页,了却执念
左奇函看着他半透明的模样,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的话
爷爷若遇书灵,需助其完愿,此乃左家宿命
他摸了摸发烫的玉佩
左奇函你的执念是什么?
杨博文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影上,声音轻得像叹息
杨博文记不清了。只记得焚书那天,火光里有个人影,说要等我……
接下来的日子,左奇函成了唯一能看见杨博文的人。他在修复室整理残卷时,书灵会坐在窗台上,用指尖描摹书页上的篆字;他翻找史料时,杨博文会突然指出某行批注
杨博文这是当年抄书人记错了,真正的记载在《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七
他们顺着残卷里的线索追查。杨博文能感知到散落在各地的残页气息,左奇函则凭借家族留下的人脉,奔波于各大图书馆与私人藏家之间。某次在古籍拍卖会,左奇函为抢一页残卷与藏家争执,杨博文突然附在他耳边
杨博文他袖口有墨痕,是仿品贩子,真正的残页在他书房第三层书架
左奇函依言找到残页时,发现背面有行极小的字
“七月初七,梧桐树下,等你来取”
字迹温润,与杨博文的笔迹如出一辙
杨博文这是……
杨博文是我写给‘他’的
杨博文的身影有些不稳
杨博文那人总爱趁我整理书卷时,偷偷在页脚画小像,说等我修成实体,就带我校对天下藏书
随着残页渐渐集齐,一段跨越百年的往事浮出水面。杨博文本是清代翰林院里的书童,因意外身死,魂魄寄于《青史遗录》,成了书灵。而那个在火光里等他的人,竟是左奇函的曾祖父——当年负责守护孤本的左家先祖
杨博文焚书那天,他本可以带着孤本逃走
杨博文的声音带着哭腔,透明的眼眶里滚出莹白的光粒
杨博文却为了护我,冲进火场……
左奇函的心猛地一沉。他翻出家族祠堂里的老照片,曾祖父的眉眼竟与自己有七分像,而照片背面,用朱砂写着“书魂”二字
最后一页残卷在左家老宅的地窖里找到。当左奇函用血脉催动玉佩,残页与主卷合一的瞬间,金光乍起,杨博文的身影变得凝实起来,素色长衫上的墨痕清晰可见
火光中的记忆碎片涌来——穿官服的年轻人抱着燃烧的书卷,冲书灵喊
“博文,等我!下辈子,换我找你!”
杨博文的眼泪终于落下,砸在书页上,晕开一小片水渍。左奇函忽然握住他的手,触感不再冰冷,带着体温的暖意
左奇函他找到你了
左奇函的声音有些哑,指尖抚过他脸颊的泪痕
左奇函以另一种方式
杨博文抬头,撞进左奇函的眼睛。那里面有曾祖父的影子,更有独属于他的温柔,像百年前梧桐树下的月光,从未变过
金光散去时,《青史遗录》恢复了完整模样,杨博文的身影却没有消失。他低头看着自己终于有了温度的手,又看向左奇函颈间的玉佩,上面的“书魂”二字已淡去,变成了两个交缠的名字
杨博文执念……了了
杨博文笑了,眉眼弯弯,像极了残页里那个被偷偷画下的小像
左奇函把修复好的孤本捐赠给国家图书馆,却留下了最后一页——上面有两个重叠的签名,一个是百年前的“左”,一个是如今的“左奇函”,旁边还有杨博文添的小字:“此生长伴,不负等待。”
修复室的檀香依旧,只是窗台上多了盆文竹。左奇函整理书卷时,杨博文会坐在他身边,用钢笔续写当年没写完的批注。阳光透过窗棂,在两人身上投下交叠的影子,像幅刚刚完成的工笔画
百年的等待,终究没被辜负。书灵守着残卷等了一个世纪,学者循着宿命找了半生,最终在墨香与时光里,把“等待”写成了“相守”
————————分割线————————
芋圆宝宝们多多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