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雁门关外月
本书标签: 古代 

边关急,长安忧

雁门关外月

萧策离开长安后,李明月的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般平静,只是心底深处,总多了一份牵挂。她每日都会去司天台询问边关的消息,战报依旧时断时续地传来,大多是些寻常的巡逻、操练事宜,偶尔提及萧策,也只说他“一切安好”。

可这份“安好”,在三个月后被一封加急战报打破。

北狄新可汗即位,野心勃勃,竟联合了周边几个部落,集结了十万大军,突袭雁门关!

战报传到长安时,正是深夜。李明月被挽月匆匆叫醒,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她只觉得天旋地转,手中的书卷“啪”地掉在地上。

“公主,您别急,萧将军那么厉害,一定能守住雁门关的。”挽月连忙扶住她,急得眼圈都红了。

李明月摇着头,声音发颤:“十万大军……雁门关只有三万守军,怎么守?”

她冲到窗前,推开窗户,夜风吹进来,带着深秋的寒意,让她打了个哆嗦。长安的月亮还是那么圆,可雁门关外,此刻怕是早已烽火连天了吧?

萧策会不会有事?那枚她送的佩环,还在他身上吗?

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李明月便去了太极殿外候着。她想求见父皇,想问问朝堂上的决定,想知道有没有援军。

可她等了整整一个上午,都没能见到高宗。只看到大臣们进进出出,神色凝重,偶尔听到几句议论,也都是关于“粮草”“援军”“固守待援”之类的词语。

直到午后,魏徵才从殿内走出来,看到守在廊下的李明月,愣了一下,随即上前见礼:“公主殿下。”

“魏相,”李明月连忙迎上去,“边关战事如何?父皇可有派兵支援?”

魏徵叹了口气:“公主,北狄来势汹汹,雁门关告急。陛下已下令,命河东节度使率五万大军驰援,只是……”

“只是什么?”李明月追问。

“只是路途遥远,最快也要半月才能抵达。”魏徵看着她担忧的神色,不忍再瞒,“而且,据最新战报,雁门关外城已破,萧将军正率部死守内城,情况……不容乐观。”

外城已破……

李明月只觉得双腿一软,差点摔倒。挽月眼疾手快地扶住她,她才勉强站稳。

“魏相,”她的声音带着一种超乎寻常的镇定,“我想求见父皇。”

魏徵有些犹豫:“公主,陛下此刻正为此事烦忧,恐怕……”

“我有办法,或许能帮到萧将军。”李明月打断他,眼神坚定,“请魏相务必通报。”

魏徵看着她眼中的决绝,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公主稍等,老臣这就去通报。”

片刻后,内侍传来旨意,宣昭阳公主觐见。

太极殿内,气氛压抑。高宗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面前摊着一张边关地图。

看到李明月走进来,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明月,你怎么来了?”

“父皇,儿臣听说雁门关危急,特来请命。”李明月屈膝行礼,声音清晰,“儿臣愿去北境,助萧将军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胡闹!”高宗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道,“北境是战场,刀剑无眼,你一个公主去那里做什么?添乱吗?”

“儿臣不是去添乱的。”李明月抬起头,迎上父亲的目光,“北狄此次来犯,除了觊觎我朝疆土,更因为他们内部粮草匮乏。儿臣记得,去年北狄曾派使者来长安,求娶我朝公主,父皇当时没有应允。”

高宗一愣:“你想说什么?”

“儿臣愿以和亲为饵,拖延时间。”李明月一字一句道,“儿臣可带着使团前往北狄大营,假意答应和亲,让他们暂缓攻城。如此,便能为萧将军争取时间,等到援军抵达。”

“不可!”魏徵立刻反对,“公主万金之躯,岂能入虎狼之地?北狄反复无常,若是他们出尔反尔,伤害公主,陛下会痛不欲生,我等也万死难辞其咎!”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劝陛下三思。

高宗看着女儿,她的脸上没有丝毫畏惧,只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坚定。他知道,自己这个女儿,看似温婉,实则骨子里有着一股韧劲。

可让她去北狄大营……他怎么舍得?

“明月,换个办法,父皇再想想别的办法。”高宗的声音软了下来。

“父皇,没有别的办法了。”李明月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冰冷的地砖,“雁门关不能丢,萧将军不能有事!儿臣此去,若能成功,便是为国尽忠;若不能,也只求父皇记住,儿臣从未后悔。”

她的话,像一把重锤,敲在高宗的心上。他看着女儿纤细的背影,良久,才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你……当真决定了?”

“是。”

“好。”高宗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满是决绝,“朕便准你所请。朕会派三千精兵护送你,由忠勇侯带队。你记住,万事小心,若事不可为,保命要紧,父皇等着你回来。”

“儿臣谢父皇!”李明月叩首,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她知道,此去凶险万分,可只要能为萧策争取时间,她什么都愿意做。

雁门关外的烽火,她要亲自去看一看。那个在风雪中离去的背影,她要亲自去等他凯旋。

上一章 离别意,赠佩环 雁门关外月最新章节 下一章 和亲计,虎狼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