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点功德带来的变化愈发显著。玉檀感觉自己仿佛脱胎换骨,不仅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连带着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速度也快了许多。她开始利用这优势,在“梧桐苑”的日常教学外,疯狂汲取知识库中关于工程、水利、基础化学乃至简易机械制造的知识。
康熙采纳的“以工代赈”之策,很快在直隶几个受灾的州县推行开来。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宫中,虽只是只言片语,但玉檀知晓,她的理念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实践。这让她心中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以及更沉重的责任福。
功德系统适时地给出了反馈:
【叮!宿主推动‘以工代赈’政策落实,间接稳定民生,促进生产恢复,奖励功德值120点。当前总功德值:480点。】
【提示:政策影响力持续扩散中,后续功德将持续结算。】
近五百点功德!玉檀感受到一股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磅礴的暖流冲刷着四肢百骸,仿佛连骨骼都在轻微作响,一种“脱凡”的感觉稍纵即逝。她知道,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然而,荣耀与危机总是相伴而生。御前那番“以工代赈”的言论,虽得了康熙青眼,却也彻底将她暴露在各方势力的探照之下。八阿哥和九阿哥那日的联手施压,犹在眼前。
她不能再被动等待。必须在下一波风浪袭来前,拥有更坚实的立足之地。
光有理念和宫内的“梧桐苑”还不够,她需要技术,需要能将图纸变为现实的手,需要联通宫内外的“桥”。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拥有实实在在手艺,却地位卑微、常被忽视的群体——宫廷匠人。
这日,玉檀借口御茶房需要定制一批带有新式隔热结构的茶饮提盒,来到了内务府下属的造办处。这里汇聚了天下顶尖的工匠,木、金、玉、漆、绣……无所不包。
空气中弥漫着木材、漆料和金属混合的特殊气味。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拉锯声不绝于耳。匠人们各自埋头于自己的活计,对于玉檀这个陌生宫女的到来,大多只是抬了抬眼皮,便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玉檀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她的目标明确——寻找那些手艺精湛,却或因性格耿直、不善钻营,而郁郁不得志的匠人。
很快,她的目光被一个角落里的老木匠吸引。他正在修复一具精巧的西洋自鸣钟,手指粗糙却稳定至极,眼神专注,对着那些细小的齿轮簧片,仿佛在对待稀世珍宝。旁边几个年轻匠人围着一个管事模样的太监阿谀奉承,他却恍若未闻。
玉檀走上前,并未打扰,只是静静看着。直到老木匠完成一个关键部件的安装,她才轻声开口,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请教意味:“老师傅,这西洋钟的齿轮咬合如此精密,若用在我朝的水车传动上,是否也能减少损耗,提升效率?”
老木匠闻言,猛地抬起头,浑浊却锐利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他打量了一下玉檀,见她穿着御茶房的宫装,语气诚恳,不似玩笑,才沙哑着嗓子开口,带着浓重的口音:「你这女娃,倒有些见识。原理是相通的,但水车受力大,材质、结构都需重新设计,谈何容易。」他摇摇头,又低下头去摆弄他的钟表,显然不认为一个宫女能懂这些。
玉檀却不气馁,反而心中一喜。此人是个真正懂行的,而且,心中有“技”,而非仅仅视其为谋生工具。
「老师傅所言极是。」玉檀顺势在他旁边的木墩上坐下,不顾地上的木屑,「奴婢在御茶房,常需搬运重物,便想着若能有省力的器具便好了。也曾异想天开,觉得若灌溉之水车能更有效率,天下农人是否也能轻松些许?」她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有些“奇思妙想”却苦无实现途径的宫女。
老木匠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瞥了她一眼,没说话。
玉檀继续道:「奴婢还曾见过一种‘曲辕犁’,据说比直辕犁更省力,翻土更深……可惜,只是听闻,未曾亲见。」她抛出了一个诱饵。
「曲辕犁?」老木匠再次抬头,眼中兴趣浓了几分,「老汉年轻时走南闯北,在江南确曾见过,确是巧思!只可惜制作费时,难以推广。」他叹了口气,似在为好的技术被埋没而惋惜。
「若是……若是能有清晰的图纸,和愿意尝试的匠人呢?」玉檀试探着问。
老木匠盯着她,目光如炬:「女娃,你到底想说什么?」
玉檀知道时机到了,她压低声音,仅容二人听见:「老师傅,奴婢别无他意,只是敬重您这样的手艺之人。觉得好的技艺,不该被埋没。奴婢在御前偶尔能说上两句话,或许……或许将来有机会,能将老师傅您,还有像您一样有真本事的匠人做的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呈给皇上看看呢?」
她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承诺,却描绘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前景——直达天听的机会,以及技艺被认可的荣誉。
老木匠沉默了,布满老茧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光滑的木料。他一生醉心技艺,却因不善言辞,家境贫寒,始终只是个普通的匠役,心中岂能毫无波澜?
「你……需要老汉做什么?」良久,他哑声问道,眼神里充满了警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不需要老师傅做任何危险的事。」玉檀声音更轻,却字字清晰,「只需老师傅相信奴婢,闲暇时,依着奴婢提供的一些……想法和简图,琢磨琢磨,看看能否做出实物。材料所需,奴婢会尽力筹措。」
她这是在建立第一个属于她的“技术研发小组”。
老木匠,姓鲁,名大成,盯着玉檀看了半晌,似乎想从她眼中看出阴谋诡计。但玉檀的眼神清澈而坦诚,只有对技术的向往和对他的尊重。
「……好。」鲁大成最终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只要不违律法,不伤天害理,老汉可以帮你琢磨。」
第一步,成了!
玉檀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又与鲁大成约定了日后联络的隐晦方式(通过特定位置存放木屑和图纸),便起身离开。
她知道,像鲁大成这样的匠人,宫中还有很多。她需要慢慢物色,建立一个隐秘的“技术支持网络”。
然而,她频繁出入造办处的举动,终究没能瞒过所有人。
几天后,她正在御茶房整理茶叶,四阿哥胤禛身边的首领太监苏培盛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玉檀姑娘。」苏培盛脸上带着惯有的、看不出情绪的笑容,「四爷有请。」
玉檀心中一凛。四爷!他终于要亲自出手了吗?
她跟着苏培盛来到一处僻静的殿阁,四阿哥胤禛正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一株苍劲的古柏。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冰冷的眸光如同实质,落在玉檀身上。
「奴婢给四爷请安。」玉檀跪下,心提到了嗓子眼。
「起来。」胤禛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你近日,似乎对造办处的木匠活计,很感兴趣?」
玉檀心头猛跳,果然是为了这事!她稳住心神,起身垂首答道:「回四爷的话,奴婢只是奉王总管之命,去定制一批茶饮提盒。见那些匠人手艺精巧,便多看了几眼,问了几个愚笨的问题,让四爷见笑了。」
「愚笨的问题?」胤禛向前一步,压迫感骤增,「关乎水车传动,曲辕犁改良的问题,也是愚笨问题吗?玉檀,你究竟想做什么?」
他果然知道了!而且知道得如此详细!
玉檀背后瞬间被冷汗浸湿。她知道,在四爷面前,纯粹的否认毫无意义。她必须给出一个合情合理,且符合他利益诉求的解释。
她再次跪下,这次声音带着一丝“被看穿”的惶恐,以及一种急于证明自己“有用”的迫切:「四爷明察万里!奴婢……奴婢不敢隐瞒!奴婢确是存了私心!奴婢见皇上为民生稼穑忧心,便想着……想着若能借助宫中匠人之手,改良些许农具水利,哪怕只能提升一分效率,也是奴婢对皇上、对大清的一片忠心!奴婢人微言轻,唯有借此途径,或许……或许能略尽绵力。奴婢绝无他意,求四爷明鉴!」
她将动机归结于“为君分忧”和“尽忠”,并将自己的行为定性为“借助宫中资源为朝廷效力”,这恰恰符合四阿哥务实、看重实际效益的性格。
胤禛盯着她,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她的每一层伪装。殿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冰冷,却少了几分之前的杀意:「你有此心,倒也算难得。」
玉檀心中稍松,知道赌对了一半。
「不过,」胤禛话锋一转,「宫中自有法度。匠人自有其职。你一个宫女,私下结交,窥探技艺,终究不合规矩。」
「奴婢知错!奴婢再也不敢了!」玉檀连忙叩首。
「起来吧。」胤禛淡淡道,「你的‘忠心’,爷知道了。日后若真有什么于国于民有益的‘巧思’,可通过苏培盛报于爷知晓。由爷来决断,是否交由造办处试行。明白吗?」
玉檀心中一震。四爷这是要将她的“技术创新”也纳入他的掌控之下!既利用了她的“巧思”,又杜绝了她私下发展势力的可能。
好一招釜底抽薪!
「是!奴婢明白!谢四爷恩典!」玉檀恭敬应下,心中却是一片冰寒。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艰难。
从四爷处出来,玉檀看着宫墙上方四方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
四爷的插手,打断了她直接联络匠人的计划,但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渠道。利弊参半。
没关系,路不止一条。
她想起了“梧桐苑”,想起了春杏那个在城南经营杂货铺的表兄。宫外的网络,必须要加快了。
回到住处,她唤来春杏,低声吩咐了几句。是时候,让“玉华阁”以另一种形式,在宫外重新燃起星火了。这一次,它将不仅仅售卖香膏头油,更将成为连接市井信息、物色特殊人才、传递“非常之物”的隐秘节点。
夜色中,玉檀摊开一张京城简图,目光落在城南那片密密麻麻的街巷之间。
紫禁城的禁锢固然森严,但宫墙之外,天地广阔。
她要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播下更多的火种。
【叮!宿主成功物色并初步联结关键技术人才(匠人),开辟潜在技术革新路径,奖励功德值60点。当前总功德值:540点。】
五百四十点功德。
玉檀的手指轻轻点在地图上的某一个角落,眼神锐利如鹰。
阿哥们的围追堵截,只会让她更加谨慎,也让她的布局,延伸向更远、更深处。
这盘棋,还远远未到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