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宫斗?不,我要在海外建国
本书标签: 穿越 

第67章:筚路蓝缕,星火燎原

宫斗?不,我要在海外建国

「望海号」率领的船队,历经近两个月的海上颠簸,期间遭遇过骤起的风暴,也巧妙避开了几艘形迹可疑的西洋夹板船,终于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中,抵达了海图上标注的那片位于婆罗洲东南的天然深水良港。

当先头小船测探出水深足够,且港湾内风平浪静时,船队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然而,当人们真正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时,兴奋很快被严峻的现实所取代。

这里并非想象中的桃源。湿热的气候让人难以忍受,茂密得不见天日的原始丛林仿佛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吞噬闯入者。毒虫蛇蚁遍布,陌生的疫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这里并非无主之地。

船队抵达的第三天,一队约莫百余人、皮肤黝黑、身着简陋皮裙、手持吹箭和梭镖的土著,便出现在了营地外围的丛林中,眼神警惕而充满敌意。他们敲打着原始的乐器,发出尖锐的呼哨,显然是在示威。

「赵统领,怎么办?」一名负责警戒的护卫紧张地握紧了手中的劲弩,看向面色凝重的赵龙。

赵龙深吸一口气,牢记着玉檀郡主临行前的嘱托——“以和为贵,非不得已,不可妄动刀兵,但若遇侵犯,则须以雷霆之势反击,立威于外!”

他排众而出,示意护卫们收起明显带有攻击性的弩箭,独自向前走了几步,摊开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武器。他尝试用冯久临时教的几个简单的土著词汇,结合手势,努力表达着善意与和平共处的意图。

然而,沟通极其困难。土著们似乎对这群不速之客带来的闪亮工具和布匹很感兴趣,但眼神中的贪婪与戒备并未减少。僵持了半日,他们才在留下几声充满警告意味的呼哨后,退入了丛林深处。

「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冯久走到赵龙身边,低声道,「这些土人部落观念极强,视这片土地和丛林为生存根本。我们人多势众,他们暂时不敢硬来,但一定会试探,甚至……偷袭。」

「加强警戒!营地外围设置陷阱、拒马!所有人,没有命令,不得单独深入丛林!」赵龙立刻下令。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是艰苦卓绝的开拓。所有人按照玉檀制定的《拓殖纲要》,在冯久和几位老水手的指导下,选择了靠近水源、地势稍高的一片区域,开始清理林地,修建临时住所。

「格物所」提前准备的工具发挥了巨大作用。改良过的铁斧、锯子效率远超土著的石斧骨刀。按照郡主图纸搭建的、底层架空以防潮防虫的干栏式木屋,虽然简陋,却远比帐篷更适合此地的环境。

医疗成为了最大的挑战。数名开拓者因水土不服或蚊虫叮咬而病倒,发烧、腹泻。随行的、仅受过玉檀短期急救培训的“大夫”束手无策,带来的草药效果有限。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赵龙想起了郡主秘密交给他的一个小铁盒,嘱咐他在出现无法控制的疫病时方可打开。他犹豫再三,见病患情况愈发严重,终于咬牙打开了铁盒。

里面没有仙丹妙药,只有几张写满字的纸。一张是详细的、针对热带常见疾病的草药识别与炮制方法,远比他们带来的常识更精准;另一张,则是一种名为“磺胺粉”的简易制备流程说明,旁边用小字标注着“慎用,仅用于外伤感染及重症痢疾,需严格按量”。

赵龙如获至宝,立刻组织人手按图索骥,深入丛林寻找对应的草药。同时,他亲自监督,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于营地角落搭建了一个小小工棚,尝试按照那匪夷所思的流程,制备“磺胺粉”。

或许是运气,也或许是玉檀来自未来的知识确有效验,几天后,找到的几种草药明显缓解了轻症患者的病情。而第一批略显粗糙的“磺胺粉”被冒险用于一位因伤口感染而高烧不退的工匠后,竟奇迹般地控制住了病情!

消息传开,众人对那位远在京师的郡主,更是敬若神明。士气为之一振!

建设工作得以加速。第一批开垦出的土地被迅速种下了带来的甘薯苗和耐热蔬菜种子。利用附近找到的黏土和石灰石,一个小型的“神泥”窑也被建立起来,开始生产用于修建永久性房屋和防御工事的材料。

然而,土著的骚扰从未停止。他们如同丛林中的幽灵,时而远远窥视,时而趁夜发射毒箭,偷窃工具,甚至试图破坏刚刚开垦的田地。虽然依靠陷阱和警觉的护卫,并未造成人员死亡,但数人受伤,牲畜丢失,搞得人心惶惶。

「不能再这样被动防守了!」一次击退小股土著的夜袭后,赵龙召集了陈先生、冯久和几名小队首领议事,「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打疼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但又不能结下死仇。」

冯久沉吟道:「根据这几日的观察,附近应该不止一个部落。或许,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看似较弱,或者与邻近部落有矛盾的,展示武力之余,也展示‘诚意’。」

计划很快制定。赵龙亲自挑选了三十名最精锐的护卫,装备了最好的手弩和刀盾,由熟悉丛林踪迹的老水手带路,主动向最近一个、也是骚扰最频繁的土著部落营地潜行。

他们并未直接攻击村落,而是在其狩猎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当二十余名土著猎人出现时,赵龙下令,弩箭齐发,精准地射倒了队伍最前方、看似头领的几人身边的树木,以及他们手中的武器,却未伤一人。

突如其来的打击和远超他们理解的武器威力,让土著猎人们惊恐万分,呆立当场。赵龙等人这才现身,依旧摊开双手,但眼神锐利,气势逼人。他让人将几把闪亮的铁斧、几匹鲜艳的布帛,以及一小袋盐巴放在地上,指了指惊恐的土著,又指了指自己营地的方向,做了一个交换的手势。

恩威并施。

这一次,土著们似乎明白了。他们带着恐惧和一丝好奇,收下了那些“礼物”,飞快地退走了。

此后数日,骚扰果然大幅减少。甚至有一天,几个胆大的土著,扛着一头野猪,来到了营地外围,远远地放下,然后指了指营地,又指了指他们来的方向。

「他们在示好,或者说,试探性的交易。」冯久判断。

赵龙让人收下野猪,回赠了更多的盐和几件小铁器。

一种脆弱而微妙的平衡,开始在这片原始的土地上建立。

数月后,当第二艘补给船从泉州抵达,带来新的移民和物资时,眼前的景象让新来者几乎不敢相认。

一片依山傍水的土地上,数十座整齐的干栏式木屋拔地而起,屋顶覆盖着防水处理的棕榈叶。屋舍之间是平整的、用“神泥”硬化过的道路。开垦出的田地里,甘薯藤蔓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座小小的瞭望塔立在营地中央,上面有护卫日夜警戒。甚至还有了一座利用水力驱动的小型杵臼,在为“神泥”生产研磨原料。

尽管依旧面临着疾病、土著关系、物资短缺等无数挑战,但一个充满生机的据点,已然在这蛮荒之地上顽强地扎根下来。

赵龙将最新绘制的据点地图、物资清单、人口统计以及一份详细的工作报告封入信筒,交由补给船带回。

站在“望海号”的船头,回望着那片炊烟袅袅、初具规模的营地,赵龙心中豪情涌动。他想起了郡主密信中的最后一句: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此间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他们,做到了第一步。

而遥远的京师,玉檀在收到这份跨越重洋的捷报时,只是轻轻抚摸着地图上那个被标注为“新京”(暂命名)的据点,眼中闪烁着更加明亮的光芒。

基石已奠,接下来,该迎接那场注定到来的风暴,然后……金蝉脱壳,龙归大海!

上一章 第66章:龙归大海,初露锋芒 宫斗?不,我要在海外建国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68章:风满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