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计划的启动,如同在全球科技界的平静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背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项目的更替,更是一种姿态,一种在技术霸权高压下的强硬回应与自主突围的决心。
枭雄集团联合国内顶尖力量,投入巨资打造自主AI根基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最初,西方主流科技媒体大多持观望甚至嘲讽态度,认为这不过是“重复造轮子”的面子工程。然而,当“火种”基金会以惊人的效率发布了第一个里程碑版本的架构设计白皮书,并展示了其在特定场景下超越“智核”框架的能效比测试数据时,质疑的声音迅速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惊愕与重新审视。
林枭要的,正是这种效果。他深知,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示弱只会招致更凶狠的扑杀,唯有展现出足够的力量与潜力,才能赢得喘息之机,甚至吸引到新的盟友。
“火种”计划由张浩亲自挂帅,汇聚了国内该领域最顶尖的智慧。基于“灵犀”引擎在复杂现实场景中积累的深厚工程经验,“火种”框架从设计之初就极其注重实用性、鲁棒性和对异构算力的高效支持,这与更多源于实验室环境的“智核”框架形成了鲜明差异。苏晚晴领导的社区运营团队,则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吸引全球开发者,特别是那些对当前主流开源生态垄断现状不满的技术精英。
一时间,“火种”社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虽然距离成熟生态还有很长的路,但那颗代表着希望与自主的“火种”,已然被点燃,并开始散发出不容忽视的光和热。
外部压力因“火种”的强势崛起而稍显缓和,至少,那种试图通过底层框架进行技术扼杀的策略,其效果大打折扣。迈克尔·索恩那边暂时没有了新的激进动作,似乎也在重新评估局势。
枭雄集团赢得了一段宝贵的战略发展期。
林枭抓住这个机会,开始着手夯实内功,将前期的战略布局逐一落实、深化。
首先是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灵犀”引擎在整合了赵天龙遗留的物流网络后,其智慧物流板块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成功将业务拓展到了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集团最稳定的现金奶牛。基于“灵犀”能力衍生出的智慧园区、智慧政务等解决方案,也开始在各个城市落地开花,极大地提升了枭雄集团的行业影响力与政商关系。
其次是未来产业的布局。 苏晚晴的“创新实验室”在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后,进展迅速。在新能源领域,投资并控股了一家专注于新型储能技术研发的初创公司;在生物科技方面,与国内顶尖医学院合作,探索AI辅助新药研发的路径。这些布局短期内难以盈利,却代表着集团未来的想象空间和技术储备。
最重要的是内部人才的沉淀与企业文化的塑造。 林枭深知,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仅依靠技术和战略,更需要一支有信仰、有凝聚力的团队。他亲自推动了“枭雄学院”的升级,将其从单纯的人才培训基地,拓展为企业文化传承和创新思想碰撞的平台。 “技术报国”、“自主创新”、“长期主义”这些理念,通过一次次内部宣讲、案例分享和激励机制,深深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
然而,就在枭雄集团看似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内外一片欣欣向荣之际,两股不易察觉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第一股暗流,来自国际市场。迈克尔·索恩代表的“创世纪资本”虽然明面上的攻击暂缓,但暗地里的渗透与分化从未停止。他们改变策略,开始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大力扶持与枭雄集团业务模式类似的本地公司,并以极其优厚的条件,试图挖角“火种”社区内的一些关键外籍开发者,意图从生态内部进行瓦解。同时,一些关于“火种”框架“安全性存疑”、“背后有官方背景操控”的负面言论,开始在一些小众但影响力不小的技术圈子里流传。
第二股暗流,则更为隐蔽和致命。陈猛主导的内部安全审计,在一次常规的供应链审查中,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异常:集团为“火种”项目核心研发团队采购的一批特定型号的高性能存储设备,其固件版本与官方发布版本存在极其微小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差异。经过张浩团队最顶尖的逆向工程专家连夜分析,骇然发现,这细微的差异竟是一个设计极为精巧的硬件级后门!它平时完全潜伏,只有在特定指令序列触发时,才会悄然启动,窃取流经该设备的核心加密数据!
这意味着,对手的渗透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和软件层面,而是深入到了硬件供应链!其技术实力和渗透能力,令人不寒而栗!
“枭哥,这批设备来自一家通过多重认证的、看似背景干净的欧洲供应商。但追查下去,发现其控股公司层层嵌套,最终指向一个在开曼群岛注册的空壳基金,而这个基金……与‘盘古’组织可能存在关联。”陈猛汇报时,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
林枭看着分析报告,眼神冰冷。他意识到,“盘古”或者说“创世纪”的触手,远比他想象的伸得更长。这场战争,已经从明处的技术封锁、市场争夺,蔓延到了暗处的供应链安全、乃至硬件底层的博弈。
“立刻秘密更换所有可疑设备,升级硬件检测标准。这件事,仅限于我们几人知道。”林枭沉声下令,“另外,猛子,成立专门的‘供应链安全’小组,对所有关键元器件和设备的采购渠道,进行最高级别的背景审查和安全测试。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可信的供应链体系!”
“明白!”
办公室内再次只剩下林枭一人。他走到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深邃。枭雄集团看似如日中天,但脚下的根基,却远未到坚不可摧的地步。外部有强敌环伺,内部有暗流涌动,技术的竞争已然演变为一场涉及技术、市场、资本、供应链、乃至国家竞争的全面战争。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苏晚晴。 “晚晴,准备一下,‘火种’基金会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投入硬件与软件协同设计以及供应链安全技术的研究。” “另外,我们的婚礼,是时候提上日程了。我想在一个月后举行。”
在惊涛骇浪中,他不仅要打造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更要守护好身边最珍贵的港湾。 前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但他,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