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之战”的阶段性胜利,以及通过特殊渠道向上传递的信息,为枭雄集团和“火种”计划赢得了一段相对平稳的发展期。来自“奥林匹斯基金会”的明枪暗箭似乎暂时收敛,但林枭和陈猛都清楚,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对手绝不会放弃,只是在酝酿新一轮、或许更具毁灭性的攻击。
利用这宝贵的战略间隙,林枭开始着手将枭雄集团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积极巩固与国家战略的深度融合。
首先,在国家的牵头和协调下,一个名为 “华夏智能算力网络” 的重大项目悄然启动。枭雄集团凭借“灵犀”引擎和“火种”框架的领先技术,成功入选为核心技术供应商与生态构建者之一。这意味着,枭雄集团的技术不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事务,而是开始与国家级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度绑定,其发展的安全性与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资源、政策、乃至一定程度的国家力量,开始成为枭雄集团隐形的后盾。
与此同时,“火种”开源社区在经过风雨洗礼后,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其坚持的开放、协同理念,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的卓越性能,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非结构化数据方面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全球开发者的加入,生态初具规模。虽然与国际顶级开源社区相比仍有差距,但已然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然而,就在枭雄集团蒸蒸日上,林枭也开始逐渐适应新婚生活,并沉浸在苏晚晴怀孕带来的喜悦中时,新的挑战与潜在的危机,已在不经意间悄然浮现。
这次的冲突,并非来自老对手的直接攻击,而是源于枭雄集团自身扩张所带来的内部管理挑战和国际化过程中的文化碰撞。
随着集团业务遍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员工数量突破万人,原本扁平、高效的管理模式开始显现出一些不适。一些在创业初期被高速增长所掩盖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陈猛向林枭汇报了一次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枭哥,我们在东南亚新收购的一家本地物流公司,其管理层存在严重的虚报业绩、挪用资金问题。而且,他们利用我们对当地法规不熟悉,在劳工权益和税务方面埋下了一些隐患。虽然问题发现得早,损失可控,但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几乎同时,张浩也遇到了麻烦。他主导的“火种”社区欧洲分部,与总部的技术路线产生了分歧。欧洲分部的负责人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德国技术专家,他坚持认为“火种”框架应该更激进地采用一些尚未完全成熟的前沿算法,以适应欧洲市场的“创新偏好”,甚至私下里组织团队进行分支开发,这与张浩强调的“稳定、可控、渐进”的技术演进路线产生了激烈冲突。
“枭哥,这不是技术问题,是理念和管理问题。”张浩有些头疼地向林枭抱怨,“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整合全球的研发力量,形成统一的技术愿景,‘火种’很可能在未来陷入分裂和内耗。”
另一方面,苏晚晴在孕期反应稍微缓解后,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工作岗位。她主导的“创新实验室”与国内一家顶级生物科技公司的合作进入了关键阶段,但在项目推进中,她也感受到了大型集团内部不可避免的部门墙和流程繁琐。一个跨部门的审批流程,往往需要耗费数周时间,严重拖慢了创新想法的落地速度。
“林枭,我感觉集团现在好像有点……‘大公司病’的苗头了。”一天晚上,苏晚晴依偎在林枭身边,不无担忧地说道,“大家做事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生怕犯错,创新的活力好像不如以前了。”
听着妻子和核心伙伴们反馈的问题,林枭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枭雄集团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外部强敌环伺,内部若不能及时优化调整,很可能“祸起萧墙”。管理一万人的公司和管理一百人的团队,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这是我们成长的烦恼,必须正视,也必须解决。”林枭在次日的集团高管会议上,直面了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打败了外部的豺狼,却倒在内部的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上。”
他宣布启动名为 “砺刃” 的集团内部改革计划。
“第一,组织优化。成立集团审计与合规委员会,由陈猛兼任主席,赋予其超越业务的独立调查权,对全球所有分支机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飞行审计,坚决铲除蛀虫!同时,推行‘事业合伙人’制度,在各区域和业务线选拔核心骨干,赋予更大的自主权和利益共享,激发一线活力。” “第二,技术民主与集中。浩子,你负责改组技术委员会,吸纳全球各分部的技术领袖加入。技术路线可以讨论,甚至可以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的试错分支,但最终决策权必须集中在总部核心层,确保技术方向的统一和战略聚焦。我们要在开放和可控之间找到平衡。” “第三,流程再造。晚晴,你牵头,成立‘流程优化小组’,对标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公司,简化审批,打破部门墙,推行跨部门虚拟团队模式。我要让好的想法,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产品和价值!”
“砺刃”计划的推出,在集团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有人支持,认为这是集团走向成熟的必然;也有人不适,觉得束缚增多。但林枭以强大的意志力推动着改革,他知道,这是枭雄集团能否从一家成功的创业公司,蜕变为一家伟大企业的关键一步。
就在林枭全力推动内部“砺刃”之时,陈猛带来了一个与“奥林匹斯”相关的、耐人寻味的新消息。
“枭哥,我们监测到,‘奥林匹斯基金会’近期异常低调,但其关联的几个学术机构和智库,却突然加大了对 ‘通用人工智能(AGI)治理框架’ 和 ‘全球技术伦理标准’ 的研究和游说力度。他们似乎在试图抢占未来技术世界的‘规则制定权’和‘道德制高点’。”
林枭闻言,眼神一凝。 对手果然改变了策略。从直接的技术猎杀和市场封堵,转向了更高级、也更隐蔽的规则与话语权的争夺。 这是一片新的、没有硝烟却同样至关重要的战场。
他看着窗外,目光深远。 内部需要“砺刃”以自强,外部则要迎接关于未来秩序的话语权之争。 新的篇章已然开启,前路的暗礁,似乎比想象中更多,也更复杂。
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带领枭雄集团,趟过这片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