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那张“递水照”引发的涟漪,在粉丝圈里荡漾了好几天才慢慢平息。CP粉们像是过了年,各种细节分析和甜蜜剪辑层出不穷,将“诺肆”CP的热度推上了一个小高潮。而身处漩涡中心的两人,生活却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依旧在训练、比赛、工作的轨道上平稳运行,只是这平稳之下,流淌着只有彼此才懂的暗涌。
一诺渐渐习惯了这种“公私分明”的相处模式。在公开场合,他是AG一诺,她是运营乔肆,界限清晰,专业得体。但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一个短暂交汇的眼神,一次“意外”的指尖相触,一句只有彼此能懂的暗语,都成了支撑他度过忙碌日常的甜蜜养分。他学会了从乔肆看似平淡的表情里,捕捉那丝独属于他的纵容和笑意。
这种隐秘的默契,像一种无声的游戏,让一诺乐在其中。
然而,这种平衡很快被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
周四下午,俱乐部来了一位访客——联盟官方特聘的一位资深心理辅导师,姓陈,四十岁左右,气质温和,据说在帮助选手调节大赛心态方面很有经验。菲姐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安排他先与几位核心队员进行一对一的初步交流。
一诺被安排在最后一个。他结束训练后,按照通知来到小会议室。推开门,除了陈老师和菲姐,他意外地看到了乔肆也在。她坐在靠窗的椅子上,面前摊开着笔记本,似乎是在记录交流内容。
看到一诺进来,乔肆抬起头,对他微微颔首,眼神平静无波,完全是工作状态。
一诺压下心里那点见到她的雀跃,礼貌地跟陈老师和菲姐打了招呼,在指定的位置坐下。
交流过程很顺利。陈老师确实经验丰富,问的问题很有针对性,语气也很让人放松。一诺聊了自己近期比赛的心态,一些压力和困惑,也分享了团队协作的感受。
然而,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一诺的注意力却无法完全集中。他的余光总是不自觉地瞟向窗边的乔肆。她低着头,专注地记录着,偶尔端起手边的咖啡杯抿一口,侧脸在午后的光线下显得沉静而优美。
陈老师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心不在焉,笑着将话题引向了更轻松的方向:“一诺现在可是联盟的顶流选手啊,粉丝那么多,特别是女粉丝,会不会觉得有压力?或者……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让你印象深刻的粉丝?”
这个问题带着点善意的调侃,菲姐也笑了起来。
一诺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又看了一眼乔肆。乔肆依旧低着头记录,仿佛没听到这个问题,但她握着笔的指尖,似乎微微收紧了一下。
这个细微的动作,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在一诺心里荡开了一圈涟漪。他忽然生出一种冲动,一种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
他收回目光,看向陈老师,脸上露出一个略带腼腆但很真诚的笑容:“粉丝们都很好,很支持我们。特别感谢她们。”他顿了顿,像是经过思考般,自然地补充道,“不过,我觉得最辛苦、最值得感谢的还是我们身边的工作人员,像菲姐,还有……乔肆姐她们。她们照顾我们日常,处理很多琐事,让我们能专心训练和比赛。”
他说这话时,语气诚恳,目光清澈,完全像一个懂事、懂得感恩的年轻选手。
菲姐欣慰地笑了:“诺崽长大了,知道体谅人了。”
陈老师也赞许地点点头:“懂得感恩是很好的品质。”
而坐在窗边的乔肆,记录的动作停了下来。她终于抬起头,目光落在了一诺脸上。那目光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化为了然,以及一种更深层次的、被熨帖到的温柔。她没有说话,只是极轻地对他弯了弯唇角,那笑意浅浅的,却直达眼底。
一诺的心,像是被温暖的泉水浸泡过,瞬间变得柔软而满足。他达到了目的。在那个看似官方、客套的回答里,他夹带了他的私心。他当着“外人”的面,用一种无法被指摘的方式,公开地、郑重地,表达了对她的感谢和……依赖。
这是一种无声的宣示。只有他们两人懂的宣示。
交流结束后,陈老师和菲姐先行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乔肆在整理笔记,一诺磨蹭着没有立刻走。
“还不回去训练?”乔肆头也不抬地问,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
一诺走到她身边,看着她纤细的手指在纸页上滑动,小声说:“姐,我刚才说的……是真心话。”
乔肆停下动作,抬起头看他。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在她眼中洒下细碎的金芒。“我知道。”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柔软的叹息,“小狗学会拐弯抹角了?”
一诺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耳朵微红,嘟囔道:“我没有……”
乔肆轻笑一声,合上笔记本。她站起身,距离瞬间拉近。她伸出手,不是碰他,而是轻轻拂过他额前因为训练而有些汗湿的碎发,动作自然得像一个姐姐对弟弟的关心。
“做得不错。”她的指尖带着微凉的温度,掠过他的皮肤,留下细微的战栗,“继续保持。”
说完,她拿起东西,率先走出了会议室。留下了一诺一个人,站在原地,摸着刚才被她拂过的额头,傻笑了好久。
那句“做得不错”和那个动作,比任何直白的情话都让他心动。他知道,她懂了他的小心思,并且……默许甚至鼓励了它。
这种在规则边缘小心翼翼试探并得到回应的感觉,刺激又甜蜜。
然而,一诺这种沉浸在隐秘幸福中的状态,在第二天下午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直播采访打破了。
这是一场联盟安排的线上群访,好几支热门战队的选手同时在线,回答媒体和粉丝的提问。问题大多围绕赛事、版本和团队。采访进行到后半段,气氛比较轻松时,一个记者突然将问题抛给了一诺:
“一诺选手,最近关于你和你们俱乐部一位非常优秀的运营小姐姐的互动,在网上引起了很大关注,粉丝们都觉得非常有趣和有爱。请问你本人是怎么看待这种关注的?会不会对你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扰?”
这个问题一出,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爆炸,其他连线的选手也发出了善意的起哄声。
一诺完全没料到会被问到如此直接的问题,整个人瞬间僵住。他张了张嘴,大脑一片空白,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涨红。他下意识地想去看坐在不远处监控直播情况的乔肆,又硬生生忍住,眼神慌乱地四处游离,像个被老师突然点名回答难题的学生。
“我……这个……”他语无伦次,手心开始冒汗。否认?显得心虚。承认?绝对不行。怎么说都不对。
就在他窘迫得快要原地蒸发时,一个清晰、冷静、带着职业笑意的声音通过设备传了出来,是乔肆。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关注。”乔肆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平稳而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我们AG俱乐部一直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友爱的大家庭,队员和所有工作人员关系都非常融洽,互相关心,共同努力,这也是我们能够不断取得好成绩的基础。至于网络上的讨论,我们理解粉丝们的喜爱,但也希望大家能更多关注选手们在赛场上的表现和拼搏精神。谢谢。”
她的话滴水不漏,既肯定了团队氛围,又将焦点拉回到了比赛本身,完美地化解了尴尬。记者见状,也不好再追问,话题很快被引向了别处。
一诺长长地松了口气,感激地看向乔肆的方向。乔肆正低头看着监控屏幕,侧脸线条冷静而专业,仿佛刚才那段救场发言只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但一诺却看到她放在桌下的手,悄悄对他比了一个“OK”的手势。
那一刻,所有的紧张和慌乱都烟消云散。一诺的心被一种巨大的安全感和骄傲填满。他的姐姐,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用最稳妥的方式,将他护在身后。
直播采访有惊无险地结束了。一诺摘下耳机,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他走到乔肆身边,声音还带着点后怕:“姐,刚才吓死我了……”
乔肆收拾着设备,抬眼看他,唇角勾起一抹戏谑的弧度:“这就吓死了?徐必成,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得练练。”
她的语气带着调侃,但眼神里却有着不容错辨的安抚。
“哦……”一诺乖乖应着,心里却甜滋滋的。他知道,刚才那个问题,看似是乔肆作为运营的专业回应,但对他而言,那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宣示”?
她用她的方式,在所有人面前,划定了一个保护圈。圈子里,是他们之间不容外人过度窥探的、珍贵的联系。
这种被坚定保护着的感觉,比一万句情话更让人沉溺。
无声的宣示,或许没有言语。
但守护的举动,却震耳欲聋。
(第二十三章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