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霉米事件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在尚膳监内部激起层层暗涌。张管事依着宋昭雪的意思,雷声大雨点小地将昨夜值守和经手人员“看管”起来,分开询问,却一无所获。人人都喊冤,个个都说不清那霉斑如何一夜之间长了出来。
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张管事急得嘴角起泡,若查不出个所以然,他这管事之位恐怕难保。
宋昭雪却并未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询问上。她知道,既然对方敢做,必然留有后手,或者早已掐断了线索。她需要换个思路。
她以清点库房、排查隐患为由,亲自带着两个信得过的老嬷嬷,将存放那批问题食材的区域里里外外、角角落落都检查了一遍。终于,在一个堆放废弃麻袋的角落,一个老嬷嬷发现了一个被刻意揉皱、塞在缝隙里的小纸包。
纸包是空的,但里面还残留着一些极细微的、灰绿色的粉末,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霉味和某种草药的气息。
宋昭雪用指尖沾了一点,凑近鼻尖仔细闻了闻,又碾开在掌心观察。她前世为了做好广告策划,涉猎颇杂,甚至看过一些关于古代植物和真菌的冷门资料。这粉末的气味和形态,让她想起一种名为“腐草菌”的东西。这种菌类生长在阴暗潮湿处,其孢子有极强的附着和催霉特性,在某些偏方里被用来……加速物品腐败。
果然是人为!
她不动声色地将纸包收好,嘱咐老嬷嬷切勿声张。
线索有了,但如何顺藤摸瓜?谁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这东西带入看管严格的库房?必然是内鬼。
她没有大张旗鼓地排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库房每日的垃圾清运。尚膳监产生的各类垃圾,每日都会有固定的杂役在清晨统一收集,运出宫外处理。
她找到了负责这片区域垃圾清运的老太监,是个沉默寡言、看起来与世无争的人。宋昭雪没有威逼,只是拿出了一锭银子,语气平和地询问:“公公,近日可曾在库房附近,看到什么生面孔?或者,有没有人向你打听过垃圾清运的时辰、路线?”
老太监看着那锭银子,又看了看宋昭雪清亮而沉静的眼睛,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前几日……是有个面生的小太监,说是来帮工的,问过奴才垃圾车什么时候到北三所那边……”
北三所?那是靠近冷宫的一片区域,人员混杂。宋昭雪心中一动。
她立刻让张管事以整顿宫规为由,调取了近日各宫人员出入的记录,尤其是涉及帮工、杂役调动的部分。同时,她让自己在底层杂役中悄然建立起来的一点人脉,去打听北三所附近,最近可有哪个宫苑添了或少了人手。
双管齐下,线索渐渐清晰起来。
所有的蛛丝马迹,经过抽丝剥茧,最终都隐隐指向了一个地方——长春宫!那个被禁足、看似已无力兴风作浪的姜采女!
据一个在北三所附近洒扫的小太监回忆,前几天确实见过一个眼生的小太监在附近转悠,身形模样,与翠儿描述中那个“帮工”颇为相似。而人员记录显示,就在霉米事件发生前两日,长春宫以“人手不足,需清理积存杂物”为由,从内务府临时调用过一个粗使小太监,次日便退了回去,理由是该小太监“笨手笨脚”。
时间、地点、人物,都对得上!
宋昭雪拿着收集到的所有线索——那个残留粉末的纸包、老太监和小太监的证词、人员调动的记录,以及她根据粉末气味推断出的“腐草菌”可能来源(太医院库房或许有记录),整理成一份清晰的条陈,没有直接去找张管事,而是求见了尚膳监的总管太监。
她知道,这件事已经超出了张管事能处理的范围,也超出了尚膳监内部的勾心斗角。这涉及到了后宫嫔妃,必须由更高层级的人来决断。
总管太监看完宋昭雪的条陈,脸色变幻不定。他久居宫中,如何不明白这其中的关窍?姜采女这是狗急跳墙,想借刀杀人,搅乱局势!而宋昭雪,不仅敏锐地察觉了阴谋,更在短短时间内找到了如此确凿的证据链!
他深深看了宋昭雪一眼。这个年轻的女官,不仅有手艺,更有心计和手段,不容小觑。
“此事,你处理得极好。”总管太监缓缓开口,“证据确凿,指向明确。但……牵扯到长春宫,便不能由我尚膳监独自处置了。”
他沉吟片刻,道:“你将条陈和证物留下,我即刻去见内务府总管。此事,需得由内务府禀明皇后娘娘,乃至……陛下。”
宋昭雪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她恭敬行礼:“全凭总管大人做主。”
事情很快上报。皇后闻讯,凤颜大怒。姜氏被禁足期间竟还敢兴风作浪,使用如此下作手段陷害他人,更是险些危及太后膳食,简直罪无可赦!
皇帝得知后,亦是震怒。他原本对姜氏还有几分怜惜,此刻却只剩下厌恶。如此心肠歹毒、不识大体的女人,留在宫中终究是祸害。
一道圣旨迅速下达长春宫:
“采女姜氏,心术不正,禁足期间不思悔改,竟敢以龌龊手段构陷他人,险酿大祸,其行卑劣,其心可诛!着,褫夺一切封号,废为庶人,即日打入冷宫,非死不得出!长春宫一应宫人,疏于规劝,监管不力,全部杖责二十,发配浣衣局!”
至于那个被利用的小太监,以及可能涉及的太医院相关人员,自然也有内务府去彻查严办。
雷霆手段,迅疾如风。
当姜氏(现在已是姜庶人)被两个粗壮的嬷嬷从长春宫拖出来,发髻散乱,衣衫不整,口中犹自哭喊着“陛下饶命”时,她看到的只有宫人们冷漠鄙夷的目光。
她完了。彻彻底底地完了。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处心积虑射出的冷箭,非但没有伤到那个小小的掌司,反而成了葬送自己的催命符。
宋昭雪站在尚膳监的廊下,远远听着那凄厉的哭喊声渐渐远去,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她赢了这一局,凭借的不是运气,而是缜密的心思和果断的行动。她成功地实现了釜底抽薪,将危险扼杀于萌芽,并将幕后黑手连根拔起。
经此一事,她在尚膳监的威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再无人敢小觑这个年轻的掌司。连总管太监对她说话,都带上了几分真正的客气。
然而,宋昭雪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她只觉得更加寒冷。
这后宫,杀人不见血。今日是姜庶人,明日又会是谁?
她抬头望向质子宫的方向,那座宫殿依旧沉默地矗立在皇宫的角落。顾怀瑾……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是如何挣扎求存至今的?
她忽然觉得,自己或许从未真正了解过,那个拥有琉璃眸子的少年,所面对的,是何等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