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碎合约:总裁的焰火囚笼
本书标签: 现代  原创国庆新征文 

第二十章:各自的征途

碎合约:总裁的焰火囚笼

柳玉茹的来访,如同投入深潭的一粒沙,在苏晚的心湖中甚至未能激起一丝涟漪便沉底无踪。她很快便将这小小的插曲抛诸脑后,全身心投入到“星火”线上平台的搭建工作中。

这个被内部命名为“星云”的计划,野心勃勃。它不仅要成为一个资源汇聚的平台,更旨在构建一个全球女性设计师的线上社区,通过算法匹配导师与学员,链接创意与市场需求,甚至引入区块链技术为原创设计进行版权认证和溯源。技术难度、资源整合的复杂性以及对资金的需求都是空前的。

苏晚带领核心团队,几乎住在了会议室里。白板上写满了架构图、用户流程图和商业模式画布,咖啡消耗量创下历史新高。他们与顶尖的技术团队对接,与国际知名的在线教育机构洽谈内容合作,接触潜在的战略投资者。

这是一场硬仗,但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双眼放光,充满了开拓者的激情。他们知道,一旦“星云”成功,将彻底改变设计教育的生态,为无数人打开通往梦想的大门。

在这个过程中,苏晚身上那种凝聚团队、洞察本质、敢于决策的领导力愈发凸显。她不再是那个单打独斗的创业者,而是运筹帷幄、指引方向的领袖。

---

傅承聿的生活,则进入了一种近乎苦行僧般的状态。

他彻底推掉了所有非必要的社交,将傅氏集团的日常运营更多地交由成熟的管理团队,自己则只把控最核心的战略方向和重大决策。他空出了大量时间,却并非用于享乐。

他系统地学习设计史和艺术理论,甚至报名参加了一个线上课程,笨拙地学习素描和色彩构成,试图从最基础的层面去理解苏晚所热爱和投身的世界。书房的角落里,堆满了他的练习稿,线条生涩,却透着一种异样的认真。

他变得更加沉默,气质也愈发内敛深沉。过去那种迫人的商业精英气场,逐渐被一种带着书卷气和孤独感的沉稳所取代。他偶尔会去听一些关于社会创新、女性领导力的讲座,坐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安静地听着,思考着。

李秘书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五味杂陈。他跟随傅承聿多年,亲眼见证了他从锐意进取的继承人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商界领袖,却从未见过他如此……“不务正业”,又如此执拗地改变自己。

“傅总,瑞科集团的赵总约了三次了,想跟您谈谈新能源项目的合作,您看……”李秘书小心翼翼地请示。

傅承聿从一本厚厚的《现代设计思潮》中抬起头,眼神平静:“你代表我去谈吧,把握住底线就行。”

“另外,”李秘书犹豫了一下,还是汇报道,“我们监测到,‘晨曦’那边,似乎在筹备一个非常大的新项目,代号‘星云’,涉及线上平台和技术开发,目前正在接触几家顶级的风险投资机构。”

傅承聿翻动书页的手指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不易察觉的关切。他早就料到,以苏晚的野心和能力,绝不会止步于现有的成就。

“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吗?”李秘书试探着问。以傅氏的实力,无论是投资还是设置障碍,都轻而易举。

“不用。”傅承聿回答得没有丝毫犹豫,他合上书,目光投向窗外,“不要打扰她。如果……如果她们在融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需要产业资源,在不暴露我们身份的前提下,可以提供一些便利。”

李秘书心中一震,随即了然:“是,傅总,我明白了。”

这是一种全新的,他从未在老板身上见过的姿态——不再是占有和掌控,而是远远的守望与成全。

---

“星云”计划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

最大的瓶颈出现在技术架构上。团队最初设想的平台模式过于理想化,在与技术团队深入对接后,发现要实现预想中的所有功能,尤其是保证大规模用户并发下的稳定性和体验,技术难度和开发成本远超预期。最初接洽的一家知名风投,也在尽调后因为技术风险和盈利模式的不确定性而选择了放弃。

项目一度陷入了停滞。团队内部也出现了一些质疑和焦虑的声音。巨大的投入眼看可能要打水漂,前期积累的声誉也可能受损。

深夜的会议室,灯火通明。团队成员们脸上都带着疲惫和凝重。

苏晚站在白板前,上面还画着复杂的系统架构图,但旁边已经打上了一个鲜红的问号。她看着士气有些低落的团队,脸上并没有慌乱。

“遇到困难,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如果我们做的事情那么容易,早就有人做成了,也轮不到我们。”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板擦,毫不犹豫地擦掉了一部分过于超前的功能模块。

“我们的核心是什么?是链接,是赋能,是社区。”她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暂时无法一口吃成胖子,我们就分步走。先搭建最核心的导师匹配和课程资源模块,确保稳定运行和用户体验。其他的高级功能,放在2.0,3.0版本去实现。”

她重新画了一个简化版的架构图,目标明确,路径清晰。

“至于资金,”苏晚放下笔,眼神锐利,“一家不行,就找十家。国内的不看好,我们就去接触国际资本。我们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需要更精准地传达。安娜,重新准备BP(商业计划书),重点突出我们的社会价值壁垒和长期用户价值,弱化短期盈利预期。另外,联系一下‘未来之城’基金会,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在这一阶段继续加注。”

她条理清晰的分析和果断的决策,瞬间驱散了团队心头的阴霾。大家重新打起精神,按照新的方向开始分工合作。

看着重新投入工作的团队,苏晚轻轻吐出一口气。她知道,这只是创业路上无数沟坎中的一个。但她早已习惯迎难而上。

---

就在“晨曦”为“星云”计划调整方向、重新寻找资金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投资机会主动找上了门。

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背景神秘的国际投资机构“远景资本”,对“星云”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尽调团队专业而高效,给出的估值远超国内机构,而且表示完全理解并认同项目的社会价值导向,不追求短期退出,愿意提供长期耐心的资本支持。

更让苏晚团队惊喜的是,“远景资本”还带来了强大的技术顾问资源,帮助他们优化了平台架构,显著降低了开发难度和成本。

这一切顺利得有些不可思议。

安娜在欣喜之余,也不免有些疑虑:“老板,这家‘远景资本’什么来头?以前没怎么听说过,条件也太优厚了吧?会不会有诈?”

苏晚看着对方发来的、条款清晰友好的投资意向书,沉吟片刻。她也让人调查过“远景资本”,背景很干净,资金实力雄厚,投资记录良好,虽然低调,但并非空壳公司。

“继续深入尽调,尤其是他们的资金来源和最终受益人。”苏晚吩咐道,“但只要条款没问题,背景干净,我们没有理由拒绝送上门的优质资金和资源。”

她隐隐觉得,这背后或许有某种她不知道的力量在推动。会是傅承聿吗?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被她否定。他应该明白,她绝不会接受他直接或间接的“帮助”。而且,以他的性格,若是出手,恐怕会更倾向于强势的掌控,而非如此尊重项目本身节奏的“天使投资”。

她将这点疑虑压下。无论如何,抓住机会,把“星云”做成功,才是最重要的。

---

傅氏集团总裁办公室。

李秘书正在向傅承聿汇报:“傅总,‘远景资本’那边已经和苏晚小姐的团队签订了初步投资协议。技术顾问团队也已经介入,项目进展顺利。”

傅承聿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微微颔首,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确保资金的最终来源完全隐匿,不要让她察觉到任何与傅氏有关的痕迹。”他沉声吩咐。

“您放心,一切都通过多层离岸架构处理,绝对安全。”李秘书保证道,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傅总,我不明白,您既然想帮夫人……帮苏晚小姐,为什么……”

为什么不让她知道?为什么不借此机会缓和关系?

傅承聿转过身,眼神深邃,带着一丝自嘲:“让她知道?然后呢?让她觉得我又在试图用金钱操控她的人生?让她更加厌恶我?”

他走到办公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她现在需要的是资本和资源去实现她的梦想,而不是我迟来的忏悔和纠缠。我能做的,或许就是在不打扰她的前提下,为她扫清一些障碍,让她飞得更高,更远。”

至于她是否知道,是否领情,已经不重要了。

这或许,是他爱她的唯一方式了。以一种她永远无需知晓、也永远不会带来负担的方式。

李秘书看着老板眼中那深沉的、几乎化为执念的痛楚与温柔,心中暗叹,默默退了出去。

傅承聿独自留在办公室里,拿起桌上那份关于“星云”项目最新进展的简报,仔细地看着。仿佛透过这些冰冷的文字和数据,能触摸到那个在远方奋力奔跑的身影。

他们走在各自截然不同的征途上,一个在聚光灯下高歌猛进,一个在阴影里沉默守望。

两条平行线,或许永无交汇之日。

但只要知道她在她的世界里安然绽放,于他而言,便已是这荒芜余生中,唯一的慰藉。

上一章 第十九章:意外的访客 碎合约:总裁的焰火囚笼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巴黎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