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碎合约:总裁的焰火囚笼
本书标签: 现代  原创国庆新征文 

第三十一章:创世之光

碎合约:总裁的焰火囚笼

三十天的倒计时,如同绷紧的弓弦,将“晨曦”与“幻镜”之间的竞争推向白热化。

“幻镜科技”的“镜界”平台提前公测,凭借其流畅的渲染技术和简单粗暴的现金奖励政策,确实在初期吸引了一大波追求新鲜感和短期利益的用户。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在‘镜界’日入千金”的炒作视频,一时间风头无两。

然而,“星云”团队并未自乱阵脚。苏晚深知,与其在对方设定的战场上缠斗,不如坚定地开辟自己的航道。整个“创世空间”实验室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世之城”版本的打磨中。

这不再仅仅是一次功能更新,而是“元创界”世界的第一次实质性扩张。

倒计时结束的零点,“创世之城”版本全球同步上线。

所有“星云”用户,在更新后首次登录“元创界”时,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不再是之前那个作为秀场和展示空间的单一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充满未来主义美学风格的虚拟城市雏形。有漂浮在云端的公共广场,有流淌着数据瀑布的创意峡谷,有如同水晶丛林般的商业区骨架,还有大片等待创作者认领和建设的“空白地块”。

城市的设计并非完全由“星云”团队包办,而是巧妙地融合了之前“虚拟时装周”和各类设计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用户作品元素,处处体现着“共建”的理念。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套随之正式启用的“虚拟地产”系统和“创作者经济体”规则。

首批十万个不同等级和位置的“地块”以NFT形式发售,几乎在瞬间被抢购一空。购买了地块的创作者,立刻获得了该虚拟空间的完全建设权。他们可以使用“星云”提供的强大工具链,建造属于自己的虚拟画廊、工作室、商店,甚至举办私人展览和发布会。

经济系统也同步运行。创作者通过出售数字作品、举办付费活动、提供虚拟服务(如定制设计、虚拟空间规划等)获得的收入,平台只收取极低的手续费,大部分归创作者所有。一套基于贡献度和社区声望的“星火值”系统也开始记录每个用户的行为,高“星火值”的用户将在未来参与平台治理投票中拥有更高权重。

“星云”构建的,不仅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试图模拟真实社会运行逻辑、鼓励创造与协作的“数字城邦”。

---

“创世之城”的上线,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响。

在“星云”社区内部和众多严肃的创作者、科技观察者眼中,这无疑是迈向真正“元宇宙”的坚实一步。《科技前沿》杂志评价道:“‘星云’正在做的,是构建元宇宙的‘生产关系’,而不仅仅是‘生产力’。其意义远超技术本身。”

然而,在更广泛的大众舆论和追求快速回报的资本看来,“星云”的模式显得过于“重”和“慢”。相比之下,“幻镜科技”的“镜界”平台,门槛更低,来钱更快,更像一个“元宇宙主题的社交游戏”。

马克·索恩在一次高调的媒体采访中,毫不掩饰地对“星云”进行嘲讽:“……我们相信元宇宙应该是轻松、有趣、人人可参与的。而不是像某些平台那样,搞出一套复杂的虚拟经济和治理规则,把用户当成数字世界的‘劳工’。在‘镜界’,我们只关注最极致的娱乐和社交体验!”

这番言论刻意将“星云”塑造成“精英主义”、“门槛高”的形象,迎合了部分用户畏难和追求即时满足的心理。

一时间,舆论场上出现了两种声音的激烈碰撞。一种认为“星云”代表了元宇宙的深度和未来,另一种则认为“幻镜”更接地气,更具“普及性”。

---

“晨曦”总部,苏晚看着网络上关于“精英主义”的指责,脸上并无怒色,只有一丝淡淡的了然。

“他混淆了概念。”苏晚对围坐在周围的核心团队成员说,“低门槛不等于低质量,普及性也不应该以牺牲创造性和长期价值为代价。‘镜界’提供的是一种消费型的娱乐,而‘星云’提供的是生产型的创造。这是两条不同的路。”

她调出一组后台数据:“看看‘创世之城’上线后,用户自发创建的虚拟空间数量和复杂度,再看看社区内关于工具使用、设计理念的讨论热度。这才是健康的生态该有的样子。”

数据表明,尽管“星云”的用户总量增速可能暂时不如“幻镜”,但用户粘性、创作活跃度和社区参与度,远超对手。

“我们不需要所有人都理解我们。”苏晚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我们只需要服务好那些真正渴望创造、并愿意为创造付出的人。这群人,才是推动世界前进的核心力量。”

她站起身,走到那块写着“星云”使命的白板前,在上面重重地添上了一行字:

“为创造者筑巢,为梦想家护航。”

“接下来的重点,”苏晚转身,眼神坚定,“第一,持续优化‘创世之城’的体验和工具链,降低创作难度,但绝不降低创作上限。第二,启动‘星火燎原’计划,投入更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扶持那些拥有独特想法但缺乏资源的‘种子’创作者。第三,我们的法务和商务团队,开始着手建立‘元宇宙标准联盟’,联合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制定虚拟资产、数据隐私、跨平台互操作性的行业基准!”

她要做的,不是与“幻镜”在浅水区搏杀,而是潜入深水区,去构建整个新世界的底层秩序。

---

遥远的瑞士,傅承聿通过多个信息渠道,密切关注着这场关于元宇宙灵魂的论战。

当他看到苏晚那番“服务创造者”的言论和“星火燎原”计划时,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激赏。

他放下手中的书,那是一本关于数字时代伦理与治理的专著。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依旧覆盖着白雪的山峰。

马克·索恩的策略,他见得太多,是资本市场上典型的流量玩法。而苏晚选择的路径,虽然艰难,却更接近本质。

他拿起内部通讯器,接通了李秘书。

“我们之前以匿名方式资助的那几个关于虚拟经济模型和数字人权的研究机构,”他平静地吩咐,“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关于可持续创作者生态和用户数据主权保护的那部分,整理成非加密的学术简报,定向推送给‘晨曦’战略研究部门的公开邮箱。”

他顿了顿,补充道:“确保完全匿名,不要留下任何与我们相关的痕迹。”

“明白,傅总。”

傅承聿放下通讯器。他能做的,也仅限于此了。在一些关乎长远和本质的问题上,为她和她团队思考的维度,提供一些或许有用的“参考资料”。

他重新坐回书桌前,翻开那本专著。世界的未来,正在由像她那样的人亲手塑造。而他,选择在寂静中,努力去理解这个正在剧变的世界,以及她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创世之光已然点亮,而通往新世界的道路上,观念的冲突与融合,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 第三十章:第一次交锋 碎合约:总裁的焰火囚笼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燎原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