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计划以惊人的效率启动。这不仅仅是一个资金扶持项目,更是一个全球性的“天才挖掘机”。计划设立了东西半球两个评审中心,由“星云”平台上的顶尖创作者、行业专家和战略分析师共同组成评审团,旨在寻找那些散落在世界角落、拥有非凡创造力却因资源匮乏而步履维艰的“种子”。
计划公告发布短短两周,就收到了超过十万份来自全球各地的申请。申请者背景各异,有来自肯尼亚贫民窟用废弃材料制作惊人雕塑的少年,有冰岛利用地热数据和声音创作沉浸式艺术的程序员,有印度乡村用传统技艺编织未来感纺织品的女工……他们的故事和作品雏形,充满了原始而蓬勃的生命力。
评审工作繁重而充满惊喜。苏晚坚持亲自参与最终轮的评审,她相信,有些光芒,无法完全通过数据和报告来呈现。
这天,一份来自东南亚某国的申请,引起了所有评审的注意。
申请者代号“森林低语者”,没有真实姓名,没有照片,只有一段用简陋设备拍摄、却充满震撼力的视频。视频展示了一个完全由藤蔓、苔藓、发光真菌和废弃电子元件构筑的、生机勃勃的微型生态圈。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生态圈并非静态模型,里面的“生物”——一些由植物和电路巧妙结合而成的、类似昆虫或小动物的构造体,能够依据环境的光线、湿度和声音,做出简单的趋光、避障等交互行为。
这已经超越了传统雕塑或装置的范畴,近乎一种基于生物与电子融合的、原始形态的“数字生态艺术”。
视频的结尾,是一段用合成语音朗读的、语法有些古怪但意思清晰的陈述:
“我住在雨林里。这里的一切都在说话,树木,水,风,石头。我想把它们的声音,翻译给你们听。我需要工具,让我的‘森林孩子’活起来,走到更大的世界。”
没有乞求,只有一种纯粹到极致的分享欲和创造欲。
评审团内部产生了分歧。
“天才!绝对是天才的构想!这种生物与电子的融合艺术,指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但是,背景太模糊了,身份无法核实。而且,要实现他/她构想的那种复杂交互,需要尖端的传感器、微控制器和编程能力,投入巨大,不确定性太高。”
“从视频看,他/她的‘作品’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更像是一种有趣的‘手工艺品’,离真正的数字艺术产品还有很远。”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苏晚。
苏晚反复观看着那段视频,目光聚焦在那些笨拙却又充满灵性的“森林孩子”上。她看到的不是技术的粗糙,而是一种近乎巫术般的、与自然共鸣的灵性。
“联系他。”苏晚做出决定,“通过申请留下的加密通讯渠道,进行一次视频对话。我亲自来。”
---
两天后,在一个加密的虚拟会议室里,苏晚见到了“森林低语者”。
屏幕那端信号很不稳定,画面模糊,只能隐约看到一个皮肤黝黑、头发卷曲的年轻身影,背景是简陋的草木结构,隐约能听到雨林特有的嘈杂背景音。对方似乎很紧张,一直低着头,用当地口音很重的、磕磕绊绊的英语交流。
他自称叫阿贡,住在婆罗洲雨林深处的一个小村落。他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所有的知识来源于一位去世的老巫师留下的笔记、丛林本身的教导,以及从废弃垃圾场拆解电子设备自学的零星技能。
“老巫师说,万物有灵……机器,也有。”阿贡抬起眼,那双眼睛异常明亮,带着一种未被文明社会驯化的野性与纯净,“我想让森林的灵,和机器的灵,成为朋友。”
苏晚没有询问他如何解决供电、如何获取更高级的元件这些现实问题。她问的是:“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在‘元创界’里,创造一片属于你的、会呼吸的数字雨林,你会怎么做?”
阿贡的眼睛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激动地比划着,语言变得更加零碎,但描绘出的图景却令人神往:会根据用户情绪改变颜色和气味的数字花朵、能够记录并“播放”古老雨林声音的智慧古树、由光构成的、模拟林间生物形态的虚拟生命体……
那不是一个产品设计,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数字生态系统构想。
视频结束后,苏晚沉默了片刻。评审团的其他人还在等待她的最终决定。
“通过。”苏晚的声音清晰而肯定,“给予最高级别的扶持。不仅提供资金和设备,派一个由生物工程师、交互设计师和程序员组成的专项小组,深入雨林,与他共同工作。我们的目标不是‘改造’他,而是‘赋能’他,帮助他将那份独特的灵性,完整地翻译到数字世界。”
这个决定再次体现了苏晚的魄力。投入巨大,前景未知,但这正是“星火燎原”计划的意义——赌一个可能改变未来的天才。
---
就在“星火燎原”计划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幻镜科技”的“镜界”平台,在经历初期的用户暴涨后,开始显现疲态。
由于过度依赖现金激励和简单的社交游戏模式,平台内容开始陷入同质化,缺乏真正有深度的创作。那些被高额补贴吸引来的用户,在新鲜感过后,留存率开始大幅下滑。更糟糕的是,平台上开始出现利用虚拟交易进行的诈骗行为,社区氛围变得浮躁而混乱。
马克·索恩不得不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市场推广和内容补贴,试图维持增长数据,但资本的耐心并非无限。一些早期投资者开始对“镜界”的长期模式提出质疑。
与此同时,“星云”的“创世之城”和“星火燎原”计划,虽然用户绝对数量增长不如“镜界”迅猛,但其健康的创作者生态、高价值的虚拟资产交易额和不断涌现的突破性作品,开始赢得越来越多长期主义者和行业观察家的认可。
《元宇宙观察》周刊发表评论文章:《“星云”与“幻镜”:一场关于元宇宙灵魂的战争》。文章指出,“幻镜”可能赢得了开局,但“星云”正在赢得未来。因为真正能留住用户的,不是一时的金钱刺激,而是能够激发创造、实现价值、承载情感的深度体验和繁荣生态。
---
苏晚站在“创世空间”的环形屏幕前,看着阿贡在专项小组远程协助下,传来的第一个动态数字植物模型。那是一片闪烁着幽蓝微光的虚拟苔藓,会根据模拟的“湿度”缓慢地开合。
虽然还很初级,但已能窥见那份独特的、来自雨林深处的生命力。
她知道,像阿贡这样的“燎原之星”,可能一百个里最终只能成功一两个。但哪怕只有一个成功,其带来的创新和启示,都将是颠覆性的。
她点燃的,不是一堆很快就会熄灭的篝火,而是一颗颗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种子。
这场关于未来的竞争,胜负手,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