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六点,林知夏抱着装着桂花糕的保温盒站在 “屿你宠物诊所” 门口,玻璃门里隐约传来轻柔的哄劝声。
她刚抬手要推门,就看见顾屿蹲在诊疗台前,白大褂袖口挽到小臂,正小心翼翼地给一只后腿受伤的橘猫缠绷带。
声音放得比棉花还软:“小年糕乖,缠好就能跑啦,等下给你吃罐罐。”
橘猫 “小年糕” 是上周被遗弃在诊所门口的,顾屿临时收留着,林知夏每次来都要带点零食。
她没进去打扰,靠在门边看着 —— 顾屿的侧脸在暖黄的灯光下格外柔和,指尖捏着绷带的动作轻得像怕碰碎珍宝。
连平时总是抿着的嘴角,都因为橘猫蹭他手心的动作弯出个浅弧。
直到顾屿把小年糕放进临时猫窝,转身才看见门口的林知夏,眼睛瞬间亮了亮:“怎么不进来?等很久了吗?”
他快步走过来开门,顺手接过她手里的保温盒,指尖碰到她的手背,还带着点刚给宠物测体温的凉意:“外面风大,怎么不多穿点?”
林知夏笑着摇头,跟着他走进诊所里间的休息区。
这里摆着她画的绘本小样,贴满了顾屿拍的宠物照片 —— 有歪头看镜头的萨摩耶,有蜷在诊台角落的三花奶猫。
最显眼的是墙上一张拍立得,是她上次来帮忙时,被小年糕踩了满手爪印,顾屿趁机拍的。
照片里她举着爪印手笑,顾屿的侧脸在镜头边缘,眼里全是笑意。
“今天画稿还顺利吗?” 顾屿打开保温盒,桂花糕的甜香瞬间漫开来,他拿起一块递到她嘴边,“早上你说卡在‘宠物与主人’的章节,没灵感?”
林知夏咬了口桂花糕,甜糯的口感裹着桂花香,瞬间驱散了下午的疲惫:“本来没头绪,刚才看你给小年糕缠绷带,突然有想法了。”
她从背包里掏出速写本,翻开新画的一页 —— 上面是个穿白大褂的男生,蹲在地上给小猫缠绷带,旁边站着个扎马尾的女生,手里拎着零食袋,地上还有几个浅浅的爪印。
顾屿凑过来看,指尖轻轻碰了碰画里男生的衣角:“这不是我们吗?”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个相册本,翻开全是他最近拍的素材:有老人牵着老花狗散步的背影,有小朋友蹲在草地上喂流浪猫的场景。
每张照片下面都标了日期和细节:“3.15,公园长椅,金毛陪老奶奶晒太阳,尾巴摇了 12 次”“3.18,小区楼下,小女孩把火腿肠掰成小块喂三花,猫蹭了她 3 下”。
林知夏看着照片上的标注,心里暖得发涨。
上周她随口提了句 “想画真实的宠物与主人互动,可总找不到鲜活的细节”,没想到顾屿记在了心里,连出门买咖啡都不忘拍照记录。
她伸手捏了捏顾屿的手腕,发现他的指节有些发红 —— 今天接诊了好几只调皮的宠物,肯定又被抓挠了。
“手疼不疼?” 林知夏拉过他的手,从包里掏出护手霜,仔细帮他涂抹。
顾屿的手心带着常年握听诊器的薄茧,指缝里还残留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却让她觉得格外安心。
“没事,小伤。” 顾屿任由她握着自己的手,目光落在她的速写本上,“对了,明天有个客户带狗狗来做体检,那只柯基特别粘人,我跟客户说好了,让你过来拍点素材。”
林知夏眼睛一亮,刚想点头,却瞥见顾屿眼底的红血丝 —— 他今天从早上九点忙到现在,连午饭都是匆匆扒了几口。
“明天你别太早叫我,你先好好休息,我晚点过去就行。” 她把剩下的桂花糕装进保鲜盒,“这个你留着当宵夜,别又忙到忘记吃饭。”
顾屿笑着应下,送她到门口时,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玩意儿 —— 是个用软陶捏的小猫爪,上面还涂了和小年糕一样的橘色:“昨天晚上捏的,给你当书签,下次画稿累了就看看。”
林知夏接过小猫爪,指尖能摸到手工捏制的温度,心里像被灌了蜜。
她踮起脚,在顾屿脸颊上轻轻碰了一下,转身快步走进夜色里,走了几步又回头,看见顾屿还站在门口,手里举着她忘带的围巾,朝她挥手。
第二天下午,林知夏如约来到诊所,刚进门就听见欢快的狗叫声。
顾屿正蹲在地上,任由柯基围着他转圈,看见她来,笑着招手:“快来,它叫糯米,特别喜欢被摸肚子。”
林知夏走过去,糯米立刻摇着尾巴凑过来,把肚子露给她。
她一边摸着糯米的肚子,一边观察它和顾屿的互动 —— 顾屿帮它顺毛时,它会把脑袋埋进他的手心;
顾屿假装要走,它会立刻跟上去,用鼻子蹭他的裤腿。
这些鲜活的细节,被林知夏飞快地画进速写本里。
傍晚客户来接糯米时,看着林知夏的速写本,忍不住夸赞:“你画得真好,把糯米的小脾气都画出来了!”
顾屿站在一旁,眼里满是骄傲:“她可是最会捕捉温暖的绘本作者。”
送走客户后,诊所里安静下来。
林知夏靠在顾屿身边,翻着今天的画稿:“等这本绘本出版了,我要把第一本送给你,扉页就画小年糕和糯米。”
顾屿从身后抱着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好啊,到时候我们把小年糕接回家,让它当我们的‘绘本模特’。”
窗外的夕阳透过玻璃,在地上洒下一片暖光,小年糕在猫窝里打了个哈欠,爪印落在柔软的垫子上。
林知夏看着身边的顾屿,手里握着他捏的小猫爪书签,突然觉得,最温暖的故事从来不是凭空想象。
而是有一个人,愿意把你的喜好记在心里,陪你收集生活里的每一份小美好,让爪印与笔尖的温度,都变成往后岁月里的暖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