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宝带来的"投资人"在厂里转了一圈,问的都是些奇怪的问题:每天的产量多少、客户资料在哪里、用了哪些供应商......
"他们在摸我们的底。"陈默低声对林晚晚说。
林晚晚何尝不知。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发现其中一个人特别关注他们的消防设施和电路布局。
"这是在找我们的软肋。"她心中冷笑,面上却依然热情周到。
送走这伙人后,林晚晚立即做了三件事:第一,把所有重要文件转移到银行保险箱;第二,聘请专业保安夜间巡逻;第三,在车间安装监控设备——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物。
"是不是太小心了?"林晓觉得有些小题大做。
"小心驶得万年船。"林晚晚看着窗外,"我太了解林大宝了,他背后一定有人指使。"
果然,三天后的深夜,值班保安抓住了两个试图潜入车间纵火的人。经过审问,他们供出是受林大宝指使。
"报警吧。"陈默说。
"不。"林晚晚却摇头,"抓个小喽啰没用,我们要钓大鱼。"
她设了个局:故意放出消息,说有一批重要面料今晚到货。果然,林大宝带着人来了,同行的还有李伟。
"姐,听说你新进了一批货?"林大宝嬉皮笑脸地说,"正好我认识个买家,价格包你满意。"
"是吗?"林晚晚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不知道黄老板开价多少?"
林大宝脸色骤变:"你......你怎么知道?"
"我不光知道这个。"林晚晚站起身,打开录音机,里面传出黄老板指示纵火的声音,"我还知道,你们今晚是来放火的。"
李伟转身想跑,却被陈默带人堵住了去路。
"你们......你们这是设套!"林大宝气急败坏。
"没错。"林晚晚坦然承认,"不过比起你们要放火,我这算是正当防卫吧?"
就在这时,警察赶到了。原来林晚晚早就报了警,就等着人赃俱获。
看着林大宝和李伟被押上警车,林晚晚心里却没有多少快意。这就是她的亲人,为了钱可以置她于死地。
"难过就哭出来。"陈默轻声说。
"不值得。"林晚晚摇头,"从今往后,我的亲人只有你们这些并肩作战的伙伴。"
这场风波过后,新生制衣在业内声名鹊起。连外贸局的领导都听说了这件事,特意前来考察。
"小林同志很有魄力嘛。"局长赞赏地说,"看来把订单交给你们是对的。"
有了外贸局的支持,新生制衣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不仅顺利拿下了大额订单,还获得了银行的贷款支持。
然而林晚晚并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她很清楚,在深城这个地方,竞争永远不会停止。
"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管理层会议上,她提出了新的规划,"下一步,成立研发部,开发我们独有的面料和工艺。"
"这需要大量投入。"财务总监提醒。
"值得。"林晚晚态度坚决,"我们要做的不是跟风者,而是引领者。"
就在他们讨论具体方案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打破了平静。
杜邦先生去而复返,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林,我有一个新的提议——我们合资,在法国开设分公司,把中国设计带到欧洲去。"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愣住了。把厂开到国外去,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需要考虑。"林晚晚没有立即答应。
会后,陈默问她:"你在犹豫什么?"
"步子迈得太大了。"林晚晚走到窗前,"我们现在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跑太快会摔跤的。"
"但你心动了,不是吗?"
林晚晚没有否认。把中国设计带到世界舞台,这是多大的诱惑啊!
就在这时,秘书送来一份加急电报。林晚晚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
"出什么事了?"陈默问。
"我妈病危。"林晚晚攥紧电报,"要我立即回去。"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一边是千载难逢的商业机会,一边是垂危的母亲——即便她们之间有着太多恩怨。
林晚晚会如何选择?所有人都等待着她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