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夏的父母来岭南的那天,陆衍特意请了一天假,和她一起去车站接他们。看到父母从车上下来,沈知夏立刻跑过去,挽住母亲的胳膊:“妈,一路辛苦了。”
母亲看着沈知夏,又看了看身边的陆衍,笑着说:“看到你这么开心,妈就放心了。”父亲也点了点头,拍了拍陆衍的肩膀:“以后知夏就拜托你照顾了。”
陆衍连忙说:“叔叔阿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知夏的。”
回到旧洋楼,张婆婆早就准备好了饭菜。白切鸡、叉烧、清蒸鱼……满满一桌子都是岭南特色菜。母亲尝了一口白切鸡,赞不绝口:“张婆婆的手艺真好,比上海的粤菜馆还地道。”
吃完饭,陆衍带着沈知夏的父母逛旧洋楼。走到二楼沈知夏的房间,母亲看到书桌上的铁皮盒子,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沈知夏打开盒子,拿出太奶奶的信纸和陆爷爷的铜哨,轻声说:“这是太奶奶和陆爷爷的东西,里面藏着他们的故事。”她把太奶奶和陆爷爷的故事讲给父母听,母亲听得眼眶发红:“真是个感人的故事,幸好你们没有像他们一样留下遗憾。”
第二天,陆衍带着沈知夏和她的父母去看钱塘江大潮。站在观潮台上,看着奔腾的大潮,父亲感慨道:“这么壮观的景色,难怪当年他们会约定一起来看。”沈知夏牵着陆衍的手,看着父母的笑容,心里满是幸福——她不仅圆了太奶奶和陆爷爷的遗憾,也让自己的父母感受到了这里的美好。
接下来的几天,陆衍又带着他们去逛了民俗展,去了巷口的糖水铺,去了拾光书店。在书店里,母亲看到“街坊记忆架”上的旧书,笑着说:“这样的书店真好,有书,有故事,还有这么多温暖的人。”
父母要回上海的前一天,沈知夏和陆衍在旧洋楼的庭院里摆了一桌饭菜。月光洒在香樟树上,红灯笼的光落在餐桌上,温馨而浪漫。“知夏,”父亲举起酒杯,看着沈知夏和陆衍,“以后你们要是想在岭南定居,爸妈都支持你们。这座洋楼,这些街坊,还有陆衍,都是你最珍贵的财富。”
沈知夏眼眶一热,点了点头:“爸,我知道。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会好好守护这里的。”
陆衍也举起酒杯,认真地说:“叔叔阿姨,我向你们保证,我会一辈子对知夏好,会和她一起守护这座洋楼,守护我们的家。”
第二天,沈知夏和陆衍送父母去车站。母亲拉着沈知夏的手,偷偷塞给她一个红包:“这是妈给你们的,以后要是结婚,一定要告诉我们。”沈知夏脸一红,点了点头。
送走父母后,沈知夏和陆衍回到旧洋楼。他们坐在香樟树下的石凳上,陆衍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枚和沈知夏戒指配套的男款银戒指,上面也刻着一朵小小的白玉兰。
“知夏,”陆衍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以前我总说,想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现在,我想正式问你,你愿意嫁给我吗?让我们一起在这座旧洋楼里,守着香樟树,守着拾光书店,守着我们的故事,过一辈子好不好?”
沈知夏看着戒指,又看着陆衍认真的眼神,泪水忍不住滑落,却笑着点头:“我愿意,陆衍。我愿意和你一起,在这座旧洋楼里,过一辈子。”
陆衍把戒指戴在自己的无名指上,然后紧紧抱住沈知夏。香樟树的叶子沙沙作响,白玉兰的香气萦绕在身边,红灯笼的光温暖着他们的身影。沈知夏靠在陆衍的怀里,心里满是幸福——太奶奶和陆爷爷的遗憾,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圆满;而她和陆衍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清晨,他们一起在巷口买豆浆;会有更多的午后,他们坐在香樟树下翻旧书;会有更多的傍晚,他们在书店里放太奶奶的唱片。岭南的风会一直吹,香樟树会一直绿,而他们的爱情,会像这座旧洋楼一样,历经岁月,却愈发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