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柳青瑶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她穿着一身浅紫色的衣服,头面都是上京城里最新最贵的。
柳青瑶扫了一眼周云微,随后站在了崔玉荷的面前,替她挡掉了那些不太好的目光。
“诶!周云微……你这金钗……是从珍宝阁买的吧。”柳青瑶不屑的哼了一声,“三年前的老款式,你居然现在才买。”
说完她还用手摸了一下自己头上的珠钗,脸上满是傲气。
周云微被气的涨红了脸,其他的姑娘更是不敢多言一字。
柳青瑶的名字在上京城还是很响亮的,还在上京城的时候就是众家小姐之首。她深受皇后娘娘喜爱,整个上京城的小姐没有一个敢得罪她的,她说往东,根本没人说往西。
哪怕柳青瑶已经随着鲁国公离开了上京城,她的余威也在,几位姑娘也只敢低着头看自己的鞋尖。
“玉荷姐姐,你不用理会她们,都是一些没见过的世面的,别放在心上。”柳青瑶连个正眼都不留给她们,转身牵起了崔玉荷的手。
“我听说侍郎夫人的府里开了一株并蒂莲,要是去晚了可就抢不上最佳的观赏位了,咱们赶紧进去吧。”说完便拉着崔玉荷一起往里走,至于门口的那几位,她压根儿瞧不上眼。
进了院子,崔玉荷的脸上多了一抹笑容,“青瑶,你刚才可太厉害了,我看那个周云微脸都绿了。”
柳青瑶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了一丝小得意,“她们啊,就是没事儿闲的。一个一个的就爱攀比这些没用的。周云微她爹在朝堂做了一辈子的官也不过是个三品,未来也没多大的长头。”
“和岑扬舒可不一样,他刚刚做官就是从六品,又是金科状元,未来的发展打着呢,你啊,就等着他给你赚个诰命回来吧。”柳青瑶调皮的眨了一下眼睛,打趣的说着崔玉荷和扬舒。
“青瑶!你净胡说!”崔玉荷轻轻拍了一下柳青瑶的胳膊,但耳尖上的红却出卖了她此刻的心情。
柳青瑶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崔玉荷脸皮薄儿,她就看破不说破了。
“好了,我带你去看荷花。侍郎夫人的荷花在上京城里开的是第一好,特别漂亮。”柳青瑶拉着她朝荷塘边走去,哪儿已经聚集了不少夫人小姐。
侍郎夫人瞧见她们二人立马迎了过来,看到柳青瑶时十分的热络,笑意莹莹的挽起了柳青瑶的胳膊,一点儿没有长辈的架子。
和崔玉荷说话也没有什么架子,她还带着她们俩在院子里好好逛了一番,中午还要留她们在府里吃饭。
不过被崔玉荷和柳青瑶齐齐拒绝了,她们来看看花还行,吃饭就不必了。
离开了侍郎府,崔玉荷带着柳青瑶回了家,不在侍郎府吃饭,但要去她家吃。她新学了一道西湖醋鱼,正好让柳青瑶帮忙品鉴一下。
柳青瑶也没推辞,正好她还馋崔玉荷做的山楂糕了,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可真是太好吃了。
晚上扬舒回来,崔玉荷跟他说了白日发生的事情。
听到有人对崔玉荷出言不逊,扬舒的眉头立马皱了起来,“这种场合你不喜欢便不去,不用为了我而委屈了自己。”
听着扬舒说知心话,崔玉荷的心里舒坦极了,她摇了摇头,“没事儿,青瑶帮我解决了。”
“她说下次再去参加这种宴会跟她一起,她不会让旁人欺负我。”崔玉荷想到柳青瑶也很高兴,这是她在上京城内交到的第一个朋友,那么小的一个女孩子,却处处护着自己,很难不让人心暖。
扬舒倒是没想到柳青瑶居然会帮崔玉荷解围,更没想到她们两个的关系居然这么好。
见到这样的场景,他的心里是高兴的。
扬舒点着头说,“那行,你想去就去,但记着,不用为了我委屈自己。”
崔玉荷点了点头,心里被塞的满满当当的,现在的日子简直是她以前从未想过的。
次年六月,扬舒升为翰林院侍读,成为了皇帝近臣,时长出入皇宫。
皇帝十分欣赏扬舒的才学,直接断言扬舒的官运不止于此。他的这份偏爱,倒是为扬舒引来了不少心有他想的人。
傍晚,扬舒处理完公务便早早的回了家,小岑安已经会走了,小家伙现在特别闹人,常常吵着要抱,扬舒怕崔玉荷累到,每日都早早的回家哄孩子。
“今日怎么这么早。”扬舒一进门就瞧见崔玉荷带着岑安在外面晒太阳,见到扬舒这个时辰回来,还有些意外。
“今日没多少事情,处理的快。”扬舒将身上的官服换下,穿了一身素雅的布衣,“晚上想吃点儿什么,我给你们做。”
“藕盒!上次吃你做的都没吃够!”扬舒时长在家里下厨,起初崔玉荷还不让,但时间长也就见怪不怪了。而且扬舒做饭还好吃,她还挺愿意让扬舒下厨的。
“好嘞。”扬舒笑着朝厨房走去,他的手艺都不知道锻炼多少世了,完全就是五星级大厨的水准,味道根本没的说。
晚饭的时候,家里忽然来了一位客人。
他虽然穿着低调的衣服,却难掩身上的气势,眼神里的锐利,不是单靠衣装就能改变的。
看见来人,扬舒一愣,没想到他没去找他,他倒是自己找上门了。
扬舒站起身,对着来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下官见过三皇子。”
来人正是皇帝的三子,李承源。也是上一世原主追随的那位,最后成功登上大宝的那位。
“先生不必多礼。”李承源立马将扬舒扶了起来,态度很是亲昵。
“不知殿下此番是有什么事要吩咐下官么?”扬舒不动声色的离李承源远了一些,他不愿掺和到夺嫡一事,也不想和李承源为伍。
并不是说李承源不好,只是他实在是没有那个从龙的心思。而我在他看来,皇帝还能活个十多年,到时候他是怎么回事儿就要另说了。
“吩咐谈不上,只是今日从父皇哪儿得了些赏赐,想着先生或许能用上。”李承源摆了一下手,手下的人立马将物件拿了上来。
那是一方砚台,扬舒一眼便认出那是进贡给宫里的黄砚,是皇帝用的,也是被全天下的读书人视为砚首的砚台。
“殿下,此物太贵重了,臣不能收。”扬舒连忙拒绝,他不愿和李承源扯上关系,就连一个小玩意儿他都不会收,更别说是这么尊贵的砚台了。
“先生别着急拒我,砚台赠才子才不算辱没,在我手里不过就是一方最普通的砚台,只有在先生的手中才能展示出它应有的价值。”
“而且我也没有机会和先生畅谈,也希望先是能给我个面子。”
李承源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这样的姿态来拉拢人的确是有些手段的。或许一般人也就上了他的贼船,可扬舒不会,他不愿参与就是不愿参与,与眼前的人是谁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