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午后,蝉鸣渐渐有了倦意。陈默趴在修表铺的柜台上,看着沈砚小心翼翼地给一只古董怀表上弦。阳光透过窗棂,在沈砚的侧脸投下柔和的轮廓,连他微蹙的眉头都显得格外温柔。
“沈老板,陈老板,有包裹!”巷口快递员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陈默蹦跶着跑出去,回来时手里抱着一个不小的纸箱,上面印着“上海”字样。“是爷爷的老同事寄来的,说整理旧物时发现了爷爷的东西。”他兴奋地拆着箱子,像个期待礼物的孩子。
箱子里除了几本泛黄的相册,还有一个用丝绒布包着的小盒子。沈砚放下手里的活,凑过来一起看。打开盒子的瞬间,两人都愣住了——里面是一对款式相同的银质袖扣,上面刻着小小的“默”和“砚”。
“这……”陈默拿起袖扣,指尖微微颤抖。爷爷从未提过他认识姓沈的人。
沈砚也有些意外,他翻出相册最后一页,那里夹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两个年轻男人并肩站着,笑容灿烂,其中一个正是年轻时的陈默爷爷,另一个眉眼间竟与沈砚有几分相似。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致老友,默与砚,情谊永存。”
“原来我们的爷爷是朋友。”沈砚轻声说,他握住陈默的手,“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陈默看着袖扣,又看了看沈砚温柔的眼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他把刻着“砚”字的袖扣递过去:“那这个给你。”
沈砚接过袖扣,指尖摩挲着上面的刻字,然后把自己的那只戴在陈默的衬衫袖口上:“以后,我们就是彼此的家人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修表铺的生意依旧不温不火,却足够两人安稳度日。陈默学会了简单的修表技巧,偶尔能帮沈砚打打下手。沈砚则会在陈默值晚班的日子,提前做好晚饭送到书店,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眼里满是宠溺。
深秋的一个周末,巷子里举办了一场小小的市集。陈默提议把铺子里一些老旧的钟表零件做成小摆件出售,沈砚欣然同意。两人忙活了一个晚上,做出了不少别致的钥匙扣、胸针,上面还刻着“老巷”“时光”之类的字样。
市集当天,他们的小摊前围满了人。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用齿轮做的胸针,兴奋地对妈妈说:“这个好特别!”陈默笑着给她包装好,沈砚则在一旁介绍着每个摆件的故事。
傍晚收摊时,两人看着空了大半的摊位,相视一笑。陈默伸了个懒腰:“没想到这么受欢迎,以后我们可以多做一些。”
“好啊。”沈砚揉了揉他的头发,“不过今天累坏了,晚上我带你去吃你最爱的糖醋排骨。”
陈默眼睛一亮,挽住沈砚的胳膊:“那我们快走吧!”
冬天来临的时候,老巷里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陈默裹着厚厚的围巾,坐在铺子里烤火,看着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沈砚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递到他手里:“刚买的,还是热的。”
陈默咬了一口,香甜的暖意瞬间传遍全身。他靠在沈砚身上,看着壁炉里跳动的火苗,轻声说:“沈砚,有你真好。”
沈砚把他搂进怀里,下巴抵着他的发顶:“能和你在一起,我才觉得好。”
新年过后,陈默的生日到了。沈砚神秘兮兮地把他带到铺子里,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亲手打造的手表,表盘上刻着陈默的名字,表带则是用他们第一次见面时,陈默那把旧伞的伞骨打磨而成的。
“这是我做的,可能不太好看。”沈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陈默眼眶一热,扑进他怀里:“我很喜欢,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沈砚紧紧抱着他,在他耳边轻声说:“陈默,我爱你。”
陈默抬起头,看着沈砚温柔的眼睛,用力点头:“我也爱你。”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玻璃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柜台上那对刻着“默”和“砚”的袖扣上,闪闪发光。老巷的时光依旧缓慢而温暖,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