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疾骨
本书标签: 古代  Le双女主  双女主     

樾护疾心

疾骨

澹台樾并未在温府久留。她深知皇帝耳目众多,自己提前回京又深夜出现在温疾府上,若被有心人探知,必生事端。安排好护卫与医师后,她便悄然离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只是这一夜,温府内外,多了许多看似寻常、实则眼神锐利的暗桩。他们隐在街角、邻舍,将温府护得铁桶一般。这是澹台樾离京前就暗中布下的人手,原本是为了监视可能对温疾不利的动向,今夜却成了她最及时的屏障。

温疾躺在床榻上,虽依旧疼痛虚弱,心神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遇刺后都要安定些许。澹台樾输入她体内的那股内力醇正温和,与她自身阴寒紊乱的内息截然不同,竟隐隐有滋养经脉之效,让那肆虐的毒性都似乎蛰伏了几分。

“看重的人……”她无声地重复着这四个字,浅金色的眸子在黑暗中闪烁着复杂的光。信任于她而言是奢侈且危险的,但澹台樾一次又一次的出手相助,那不顾自身风险的回护,让她无法再全然将其视为冰冷的合作对象。

或许,在这条孤寂艰险的路上,她真的可以……稍稍依靠一下这份突如其来的暖意?

翌日,天刚蒙蒙亮,皇宫便传来了旨意,宣长公主澹台樾入宫。

紫宸殿内,皇帝澹台睿看着风尘仆仆却难掩英气的妹妹,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皇妹一路辛苦,北疆之事,你办得极好,大涨我天朝威仪!朕心甚慰!”

“为皇兄分忧,是臣妹本分。”澹台樾行礼,语气恭谨,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只是……”皇帝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沉,“朕听闻,皇妹是提前数日,轻车简从,快马加鞭赶回的?可是京城有何要事,引得皇妹如此挂心?”

果然来了。澹台樾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担忧:“回皇兄,臣妹离京日久,心中挂念太后凤体。且前几日收到京中传书,提及母后近日偶感风寒,心中焦急,故先行一步回京探视。北疆后续事宜,刘侍郎与周少卿足以处置。”

她抬出太后,合情合理。皇帝眼神微闪,笑了笑:“原来如此,皇妹纯孝。太后只是小恙,已无大碍。”他顿了顿,似是不经意地问道,“朕还听闻,昨夜温爱卿府上似乎不太平?可有此事?”

澹台樾心中一震,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哦?竟有此事?臣妹昨夜回府便已歇下,并未听闻。温大人……可还安好?”她演技精湛,将一个刚刚回京、对一切尚不知情的长公主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皇帝仔细打量着她的神色,未见异常,才缓声道:“据报是进了几个毛贼,已被温府护卫击退。温爱卿似乎受了些惊吓,但无大碍。朕已加派了禁军护卫其府邸安全。”

“皇兄英明。”澹台樾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冷意。加派禁军?是保护,还是监视?恐怕后者居多。“温大人乃国之栋梁,智谋无双,确需妥善保护。”

皇帝点了点头,不再提及温疾,转而与澹台樾聊起了北疆风土人情,仿佛刚才的询问只是随口一提。

然而,君臣兄妹二人,心中皆是一片冰镜。试探,已然开始。

温疾告假三日,未上早朝。皇帝派来的太医诊脉后,也只说是“旧疾复发,忧思过甚,需静养”,开了些太平方子便离去。

温疾乐得清静,在府中暗中调息,消化澹台樾留下的那股内力,同时仔细复盘昨夜遇刺的细节。那三名刺客训练有素,配合无间,若非澹台樾及时赶到,她凶多吉少。隐楼……为何突然对她下此杀手?仅仅是因为她可能阻碍了他们的计划?还是……他们察觉到了什么?

她想起那封指向江南据点的密信,心中不安愈甚。隐楼如同暗处的毒蛇,不知何时会再次发动致命一击。

午后,苏绣娘借着送新衣的名义入府,带来了澹台樾的口信。

“殿下让奴婢转告大人,宫中已加派禁军,名为保护,实为监视。请大人近日务必谨慎,若无要事,暂勿与外界联络。殿下会设法查清隐楼动向与刺杀缘由。”苏绣娘低声道,同时将几包药材混在新衣中递给温疾,“这是殿下寻来的几味调理内息的药材,或许对大人伤势有益。”

温疾接过药材,指尖触及那粗糙的纸包,心中微暖。“替我多谢殿下。”她顿了顿,又道,“也请转告殿下,宫中水深,陛下心思难测,请她……万事小心。”

苏绣娘应下,悄然离去。

温疾看着那几包药材,沉默片刻。澹台樾在宫中处境亦不轻松,皇帝显然已对她起了疑心,她却仍在为自己奔走。这份情谊,她承了。

三日后,温疾重返朝堂。

她依旧是一身水墨白衣,执扇而立,面色比告假前更显苍白憔悴,步伐也带着显而易见的虚浮。然而,当她抬起那双极浅金色的眸子,平静地扫过众臣时,那股无形的威压依旧让不少人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

“温爱卿身体可好些了?”皇帝关切地问道。

“劳陛下挂心,臣已无大碍。”温疾声音微哑,躬身回话。

朝议内容多是北疆和谈后续以及各地政务。温疾大多时间沉默不语,只在关键处寥寥数语,切中要害,引得众人暗自叹服。只是她那副仿佛风中残烛的模样,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位算无遗策的温大人,恐怕真的时日无多了。

唯有站在御阶旁的澹台樾,看着她强撑病体、却依旧智珠在握的样子,心中既佩服又涌起一股难言的酸涩。她知道,温疾那看似随时会倒下的身躯里,藏着怎样一个坚韧不屈的灵魂。

散朝后,温疾缓步出宫,不出意外地“偶遇”了同样准备回府的澹台樾。

“温大人气色似乎仍是不佳,可需本宫派太医再为大人诊治一番?”澹台樾骑着白马,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语气带着长公主应有的矜持与关怀。

温疾微微躬身:“多谢殿下美意,臣已服过太医开的药,只需静养即可。”

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澹台樾看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疲惫,心中了然。她点了点头:“既如此,温大人好生将养。国之栋梁,万望保重。”说完,便策马而去,并未多做停留。

周围竖着耳朵的官员们见两人只是寻常客套,便也失了兴趣,各自散去。

然而,当夜,一封密信便通过苏绣娘送到了温疾手中。信是澹台樾亲笔,详细告知了她今日在宫中与皇帝的对话,以及她查探到的关于禁军调动的细节。信末,澹台樾写道:“隐楼似有异动,目标不明,然其爪牙已深入京城。近日或有风雨,务必谨慎。药可按时煎服,于内伤有益。”

温疾看完,将信纸焚毁。澹台樾的情报网络,比她想象的还要灵通。有她在宫中周旋,自己确实能省去许多麻烦。

她依言煎服了澹台樾送来的药材。药汤苦涩,入腹后却化作一股温和的暖流,滋养着她受损的经脉,连带着那阴寒的毒性似乎都安分了些。这药虽不能解毒,但对于调理她因毒和伤势而千疮百孔的身体,确有奇效。

接下来的日子,表面平静,暗流汹涌。

温疾深居简出,除了上朝和处理必要公务,几乎足不出户。她借着“养病”的由头,暗中加快了与前朝旧部的联络,利用澹台樾提供的部分情报,悄无声息地调整着部署,将一些可能暴露的据点转入更深的地下。

澹台樾则活跃于宫廷与京城社交圈,她凭借北疆之功和长公主的身份,结交拉拢了一批年轻官员和勋贵子弟,隐隐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皇帝对此乐见其成,似乎觉得这个“妹妹”终于开始对权势感兴趣,这总比她整日无所事事、惹是生非要好控制。但他并未放松对澹台樾和温疾的监视。

隐楼方面,自那次刺杀失败后,便再无异动,仿佛从未存在过。但温疾和澹台樾都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这日,温疾收到江南传来的最新密报。据点转移后,经过层层筛查,终于发现了一丝蛛丝马迹——问题并非出在内部,而是负责与江南联络的一条暗线,在数月前一次意外中暴露,虽及时处理,但其接触过的部分信息可能已被隐楼截获。

同时,密报中还提及,隐楼似乎在暗中搜寻与前朝皇室血脉相关的所有信息,尤其是关于当年可能逃出生天的皇子皇女。

温疾看着密报,指尖冰凉。果然……隐楼的目标,是前朝遗孤。他们刺杀自己,是认为自己的存在阻碍了他们寻找遗孤的计划?还是……他们已经怀疑到了自己头上?

她必须尽快弄清楚隐楼的真正目的,以及他们到底掌握了多少信息。

她提笔,以密语写下一道指令:动用一切力量,查探隐楼搜寻前朝遗孤的缘由,及其与当朝皇室是否有所关联。

信送出去后,温疾独自坐在书房中,窗外月色清冷。她抚摸着袖中那冰凉的扇骨,浅金色的眸子里一片沉凝。

前朝遗孤的身份是她最大的秘密,也是她复国的根基。如今,这个秘密似乎已被暗处的猎犬嗅到了气息。而明处,皇帝的毒药和猜忌如影随形。

内有剧毒蚀骨,外有群狼环伺。

她的路,似乎越走越窄。

然而,当她想起澹台樾那双明亮而坚定的眼眸,想起那句“我看重的人,自然要护到底”,心中那冰冷的绝望,似乎又被一丝微弱的火苗驱散了些许。

或许……天无绝人之路。

她轻轻咳嗽着,摊开一张新的奏折,开始批阅。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她便不会放弃。

这盘棋,还未到终局。

上一章 毒噬残躯 疾骨最新章节 下一章 冰蚕丝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