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雨,总是带着江南的缠绵。
林深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双肩包,站在萧山机场的出口,雨水打湿了他额前的碎发。他穿着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188厘米的身高让他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只是他习惯性低垂的眉眼,和微微蜷缩的肩膀,都暴露了他深处的社恐。
一辆骚包的红色跑车在他面前停下,车窗降下,露出赵太阳那张带着痞气的脸(虚拟形象)。他对着林深使劲招手:“林深!这里这里!”
林深的脚步顿了顿,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双手插进裤兜,指尖触到了那枚旧铜钱,才勉强稳住了心神。
“赵总,我……社恐,而且我不想露脸。”他的声音很小,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害!”赵太阳推开车门,自来熟地拍着他的肩,把他往车上带,“虚拟直播要的就是神秘感!小电人形象你想捏成什么样都行!对了,以后别叫赵总,生分!叫我太阳,或者哥!”
跑车的引擎声很响,赵太阳一路都在兴奋地介绍杭州的吃喝玩乐,林深大多数时候只是“嗯”“哦”“好”地回应,偶尔会被赵太阳的某个笑话逗得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一弯。
车子最终停在一栋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建筑前——这就是听潮阁的总部。刚进门,一个穿着花衬衫的男人就热情地迎了上来,拍着林深的背,力道大得让他差点趔趄:“泽儿(林深直播昵称)!早就听说你了!我是崔十八,叫我八哥就行!以后咱就是一家人!”
林深的嘴角微不可察地抽了抽:“八哥,我20岁。”
“没事!”崔十八笑得豪爽,露出一口白牙,“我不介意多个19岁的儿子!”
林深:“……” 他默默在心里改了口:八爹? 好像更奇怪了。
走进签约室,赵太阳把一份合同推到林深面前,语气豪迈得像在菜市场砍价:“兄弟,待遇你随便提!只要你开口,哥都满足你!”
林深推了推不存在的眼镜,表情认真得像是在做课题答辩:“第一,不打卡,迟到不扣钱。我习惯凌晨三点看财报,上午起不来。第二……能不能帮我给长大的福利院捐个‘金融图书馆’?”
赵太阳先是一愣,随即拍着大腿哈哈大笑,那笑声在密闭的房间里嗡嗡作响:“没问题!听潮阁的规矩就是没规矩!打卡?那是给普通人定的!捐款的事哥包了!别说一个图书馆,十个都行!”
听到“捐款”二字时,林深紧绷的肩膀终于松弛了一些。他想起福利院那些缺书少笔的日子,想起院长嬷嬷拿着旧报纸教他认字的场景——嬷嬷不识字,就照着报纸上的图画讲,说“这个像苹果,这个像太阳”。心里某个角落像是被温水浸泡过,软得一塌糊涂。
“谢谢。”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赵太阳摆摆手,大大咧咧地说:“跟哥客气啥!走,带你去捏小电人!咱听潮阁的虚拟形象,那可是业内顶级水平!”
设计师工作室里,已经摆好了好几个初稿。第一个是“清冷学长款”,戴着细框眼镜,穿着白衬衫,气质温润;第二个是“霸总款”,西装革履,气场全开,眼神锐利;第三个……是一只戴着金边眼镜、怀里抱着本《金融时报》的柴犬,耳朵耷拉着,看起来有些呆,又有些萌。
林深的目光在柴犬形象上停留了几秒,耳根悄悄泛红:“……这个,好像……还不错。”
赵太阳当场笑喷,拍着他的背:“行!就它了!我弟就要走萌系金融学霸风!绝对独一份!”
敲定了小电人形象,赵太阳又拉着他去熟悉“小电人”系统。房间里摆着一套动作捕捉设备,看起来像未来科幻片里的道具。
“这个是用来捕捉动作的,”赵太阳指着设备,兴奋地演示起来,“你动一下手,小电人也会跟着动。”
林深半信半疑地抬起手,屏幕上的柴犬也同步抬起了爪子,还晃了晃尾巴。他看着觉得有趣,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了弯,虽然幅度很小,却被眼尖的赵太阳捕捉到了。
“看!我就说你适合这个!多可爱!”赵太阳笑得更欢了,“以后直播就放开了玩!有哥在,没人敢欺负你!”
那天晚上,赵太阳非要拉着林深一起吃火锅。包厢里热气腾腾,崔十八和其他几个听潮阁的艺人——尹妹、游戈、北夜——轮番上阵,讲着直播时的糗事。
“上次我直播唱《青藏高原》,唱到‘是谁’的时候,小电人直接来了个劈叉,把观众笑疯了!” 游戈一边说一边比划,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林深坐在角落,默默地吃着东西,偶尔被逗笑时,会露出浅浅的梨涡。他看着眼前这群吵吵闹闹却真心待他的人,突然觉得,杭州的秋天,好像也没那么冷。
吃到一半,赵太阳突然举杯:“来!欢迎我们的新兄弟林深!以后听潮阁就是你的家!”
“欢迎林深!”
“欢迎新兄弟!”
众人的声音汇在一起,带着火锅的热气,涌进林深的耳朵里。他举起面前的饮料,轻轻碰了一下赵太阳的酒杯,低声说了句:“谢谢。”
这一次,他的声音很清晰,也很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