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球返回后,林深和苏芮带回的“星际图书馆”基础算法在全球引起了轰动。各国科学家根据这些知识,联合开发出了“全球灾害响应系统”,将不同地区的资源调度、人员疏散等数据实时连接,就像给地球装上了一个“智慧大脑”。
这天,苏芮正在实验室调试系统,忽然收到了穆勒的紧急通讯:“萨赫勒地区出现异常沙尘暴,强度是往年的三倍,当地的抗旱麦田眼看就要被吞没,常规防护措施根本挡不住!”
苏芮立刻调出萨赫勒的实时影像,屏幕上,黄沙像愤怒的巨兽吞噬着绿色的麦田,当地村民正跪在田埂上,眼睁睁看着辛苦种下的麦子被沙粒抽打。“启动‘星桥共鸣’方案!”苏芮当机立断。
“星桥共鸣”是他们从月球知识中改良的技术,通过全球各地的“文明对话营”作为信号节点,将不同地区的能量汇聚起来,形成一道无形的防护网。此刻,从乞力马扎罗山的发射塔到亚马逊的雨林营地,从耶路撒冷的老城到北京的天文台,无数光点在地图上亮起,像一串串联起的星辰。
林深坐在控制台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将青铜钥匙插入能量引导槽。钥匙发出嗡鸣,与全球的节点产生共振,一道淡蓝色的光网从虚拟地图上升起,慢慢覆盖了萨赫勒地区。
地面上,正在沙暴中挣扎的村民忽然发现,黄沙的速度慢了下来,像被一张无形的网挡住。阳光透过光网照下来,在麦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麦秆不再被吹得弯折,反而挺直了腰杆。
“是星桥!是星桥的力量!”有村民认出了光网的纹路,激动地跳起来欢呼。
苏芮看着屏幕上光网与沙暴对抗的画面,忽然想起在月球上听到的那句话:“知识不是枷锁,是土壤。”此刻,这土壤上正长出属于人类的希望。
沙暴过后,萨赫勒的麦田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村民们围着光网消散后留下的光晕,跳起了传统的庆祝舞蹈,他们的歌声混着远处传来的清真寺唤礼声、教堂钟声,在沙漠上空交织成奇妙的和声。
林深走到苏芮身边,递过来一杯热可可:“你看,我们做到了。”
苏芮接过杯子,指尖传来暖意:“不是‘我们’,是‘大家’。”她指着屏幕上那些闪烁的节点,“每个参与的人,每个愿意放下分歧、携手合作的文明,都是这道光网的一部分。”
这时,青铜钥匙忽然飞到空中,表面的符号与全球各地的“文明对话营”标志同时亮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星图——那是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坐标。
“看来,宇宙已经收到我们的回应了。”林深望着窗外的星空,眼睛亮得像里面的星星。
苏芮笑着点头,心里清楚,这不是结束,而是人类文明真正迈出共生第一步的开始。往后,还会有更多的沙暴、更多的挑战,但只要这道由不同文明、不同声音编织成的“星桥”还在,人类就永远不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