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那夜,汴京的瓦当凝出琉璃脆响。赵匡胤在御书房批阅江淮漕运奏章,朱砂笔突然裂开,渗出的血珠在“吴王”二字上绽成红梅。他抚过心口发烫的太极纹,听见李煜在远处轻笑:“陛下可知,金陵初雪映在酒盅里,比汴京的更碎些?”
宫灯倏忽暗灭。晋王端着药盏的身影剪在窗纸上,像只伺机的秃鹫。赵匡胤嗅见汤药里的附子味,竟与三年前南唐宫变时那杯毒酒一模一样。
“光义。”帝王忽然敲案,震得砚台浮起微光,“可还记得显德七年,朕在陈桥驿梦见的双生牡丹?”
药盏坠地碎裂。晋王踉跄后退时,看见裂纹中升起青烟——烟里裹着李煜新填的《虞美人》,字句如金针扎进四周暗卫的瞳仁。
“皇兄疯了...”光义嘶吼着拔剑,剑锋却劈中虚空里的词稿。纸张翻飞间露出赵匡胤的笑脸:“是醒了。”
烛影剧烈摇曳时,李煜正披着玄氅走过侯府梅径。他忽然驻足捂胸,指间渗出与帝王相同的血珠。梅树轰然倒塌,枝干裂成传国玉玺的形状,内里嵌着太祖金斧的倒影。
“原来如此...”他咳着血笑叹,用雪地写下半阕词。最后一笔落下时,汴京宫阙传来斧钺交击的巨响。
赵匡胤倒在龙椅旁,看见屏风后转出李煜虚幻的身影。南唐旧主掌心托着双生牡丹,一瓣印着宋军旗号,一瓣染着南唐胭脂。
“那年陈桥驿...”帝王挣扎去握他衣角,“朕梦见你递来黄袍...”
“臣梦见接了陛下的降书。”李煜的幻影逐渐凝实,发间落下金陵雪片。他们同时触碰对方心口的太极图,金光爆裂中现出命运真相——显德七年的某个瞬息,他们的魂魄曾错身而过。太祖的雄魂裹住了李煜的文魄,这才有后来词稿传心的奇缘。
斧声再响时,两人突然相视大笑。赵匡胤扯下破碎的龙袍掷向晋王:“这江山予你!”内襟赫然露出李煜笔迹——「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李煜则褪去素纱中衣,心口纹着赵匡胤的《咏初日》:“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烛火彻底熄灭的刹那,双魂化作金红二气缠绕升空。禁军撞开殿门时,只见案头摊着未写完的诏书,朱砂与墨汁交融成奇异图案:北方疆域绘着李煜的花间词韵,江南水乡染着太祖的斧钺锋芒。
翌日新帝登基,悬镜司在侯府梅树下掘出铁函。内藏血书一卷,竟是双帝共笔的《山河契约》: 「赵氏守国祚,李氏掌文脉。千秋共明月,万世同悲欢。」
而今汴河夜雾起时,舟子仍能听见双声和鸣。一诵“未离海底千山黑”,一答“恰到中天万国明”。有渔人曾见金光破雾,照见两道身影共倚银河,分食一块雕成江山形状的桂花糕。
史官在《夜航录》中暗记:靖康元年腊月,二帝北狩途中,雪地忽然绽开江南红梅。徽宗踉跄扑向花树时,怀中跌出太祖金斧的微缩模型——斧柄刻着李煜绝笔:「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后续:此后每逢华夏文明危殆之际,总会出现神秘词稿指引生机。崖山海战前夕,文天祥帐中无端出现《破阵子》新阙;抗战时期,重庆防空洞石壁显出血书《满江红》。墨香皆带金陵雪意,笔锋藏汴京斧声。
这个有人想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