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黎明本无声
本书标签: 都市 

第九章:逆向观测

黎明本无声

咖啡馆那次笨拙的会面之后,江淮之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原样。他没有再主动联系沈砚秋,沈砚秋也没有再来打扰他。那盆绿萝依旧在窗台上,护士长定期来浇水,它便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再未出现缺水的迹象。

一切如常。

只有江淮之自己知道,某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他开始更频繁地、无意识地留意与“沈砚秋”相关的信息碎片。

医院食堂的电视里播放着一档冷门的音乐纪录片,背景音里有一段吉他即兴,他会停下筷子,直到那段旋律结束。

神经内科送来一份需要会诊的病例,患者主诉是“听到特定声音会产生强烈情绪反应”,他花了远超必要的时间审阅那份病历。

他甚至在自己常去的医学论坛匿名版块,看到有人讨论“情感钝化”的病例时,指尖在键盘上停留了许久,最终却一个字也没有输入。

沈砚秋像一颗投入他静默心湖的石子,涟漪扩散后,湖面并未完全恢复平静,反而将水底一些沉睡的沉积物搅动了起来。

这天下午,江淮之难得提前结束门诊。他开车回公寓,路过一个老旧的市民公园时,目光被公园一角聚集的零星人群吸引。那里似乎有一个小型的露天音乐活动。

鬼使神差地,他打了方向盘,将车停在路边。

他并没有走近,只是倚在车边,隔着几十米的距离,望着那片被高大梧桐树环绕的空地。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人群中央,几个年轻人正在表演,架子鼓、贝斯,还有一把木吉他。

弹吉他的,正是沈砚秋。

他今天穿了一件宽松的浅蓝色衬衫,袖子随意挽到手肘,露出清瘦的手腕。他没有主唱,只是专注地低着头,手指在琴弦上流畅地滑动,一段轻快而富有节奏感的旋律便流淌出来,与鼓点和贝斯交织在一起。

和医院里那个苍白安静的病人不同,和咖啡馆里那个带着试探性笑容的年轻人也不同。此刻的沈砚秋,整个人仿佛在发光。他微微闭着眼,身体随着节奏轻轻晃动,嘴角噙着一抹纯粹享受的笑容,完全沉浸在了音乐的世界里。

周围的人群不多,但都跟着节奏轻轻摇摆,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那是一个小小的、自发的、充满生命力的快乐场域。

江淮之静静地看着。

他依旧无法理解这种“快乐”。音乐于他,依旧是物理信号。人群的互动,在他看来更像是一种基于神经镜像机制的群体性行为。

但是。

他的视线,无法从那个光影中心的身影上移开。

他观察到沈砚秋弹到某个高难度段落时,微微蹙起的眉头,和成功后嘴角那抹更深的、带着点小得意的笑纹。

他观察到沈砚秋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他观察到沈砚秋偶尔抬起眼,与贝斯手交换一个默契的眼神,那眼神里流淌着无需言语的共鸣与愉悦。

这些细节,像一个个数据点,被江淮之冷静地采集、分析。他试图构建一个更完整的“沈砚秋”模型:一个在音乐中能找到绝对自洽和生命能量的人。

一段激烈的合奏结束,掌声和口哨声响起。沈砚秋放下吉他,拿起旁边的水瓶仰头喝水,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滚动。几滴水珠顺着他修长的脖颈滑落,没入衣领。

就在这时,沈砚秋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公园外围,恰好与倚在车边的江淮之的视线,隔空相遇。

沈砚秋明显愣住了,拿着水瓶的手顿在半空。他脸上的表情从演奏结束后的亢奋,迅速转变为毫不掩饰的惊讶,随即,那惊讶化为了一个更加灿烂、甚至带着点惊喜的笑容。

他抬起手,朝着江淮之的方向,用力地挥了挥。

隔着几十米的距离,隔着喧闹的音乐和人群,江淮之清晰地看到了那个笑容,和那个挥手。

他没有动。

既没有回应那个笑容,也没有转身离开。

他只是站在那里,像一座沉默的礁石,承受着那道过于明亮、过于温暖的目光。

沈砚秋见他没反应,似乎也不在意,笑着跟旁边的乐手说了句什么,然后放下水瓶,竟然朝着他这边小跑了过来。

阳光穿过梧桐树叶,在他奔跑的身影上投下流动的光斑。

江淮之看着那个越来越近的身影,感觉到自己左胸腔内,那颗习惯于规律跳动的心脏,再次传来了那种陌生而清晰的悸动。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

他微微蹙眉,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

沈砚秋跑到他面前,气息还有些微喘,额发被汗濡湿了几缕,贴在光洁的额头上。他身上带着阳光、青草和一点点汗水的气味,扑面而来,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江医生!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您!”沈砚秋的眼睛亮晶晶的,笑容毫无防备,“您也喜欢听这种……嗯,街头音乐?”

江淮之的视线从他汗湿的额头,移到他因为奔跑和兴奋而泛着红晕的脸颊,最后落在他那双盛满了笑意和好奇的眼睛上。

他沉默了几秒,才用他一贯平淡的语调回答:

“路过。”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了沈砚秋耳中。

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他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但这一次,他没有移开目光。

沈砚秋听着他那句“路过”,看着他依旧没什么表情的脸,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眼睛弯成了好看的月牙。

“江医生,您这个‘路过’,可真是路得太巧了。”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狡黠的调侃,但并不让人反感,反而有种熟稔的亲昵感。“我们平时可不常在这儿演,今天是被朋友临时拉来凑数的。”

江淮之没有接他这个关于“巧合”的话茬,目光转向他刚才跑来的方向,那里乐手们已经开始收拾器材,零星的人群也在散去。他问道:“结束了?”

“嗯,本来也就最后两首了。” 沈砚秋顺着他的目光回头看了一眼,又转回来,兴致勃勃地问,“江医生,您觉得怎么样?我们刚才那首,就是最后那首比较快的。”

这是一个直接的,关于感受和评价的提问。江淮之的指尖在身侧微不可查地蜷缩了一下。他习惯于给出客观、基于数据的判断,而非主观的、情感层面的评价。

“节奏型复杂,指法转换频率高,需要较高的神经协调性和肌肉记忆。”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个相对接近“评价”的观察结论,“完成度不错。”

沈砚秋愣了一下,随即笑得肩膀都微微抖动起来,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有趣的事情。“完成度不错……天,江医生,您这大概是我听过最……别致的夸奖了。” 他忍着笑,学着江淮之那种冷静剖析的语气,“‘神经协调性和肌肉记忆’,嗯,听起来像在夸一台上好了发条的精密仪器。”

江淮之看着他笑得开怀的样子,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意识到自己的回答可能再次偏离了“常规”社交语境,但这确实是他基于观察得出的最直接结论。

沈砚秋笑够了,见江淮之只是静静看着他,并没有不悦的神色,便大胆地往前凑了半步,仰头看着江淮之那双深邃却难辨情绪的眼睛。

“江医生,既然您‘路过’并且给出了‘完成度不错’的评价,” 他眨了眨眼,语气轻松而自然,“那……作为奖励,我请您喝杯东西吧?就公园门口那家鲜榨果汁摊,绝对健康,不含咖啡因,不影响您晚上工作。”

这个邀请来得突然,且直接。带着沈砚秋身上那种特有的、不加掩饰的热情。

江淮之的视线从沈砚秋带着期待的眼睛,滑到他因为刚刚剧烈运动而依旧泛着健康红晕的脸颊,再落到他微微汗湿的蓝色衬衫领口。公园里吹过的风,带着对方身上那股混合着阳光、青草和淡淡汗气的味道,更清晰地萦绕过来。

他应该拒绝。就像他拒绝大多数非必要的社交邀请一样。保持距离,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和情感干扰,这是他一贯的原则。

然而,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闪过几个画面:咖啡馆里沈砚秋提及音乐时眼中的光,病历上“情感钝化”的描述,以及刚才那个在阳光下弹着吉他、仿佛自身在发光的年轻身影。

这些画面与他此刻眼前的这个人重叠在一起。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了几秒。沈砚秋脸上的笑容稍微收敛了一些,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邀请可能有些唐突,正准备说点什么缓和一下。

就在这时,江淮之薄唇微启,吐出了一个清晰的音节:

“好。”

沈砚秋的眼睛瞬间又亮了起来,像是被重新点燃的星辰。

“太好了!那家橙汁特别好喝,保证您喜欢!” 他语气欢快,侧身做出引路的姿势,“这边走,江医生。”

江淮之迈开步子,跟上了沈砚秋的步伐。两人并肩走在公园的林荫小道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一个步履沉稳,面容平静如水;一个脚步轻快,脸上带着尚未褪尽的兴奋和笑意。

鲜榨果汁摊很近。沈砚秋熟门熟路地点了两杯鲜橙汁,坚持付了钱,然后将其中一杯冰冰凉凉、挂着水珠的杯子递到江淮之手里。

“给,补充维C。”

江淮之接过杯子,冰冷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他看着杯中明晃晃的橙色液体,又抬眼看向对面正咬着吸管、满足地喝了一大口的沈砚秋。

沈砚秋察觉到他的目光,松开吸管,唇边沾了一点橙色的果肉纤维,他伸出舌尖舔掉,然后笑着问:“怎么样,江医生,没骗您吧?是不是很新鲜?”

江淮之的视线在那抹一闪而过的粉色舌尖上停留了极短的一瞬,然后垂下眼,学着沈砚秋的样子,低头喝了一口。

酸甜、冰凉的液体滑入喉咙,带着浓郁的果香。

很陌生的味道。他很少喝这类饮品。

“嗯。” 他应了一声,算是回答。

这或许算不上一次成功的“社交”,但无疑,是一次明确的“逆向观测”。他接受了观测对象的邀请,踏入了对方熟悉的场域,品尝了对方推荐的食物。

而他左胸腔内,那因“路过”而起的清晰悸动,在冰凉的橙汁入喉后,似乎并未完全平息,反而以一种更沉稳、更持续的节拍,悄然搏动。

上一章 第八章:咖啡因 黎明本无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章: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