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不睡觉的后果就是下午犯困,韩韶瑾和温熙都快困成狗了。
尤其下午第一节上的还是地理课,俩人里面没一个感兴趣的。
她们的头一点一点的,要不是手撑着,早和桌子亲密接触了。
韩韶瑾低头闭目,假装自己闭眼也能听。
“这道题……拉尼娜……摩尔曼克斯港……”
……
什么东西进入我的耳朵了?
不管了,我在听……
“……好,下一题……太阳直射点……”
!
好像听到自己的错题了,韩韶瑾努力睁开她的眼睛。
她觉得此刻她从黑暗的一条缝中看向黑板的字,而且她的眼皮跟磁铁一样一直在相吸,根本分不开。
……
好困。
她的头又慢慢地锤了下去。突然,又猛地抬起睁眼开黑板。
还没睁开三秒,又合上了。
……
在以上动作持续三次以后,韩韶瑾决定以自由意志为凭,向梦境彻底沉沦。
……
困飞了。
不能怪她,要怪就怪有催眠特效药在讲台上面走。
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一犯困,时间就过的特别快。
韩韶瑾觉得她还没睡着多久,下课铃就响了。
你以为她会清醒吗?
不,她直接倒头就睡。
在她旁边的温熙更是重量级。连三次睁眼都没尝试,直接对着困意缴械投降——从上课睡到下课。
整个课间,班里嘻笑打闹声完全没吵到这俩纯困战士。
窗外烈日炎炎,灼烧着裸露在空气中的一切。而教学楼内温度适中,为高三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而高三十一班的班主任楚婉也收拾好她要带的教材,上课铃一响她就立刻带去上课。
这节课本来是班会,但谁让楚婉是班主任呢?
高三的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只会抽出一点时间讲学校的要求,剩下的都是做题。这是高三班主任们心照不宣的做法。
不过今天的班会她可能会花点时间细讲,因为下周就要开家长会了。
等她把消息公布时,全班都炸了。
“什么?!”
“别啊?别开家长会啊,能不能下次再开。”
还有经典的。
“我是让我爸来还是让我妈来呢?”
!
什么什么?
怎么这么吵?
感觉到班里闹腾地跟菜市场一样,韩韶瑾终于醒了。
“什么鬼?”
楚婉拿麦示意他们安静。
“喂——”
“同学们,安静,听我说。”
还没静。
楚婉再喊了一次,班上的声音才渐渐减少。
“10月31号,也就是国庆节放假之前,咱们开次家长会。”
……
!!!
听到‘家长会’,韩韶瑾终于开机了。
她想起来了,三中还要开家长会。
韩韶瑾第一次高三的时候,总共就开了两次家长会,一次是国庆前,一次是高考英语听说前。时间太过久远,她都快忘了还有开家长会这个东西。
不过也没啥,韩韶瑾这回儿的成绩比第一次高三的8月一测和九月月考成绩高多了,她根本不慌。
没什么大事,清醒了的韩韶瑾就抽出今天中午没写完的卷继续写。
说真的,这种老师在上面讲,自己在下面写的感觉让韩韶瑾梦回初三。
她当时就是这么干的。
不过她是跟人学‘坏’的。都怪她那个同桌,天天语文课上写数学作业,数学课上补语文作业。反正写的作业跟上的课没一个对的上的。
偏偏他这么干考的还好,韩韶瑾学了他那样后,她的成绩却还是那样。
韩韶瑾争分夺秒写作业的温熙也有样学样。讲真,看着韩韶瑾写作业,她自己也有动力了。
她突然就明白孟母为什么要三迁了。
尽管有些人哀嚎家长会,但还有个别期待假期的大着胆子问国庆假期。
“老师,国庆放几天啊?”
楚婉想假装没听到。
“好,我们拿出上次没讲完的试卷……”
又有人问了。
“老师老师,国庆咱们几天假啊?”
似是知道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楚婉无奈回答“七天。”
“哇!”
这话一出,楚婉听取“哇”声一片。
但是,
“但是三天后,可以自愿回校。”
一听这个,全班一阵唏嘘。
“切——”
“好了好了,高考考完后你们的假期长着呢。接下来咱们再简单讲讲月考的排名。”
说着她就转身点开ppt。
虽然韩韶瑾和温熙偷偷细看了全班的成绩,但还是抬头往上面看。
“好,因为这只是月考,大家只要知道自己的成绩就好了。上面是班排前十的同学,你们自己看看。”
趁着学生们看的功夫,楚婉又说了几句。
“还是像级长说的一样,一次考试不能说明什么,只是对你这一段时间复习的检验……我始终是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没考好的同学也不要灰心,仔细想想你们这段时间是不是懈怠了……”
说完她又摁了摁手上的ppt翻页笔,来到下一页,是单科状元和进步名单。
“还是一样,你们看看老师就不念了。”
韩韶瑾觉得下一页应该是没有了,因为她看到楚婉已经在翻卷子了。
她也趁着这会儿翻翻上次没讲完的卷子。结果一翻就翻到了三套。
……
她居然超前做了那么多卷子。
楚婉跟其他班的历史老师不一样,她喜欢发很多套题,从第一套开始讲,到高考前能讲到哪里算哪里。
不是她不负责,而且复习和讲题同一时间进行,复习肯定是要花时间点,只能挤压讲题时间。
当然了,她鼓励学生积极去问。
韩韶瑾看着手上还在做的历史题,沉默。
思索一会儿,她决定以后一周内尽量写其他卷放松心情。
“拿出去年的模拟卷,我们上次讲到第几题了?”
韩韶瑾放下黑笔,手拿红笔,将要讲的模拟卷放在上面认真听讲。
她现在可不敢‘阳奉阴违’,虽然历史事件知道的差不多了,但她还是老老实实地听讲。
“好,来到第9题。首先看时间,1971年,什么事件?”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好,我们再看第一个选项……”
“……这个A好像看起来很符合题意,我们先保留。来再看B,B一看就是错的,美国经济滞胀是1972年左右的,排除法排了……”
“所以就A和D时间是符合的,我们再读一下题……好,根据题意,虽然A很对,但是明显D更符合题意。所以就选D。”
……
温熙听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没了?
这是可以这么讲的吗?
哪里就D选项更符合题意了,我看A选项也很符合题意啊?
搞不懂的温熙去问韩韶瑾。
韩韶瑾凑过去一看。
“A的时间不对,这个是1973的。婉婉没讲。”
“原来如此……”
……
不对?
“那你咋知道的?”
韩韶瑾拍了拍她的肩膀。
“你同桌的历史课外书不是白看的。”
……
难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