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烽烟寄客舟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乱世豪情  原创作品     

第六章 驰途遇险阻军行 密语寻踪破迷局

烽烟寄客舟

西境的官道比京城的街巷难走百倍,夜风裹着沙砾打在骑兵的铠甲上,发出“噼啪”的脆响,像是要把这夜色都戳出细孔。带队的周将领攥着鹤云舟的亲笔指令,目光扫过身后紧随的队伍,喉结动了动——按原定路线,此时该抵达中途的青石桥驿站,可眼前的路却被一堵垮塌的土墙拦得严严实实,墙下还散落着几根带着火星的木柴,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

“停!”周将领勒住马缰,马蹄在地面上刨出两道浅坑,“所有人戒备,派两个兄弟去查看土墙,剩下的人守住四周,谨防有埋伏!”

两名骑兵立刻翻身下马,握着长刀小心翼翼地靠近土墙。刚走至墙根,就听见草丛里传来“咻”的一声,一支冷箭直直射向其中一人的肩头。骑兵反应极快,挥刀挡开箭矢,可箭羽上的火星却落在了干草上,瞬间燃起一小片火苗,借着夜风往队伍的方向蔓延。

“是陷阱!”周将领心头一沉,他立刻下令让士兵们用皮囊里的水灭火,同时警惕地望向四周的树林。果不其然,林子里很快冲出数十个蒙面人,手里拿着长刀和弩箭,朝着骑兵队伍扑了过来。这些人身手矫健,招式狠辣,显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死士,而且目标明确——不是要全歼队伍,而是要拖延时间,甚至想夺走他手中的指令。

双方很快缠斗在一起,骑兵们虽精锐,可蒙面人数量不少,且熟悉地形,借着树林和夜色的掩护频频偷袭。周将领一边挥刀砍向身前的蒙面人,一边暗自盘算:若是在这里耗下去,别说赶去古松林埋伏,恐怕连西境的方向都到不了。他余光瞥见不远处有一条狭窄的岔路,路边立着一块模糊的石碑,像是之前驿站标注的“近道”,可这条路他从未走过,不知是否藏着更大的危险。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被蒙面人划伤手臂,踉跄着后退几步,刚好撞在周将领身边:“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的粮草和水都不多了,再耗着会误了时辰!”

周将领咬了咬牙,当机立断:“所有人听令!一队留下断后,务必缠住这些蒙面人,二队跟我走岔路,直奔古松林!等我们得手,立刻派人回来接应你们!”他深知,守住西境粮草、抓住林副将的把柄,比什么都重要,只能冒险走这条未知的近道。

二队骑兵跟着周将领冲进岔路,身后的厮杀声渐渐远去,可新的难题很快摆在眼前——这条路比官道崎岖数倍,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前方就出现了一条湍急的河流,河上的木桥早已腐朽不堪,只剩下几根断裂的木板悬在水面上,根本无法通行。周将领翻身下马,蹲在河边查看水流,河水冰冷刺骨,流速极快,若是强行渡河,不仅马匹难以前行,士兵们也可能被冲走。

“将军,这可怎么办?”一名士兵急得额头冒汗,“再找不到过河的办法,咱们就算避开了蒙面人,也赶不上寅时三刻的埋伏了。”

周将领皱着眉,目光在河边来回扫视,忽然注意到河岸的石头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松”字,字迹模糊,像是被风雨侵蚀过,可那笔画走势,和沈清辞在密语里提到的“松”字暗纹一模一样。他心里一动,立刻让人在附近搜寻,果然在不远处的山洞里,发现了一艘隐藏的小木船,船桨旁还放着一块刻着“林”字的木牌——显然,这是林副将为自己人准备的渡河工具,却没想到被他们意外找到。

“天助我们也!”周将领又惊又喜,立刻下令让士兵们将小木船抬到河边,分批渡河。好在小木船虽小,却足够稳固,加上士兵们动作迅速,半个时辰后,二队所有人都安全抵达了河对岸。

与此同时,京城翰林院的书房里,沈清辞正对着密语译本逐字核对,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满桌的纸张上。他已经核对了三遍,始终没发现新的线索,直到指尖划过“寅时三刻,南仓转北,以‘松’为号”这句话时,忽然觉得“寅时三刻”的“寅”字有些奇怪——这个字的最后一笔,比其他字多了一个小小的弯钩,不仔细看,根本以为是墨迹晕染。

沈清辞立刻找来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个“寅”字,发现弯钩里还藏着一个极小的“卯”字,像是用细针刻上去的。他心里一紧,立刻对照着时辰表推算:寅时三刻之后便是卯时,难道林副将故意在密语里改了时辰,真正的转移时间其实是卯时?可他又为何要这么做?是为了防备自己人泄密,还是故意设下陷阱,等着鹤云舟的人往里面跳?

沈清辞不敢耽搁,立刻拿起纸笔,将这个发现写下来,准备派人送去西境。可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外面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立刻吹灭烛火,躲到门后。片刻后,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黑影溜了进来,径直走向书桌,显然是在寻找密语译本。

沈清辞屏住呼吸,趁着黑影低头翻找纸张的间隙,猛地冲了出去,一把抓住黑影的手腕。黑影惊呼一声,转身就要反抗,却被沈清辞死死按住。沈清辞借着窗外的月光看清了黑影的脸,竟是翰林院的一名小吏,平日里总是沉默寡言,没想到会是丞相府的人。

“你是来偷密语译本的?”沈清辞语气冰冷,手上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丞相府派你来,除了偷译本,是不是还想确认,我有没有发现密语里的破绽?”

小吏脸色惨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只是拼命挣扎。沈清辞知道,从他嘴里未必能问出更多东西,而且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时辰有误”的消息送到西境,若是再耽搁,周将领的队伍恐怕会落入陷阱。他立刻叫来守在门外的王府侍卫,将小吏交给他们看管,自己则拿着写好的消息,快步赶往城外的驿站。

夜色渐深,西境的古松林里,林副将正带着手下清点粮草,月光透过松枝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堆积如山的粮草上,泛着冷光。一名手下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将军,按约定的寅时三刻还有半个时辰,鹤云舟的人应该不会来了吧?会不会是咱们的消息走漏了,他们不敢来了?”

林副将冷笑一声,眼底满是不屑:“放心,我早就派人在半路设了埋伏,就算他们能冲破埋伏,也过不了那条河。再说,就算他们真的来了,也只会落在我设下的陷阱里——真正的转移时间,是卯时,我在密语里改了时辰,就是要让他们扑个空,等他们反应过来,粮草早就送到外敌手里了。”

手下立刻谄媚地附和:“将军英明,有您在,鹤云舟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斗不过您和丞相大人。”

林副将得意地笑了笑,抬头望向京城的方向,却没注意到,不远处的松树上,一名骑兵正趴在树枝上,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周将领的队伍虽然晚了半个时辰,却刚好在寅时三刻末赶到了古松林,听到了林副将的阴谋。

周将领躲在树后,心里暗自庆幸:幸好沈清辞及时发现了密语里的破绽,派人送来消息,否则他们真的会在寅时三刻埋伏,等不到人不说,还会错过真正的转移时间。他立刻让人悄悄联络其他士兵,在古松林四周布下埋伏,只等卯时一到,就动手抓人。

而此时,京城的驿站里,沈清辞刚把消息交给送信的骑兵,就看到苏慕言匆匆赶来。苏慕言脸色凝重,手里拿着一封新的密信,递到沈清辞面前:“疏白,刚收到西境传来的密信,说外敌最近动作频繁,不仅和林副将联络,还在边境的黑风山聚集了大量兵力,似乎想趁着粮草转移的机会,偷袭西境的城池。”

沈清辞接过密信,快速浏览一遍,眉头拧得更紧:“这么说,林副将转移粮草只是第一步,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配合外敌偷袭西境?若是这样,就算我们抓住了林副将,挡住了粮草转移,也挡不住外敌的进攻。”

“没错,”苏慕言点头,语气沉了下来,“砚之兄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正在调派更多的兵力赶往西境。但还有一件事更奇怪,密信里说,外敌的首领手里,有一枚和陛下御玺相似的印章,他们用这枚印章,在边境招兵买马,不少百姓都被蒙骗,加入了外敌的队伍。”

沈清辞心里一震:“和御玺相似的印章?难道是丞相仿制的?可他怎么敢这么做?若是被陛下发现,他就算有再多的势力,也难逃一死。”

“或许,陛下根本就知道这件事,甚至……是陛下默许的。”苏慕言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被人听见,“砚之兄之前就怀疑,陛下和丞相通敌,只是一直没有证据。这枚印章,或许就是打破僵局的关键证据,只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枚印章藏在什么地方,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

沈清辞沉默了,他看着手里的密信,忽然觉得,这场博弈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不仅涉及丞相和鹤云舟的权力之争,还牵扯到陛下和外敌的勾结,西境的粮草、城池,边境的百姓,都成了这场博弈的筹码。

而西境的古松林里,卯时的钟声渐渐响起,林副将一声令下,手下们立刻开始搬运粮草,朝着古松林外的方向走去。周将领躲在树后,握紧了手里的长刀,目光坚定——只要抓住林副将,拿到他通敌的证据,就能顺着线索,查到丞相和陛下的阴谋,为西境,也为整个家国,寻一条生路。

可他不知道,在古松林外的黑风山上,外敌的首领正站在山顶,望着古松林的方向,手里把玩着一枚印章,印章在月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和御玺几乎一模一样。一名手下走到他身边,低声道:“首领,林副将已经开始转移粮草了,咱们什么时候动手偷袭西境城池?”

外敌首领冷笑一声,目光里满是贪婪:“再等等,等林副将把粮草送来,等鹤云舟的人陷入混乱,咱们再动手。到时候,西境的城池,还有整个大启的江山,都会是我们的。”

夜色中,松涛阵阵,像是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周将领的埋伏已经就绪,林副将的粮草队伍正朝着陷阱走来,外敌的兵力在黑风山蓄势待发,而京城的鹤云舟和沈清辞,还在为破解更大的阴谋寻找线索——这场关乎家国存亡的较量,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时刻,而那枚藏在暗处的“假御玺”,则成了未来局势走向的关键伏笔,谁能找到它,谁就能掌握破解这场危机的主动权。

上一章 第五章 密语藏踪传急信 王府谋策定西境 烽烟寄客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