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这是篇长篇连载
作者静待更新哦
初秋傍晚,A市高铁站的站台被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金边。夕阳斜照,光线带着这个季节特有的清澈与温柔,将冰冷的钢铁轨道、光滑的站台地面以及行色匆匆的旅客都浸润在一种近乎醇厚的暖意里。列车如同一条银色的巨蟒,缓缓滑入站台,最终稳稳停住。气阀开启的轻微嗤响后,车门顺畅地向两侧滑开,早已等候在门内的旅客们如同开闸的潮水,鱼贯而出,瞬间填充了站台的寂静。
嘈杂的人声、行李箱轮子碾过地面的轱辘声、广播里甜美的报站女声……所有这些声音混合在一起,构成了车站特有的、充满流动感的背景音。在这股涌动的人潮中,两位身材高挑、风格迥异的年轻人,如同磁石般不经意地吸引着周遭若有若无的视线。
走在前面的是一位身着浅色衣装的青年,约莫183公分的高度,在人群中已然十分出众。他穿着一件质感极佳的米白色圆领针织衫,柔软的面料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他流畅而不过分贲张的肩线,透着一种温和的力量感。下身是一条合体的卡其色休闲长裤,剪裁利落,衬得他双腿愈发笔直修长。脚上一双干净得仿佛新买的白色板鞋,随着他轻快的步伐在地面上敲击出富有节奏的细微声响。他手里只简单拎着一个深咖色的麂皮旅行袋,体积不大,看上去颇为轻便。他的发型是清爽的碎发,额前有几缕发丝随着动作微微晃动,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含着些许笑意的眼睛。那笑容并非针对任何人,更像是沉浸在某件愉快事情中自然流露的满足,让他整个人显得清爽而温和,仿佛携带着午后最后一丝阳光的气息,与这傍晚的暖色调完美融合。
稍后几步,隔着三两个匆忙赶路的旅客,跟着另一位更为高大的青年。他的身高大约在186公分,存在感极强。与前者温暖明亮的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周身笼罩着一层哑光黑的沉静。一件版型挺括的黑色牛仔外套,并未系上拉链,随意地敞开着,露出里面同样是纯黑色的简约棉质T恤。下身是修身的黑色休闲长裤,布料有着不易察觉的细微纹理,脚上则踩着一双皮质感很好的黑色短靴,鞋底与地面接触发出沉稳而清晰的声响。这一身全黑装扮,衬得他肤色愈发显得冷白,线条分明的下颌线透露出几分不易接近的冷峻与疏离。他单肩背着一个看起来容量不小的黑色帆布背包,双手随意地插在裤袋里,肩背挺直,沉默地随着人流移动,目光平视前方,似乎对周围的喧嚣漠不关心,自成一方寂静的小世界。
两人之间并无交流,甚至没有眼神的接触,仿佛只是恰巧同路的陌生人。前面的白衣青年步履轻快,偶尔会因为避开突然停下的旅客而稍微改变路线,但整体方向明确地朝着出站口而去。后面的黑衣青年则保持着稳定的步速和距离,像一道沉默的影子,却又不是刻意跟随,只是恰好同路。
随着人流涌向出站通道,视野豁然开朗,来到了高铁站前巨大的广场。夕阳在这里展现了它全部的魅力。天空仿佛被打翻的调色盘,瑰丽的霞光由西边肆意晕染开来,从炽烈如熔金的红、温暖饱满的橙黄,渐次过渡到浪漫温柔的粉紫与恬淡宁静的淡蓝。云朵被低角度的光线撕扯成絮状或鳞片状,边缘清晰透亮,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又似缓缓流淌、即将凝固的琉璃。这壮丽的景象毫无保留地倾泻在广场光洁如镜的花岗岩地板上、高耸建筑的玻璃幕墙上,以及每一个匆匆行走的归家人、旅人身上,将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都市笼罩在一种近乎梦幻的、温暖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怅惘的氛围之中。
显然,走在前面的白衣青年被这动人心魄的美景深深触动了。他蓦地停下赶往出口的脚步,微微仰头,望向那片绚烂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惊艳。几乎没有犹豫,他侧身避开主通道,快走几步来到广场一侧相对开阔些的空地,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他微微侧身,调整着角度,手机屏幕反射着漫天霞光,在他专注的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他时而踮起脚尖,时而微微屈膝,神情认真得像是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作品,试图将这片磅礴而温柔的落日盛景完美地收录进那小小的镜头里。透过他此刻的视角,那绚烂的天空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下方是城市轮廓的剪影,构图简洁而富有冲击力,恰到好处地捕捉了自然与都市交汇的瞬间美感。
命运的巧合,或者说,是光影无意间的撮合,就在这一刻发生。
一位黑衣青年正巧从镜头前走过,意图直接穿过广场前往出租车等候区。他的步速并未因前方的驻足者而减慢,目光原本也只是掠过远处的地平线。他修长挺拔的黑色身影,恰好步入了手机取景框,成为了构图中的一个意外元素。
这无意间的闯入,却仿佛给原本静态的风景照注入了奇异的灵魂。取景框内,前景是黑衣青年冷峻而因移动略显模糊的侧影轮廓——利落的短发茬、宽阔平直的肩膀线条、以及行走间带起的那股无声的风。他整个黑色的、动态的身影,与背景中那片盛大、温暖、静止的、绚烂无比的夕阳形成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对比与意境互补。一动一静,一冷一暖,一实(人物剪影的质感)一虚(光晕的渲染),一简约一繁复,碰撞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故事感和氛围感,仿佛某部文艺电影精心设计的开场镜头,静谧唯美的画面之下,隐隐浮动着未知的张力与悬念,引人遐想。
或许是被手机屏幕突然变化的光影吸引,又或是某种难以解释的、无形的牵引,后方黑衣青年的目光下意识地从远方的夕阳,微微一侧,落到了身前几步远、那位正全神贯注于拍摄的白衣青年……以及他手中那个亮着的手机屏幕上。
高清的屏幕上,恰好完美定格了刚才那一幕:天边无限好的夕阳,瑰丽云霞,以及那个无意入镜、身披璀璨霞光边缘的身影。
画面确实充满戏剧性。连周遭偶然瞥见这一幕的零星路人,都在心底暗暗喝彩,觉得这抓拍简直是神来之笔。
然而,黑衣青年看着屏幕中那个黑色身影与你灿烂背景的组合,深潭般的眼眸里并无讶异,也无波澜,甚至没有对这幅无意间诞生的“光影佳作”流露出丝毫欣赏或评价的意味。他的目光极其短暂地掠过那充满冲击力的构图和迷人的光影效果,仿佛那只是无关紧要的背景板。然后,那冷静得近乎审视的视线,最终精准地越过了手机,落在了前方正举着手机、对此毫无察觉的白衣青年身上。
他的视线先是扫过对方那截从米白色针织衫领口露出的、白皙修长的脖颈,然后缓缓上移,落在了那个……因为微微低头专注看屏幕而显得格外清晰的、毛茸茸的后脑勺上。
白衣青年的发质看起来很好,柔软而浓密,在夕阳余晖下泛着健康的、浅褐色的光泽。头发修剪得干净利落,后脑勺的弧线饱满、圆润,像一个精心雕琢的球体剖面,透着一股说不出的……乖巧和柔软感。
一个与他冷峻外表、甚至与眼前这宏大浪漫场景全然不符的念头,就那样平静无波、甚至带着点学术探究般地划过他的心底
‘他的头……看起来好圆。’
紧接着,另一个更不合时宜、更跳跃的想法接踵而至
‘手感一定很好揉。’
这个想法冒出来得如此自然,又如此突兀,让黑衣青年自己都几不可察地微微怔了一下。他迅速移开目光,重新望向前方,脸上依旧是那副没什么表情的淡漠模样,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走神从未发生过。只是插在裤袋里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蜷缩了一下。
而前方,对这一切浑然不觉的白衣青年,终于满意地按下了快门键。“咔嚓”一声轻响,清脆地融入了环境的嘈杂中。他收回手机,低头检查着刚刚捕获的“杰作”,嘴角满意地向上弯起一个愉悦的弧度,显然对视频的效果非常满意。
保存好视频,白衣青年重新拎起旅行袋,心情颇佳地继续朝着出口方向走去,脚步依旧轻快。
黑衣青年也收回所有思绪,恢复了之前的步调,两人依旧一前一后,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汇入更大的人流,走向车站出口,仿佛两条短暂交汇后又各自奔向不同方向的溪流。只是,那张无意间定格的照片,和那个关于后脑勺的古怪念头,或许会成为这个傍晚,独属于其中一人记忆里一个微不足道却有点特别的注脚。落日余晖将他们的影子在身后拉得很长很长,交织在一起,又迅速分开,融入无数斑驳的影子之中。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夜晚即将来临。
作者灵感来源:枼十七发群里的视频和歪姐和我说的一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