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老会议后,阻力并未完全消除,但深淮南的态度让林夏吃了定心丸。他们知道,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而此刻,他们需要更深入地掌握祖辈留下的传承,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去对抗外界的风雨。
两人开始尝试更深层次的合作。深淮南弹奏深墨言谱写的琴曲,林夏则根据琴音的韵律进行刺绣。音律与针法,两种截然不同的非遗技艺,在血脉与情感的共鸣下,竟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琴声激越时,针脚便密集如雨;琴音舒缓时,丝线便流转如云。有时,林夏的针尖会引导着深淮南的指尖,拨动某个意想不到的琴弦,发出画龙点睛般的音韵;有时,深淮南的一个变调,又会启发林夏改变绣线的走向,绣出更为灵动的纹样。
他们不再需要言语,音与线,成了他们交流的独特语言。在这种玄妙的状态下,《并蒂莲》绣片上的水脉图变得更加清晰立体,甚至能隐隐感应到现实中苏州水系的细微变化。
一次深夜,当深淮南弹奏到某个高亢的音节时,林夏手中的金线突然进发出夺目的光彩,绣片上的并蒂莲仿佛活了过来,莲心处浮现出一座小巧的、完全由光影构成的亭台楼阁虚影。
“这是...拙政园的香洲?”林夏惊呼。
深淮南琴音一顿,虚影消散。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与兴奋。他们意识到,当琴绣合一的境界达到一定程度,或许能具现化出更深层次的秘密,甚至是...激活水脉机关中某些未知的功能。
这种默契,超越了技艺,直达心灵。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让对方心领神会。他们在彼此的眼眸中,看到了完整的自己,也看到了共同前行的方向。
虐恋的阴影似乎正在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并肩作战的笃定,是灵魂相契圆满
然而,他们都清楚,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但这一次,他们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