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后的第一个周末,阳光格外明媚,透过葡萄架的缝隙,在院子里洒下斑驳的光影。林砚收拾阁楼时,翻出了一个落满灰尘的纸箱,箱子上贴着一张泛黄的便签,是沈屹的字迹——“旧物,勿扔”。
他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拂去灰尘,打开箱子。里面大多是沈屹年轻时的东西:几件洗得发白的T恤、一本封面磨损的笔记本、几张老照片,还有一个用黑色布袋装着的物件。林砚拿起布袋,轻轻打开,里面是一把有些生锈的口琴,琴身上刻着一个小小的“屹”字。
“在看什么?”沈屹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从汽修厂回来,手里还拿着给林砚买的草莓。
林砚举起口琴,眼里满是好奇:“你还会吹口琴啊?我从来没听你说过。”
沈屹走过来,坐在他身边,接过口琴擦了擦,眼神里泛起温柔的笑意:“以前在孤儿院的时候,院长爷爷教我的。那时候没什么玩具,这把口琴陪了我好多年。”
林砚的心轻轻一揪。他很少听沈屹提起孤儿院的日子,只知道那是沈屹不愿触碰的过往。他握住沈屹的手,轻声说:“能吹给我听听吗?”
沈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口琴放在嘴边。悠扬的旋律缓缓响起,是一首很老的童谣,简单却温暖。阳光落在他脸上,柔和了他的轮廓,林砚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沈屹——穿着不合身的衣服,抱着口琴坐在孤儿院的台阶上,眼里满是对温暖的渴望。
一曲终了,沈屹放下口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好久没吹了,有点生疏。”
“很好听,”林砚靠在他肩上,手指轻轻抚摸着口琴上的刻字,“以后有空,你多吹给我听好不好?”
“好,”沈屹点了点头,拿起箱子里的笔记本,“这是我刚离开孤儿院时写的,那时候总觉得日子没盼头,就把想说的话都写在里面。”
林砚接过笔记本,慢慢翻开。里面的字迹从青涩到成熟,记录着沈屹的挣扎与迷茫:十七岁时打零工被欺负,躲在桥洞下哭;十八岁时第一次拿到工资,买了一碗热汤面,觉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二十岁时误入歧途,心里满是不安却不敢回头……
翻到最后几页,林砚看到了一段熟悉的文字,是沈屹第一次遇到他时写的:“今天在酒吧后门,遇到一个很干净的男生,他问我是不是心情不好。他的眼睛很亮,像星星一样,让我觉得,或许日子也没那么糟。”
林砚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滴在笔记本上。他抬起头,看着沈屹,声音带着哽咽:“沈屹,以后的日子,我会一直陪着你,再也不让你一个人难过。”
沈屹把他紧紧抱在怀里,下巴抵在他的发顶:“我知道,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他们坐在阁楼里,翻完了箱子里的所有旧物。每一件东西,都藏着沈屹的过往,有苦有甜,有笑有泪。林砚知道,那些过往虽然充满了艰辛,却也让沈屹成为了现在的样子——坚韧、温柔,懂得珍惜。
下午,他们把旧物整理好,放回箱子里,放在阁楼的角落。沈屹拿起那把口琴,对林砚说:“我们去院子里,我再吹首歌给你听。”
林砚笑着点头,跟着他走到院子里。沈屹坐在葡萄架下的长椅上,再次把口琴放在嘴边。悠扬的旋律在院子里回荡,雪球趴在他们脚边,眯着眼睛晒太阳。林砚靠在沈屹身边,看着院子里盛开的月季,心里满是平和与幸福。
他知道,沈屹的过去虽然有很多遗憾,但那些遗憾都已经被时间抚平。而现在,他们有彼此,有雪球,有这个充满爱的家。未来的日子,他们会一起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把那些曾经的空缺,都填满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