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白的空间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无穷无尽、汹涌澎湃的数据洪流。
前一秒还是绝对的静止与虚无,下一秒,林晚的意识就被抛入了一个狂暴的信息漩涡。这里没有形态,没有颜色,只有最原始、最混乱的“知识”和“规则”,如同宇宙诞生之初的奇点,以毁灭性的方式强行注入她的核心。
【适应性培训,第一阶段,开始。】
主神那冰冷的声音仿佛来自极其遥远的地方,几乎被震耳欲聋(意识层面的)的数据噪音淹没。
痛苦。
这是林晚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受。这痛苦并非肉体上的,而是存在层面的撕裂感。仿佛有无数双无形的手,抓住她意识的每一个角落,向不同方向用力拉扯,要将她拆解成最基本的信息碎片,然后再强行塞入远超她理解极限的东西。
海量的信息如同高压水枪冲击脆弱的沙堡:
世界规则辨识: 不同世界的物理常数、魔法元素分布、社会结构模型……成千上万的变量同时涌来,要求她瞬间理解并区分。一个世界的重力加速度是9.8m/s²,另一个可能是反重力或超重力环境;有的世界能量守恒,有的则存在永动机悖论。这些规则相互冲突,逻辑悖论像刀子一样切割着她的思维。
漏洞分类学: “重生者”的因果扰动波形图、“系统持有者”的能量窃取特征谱、“穿越者”的灵魂波长不谐性……每一种“异常”都伴随着数百个案例分析,失败的和成功的修复策略像快进的电影画面闪过,细节多到令人窒息。
工具使用模拟: 意识传输的坐标校准、信息扫描的精度控制、有限干预模块的能量输出阈值……每一次模拟操作都伴随着巨大的精神负荷,仿佛在用自己的意识直接去撬动世界的杠杆,稍有不慎就会传来模拟失败的尖锐警报,带来意识层面的强烈反噬。
她的“思维”以前是人类的速度,是线性的,有逻辑顺序的。但现在,她必须适应并行处理,必须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同时处理无数条信息流,并瞬间做出判断。这过程,如同将一颗人脑,强行改造、扩容成冰冷的量子服务器。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意识在崩解的边缘反复横跳。每一次以为到达极限,下一秒就会有更庞大、更复杂的信息砸下来。培训系统没有丝毫的怜悯,它的目的似乎就是要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将所有必要的知识“烙”进执法员的意识里,淘汰掉所有不合格的残次品。
在极致的痛苦和混乱中,林晚几次濒临放弃。彻底消散的诱惑,远比忍受这种无休止的折磨要轻松得多。
但每一次,在她意识即将涣散的刹那,顾承的脸就会浮现。
有时是他死前的眼神,那未说出口的话语成了最尖锐的刺,刺痛她,也鞭策她——她不能在这里倒下,真相还未查明。
有时是他们最幸福的瞬间,那短暂的温暖成了黑暗中唯一的光,支撑着她——她必须活下去,哪怕是以这种非人的形态,去争取那亿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我必须撑下去……为了他……”
这简单的念头,成了她对抗数据风暴的诺亚方舟。她不再被动地承受,开始疯狂地、几乎是本能地在这信息的狂潮中挣扎、梳理、吸收。她将痛苦视为磨刀石,将庞杂的知识视为复仇的武器。她开始尝试理解这些规则背后的逻辑,而不仅仅是记忆。
渐渐地,一种微妙的变化开始产生。
在模拟处理一个涉及“因爱生恨导致世界线扭曲”的案例时,培训系统提供了几种基于逻辑推演和数据分析的解决方案。但林晚在接触到案例中人物的情感数据时,一种源自她自身经历的、属于“林晚”的直觉,让她瞬间捕捉到了仇恨之下那被扭曲的、更深层的爱意与绝望。
她没有完全遵循系统推荐的最优解(冷处理,引导目标移情),而是下意识地调整了方案,设计了一个极其精细的“情景再现”,让仇恨者“偶然”目睹了被恨者珍藏的、属于他们美好过去的信物。
模拟结果显示:世界线扰动降至最低,修复速度提升17.3%,情感漏洞被彻底弥合,而非简单压制。
培训系统短暂地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进行数据分析。然后,一条不同于常规提示的信息流过林晚的意识:
【检测到执法员734对情感类漏洞具备特殊处理优势。相关模拟权重提升。】
林晚猛地“清醒”了一些。
她意识到,她作为“林晚”的经历,她所承受的极致爱恨,并非完全是负担。在绝对理性的系统逻辑之外,存在着只有经历过深刻情感的人才能理解的微妙地带。这份“人性”的残留,或许是她在这冰冷的数据炼狱中,独一无二的利器。
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改造,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分析模块,去理解和破解那些涉及复杂情感的漏洞案例。这让她在后续的培训中,虽然依旧痛苦,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掌控感。
数据炼狱依旧无边无际,痛苦也未曾减少分毫。
但林晚的意识核心,在经历了最初的濒临崩溃后,反而在这场残酷的锻造中,变得更加凝练,更加坚韧。她开始从一件被锻造的材料,逐渐向一个能挥舞材料的“匠人”转变。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但这地狱般的培训,正在将她磨砺成一把……或许连主神都未曾预料到的,带着血色锋芒的剑。